熱門資訊> 正文
2025-10-30 07:22
炒股就看金麒麟分析師研報,權威,專業,及時,全面,助您挖掘潛力主題機會!
每經記者|張寶蓮 每經編輯|黃博文
儘管股價接連上漲,「核聚變牛股」合鍛智能(維權)(603011.SH)卻以虧損的三季報給資本市場潑了冷水。
10月29日晚,合鍛智能披露2025年三季報。公司前三季度營業收入達16.73億元,同比增長14.03%;歸母淨利潤-4432.77萬元,同比降幅達677.25%;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淨額1.81億元,同比下降3.12%。
作為資本市場追捧的「可控核聚變」概念股,合鍛智能從今年年初至今的股價漲幅超過300%,市值更是翻倍增至超百億元,並且多次中標與可控核聚變裝置相關的訂單。然而,公司為何今年前三季度淨利潤出現大幅度下滑?
前三季度虧損近4500萬元
根據三季報,公司今年前三季度營業收入達16.73億元,同比增長14.03%;其中第三季度單季營收6.91億元,同比增幅高達23.44%,增速超過前三季度整體。
然而,盈利端的表現卻與營收形成反差。
今年前三季度,公司歸母淨利潤為-4432.77萬元,同比大幅下降677.25%;扣非歸母淨利潤為-5045.24萬元,同比降幅達1791.64%。
具體來看,虧損主要發生在第三季度單季。半年報顯示,公司上半年歸母淨利潤951.31萬元,第三季度歸母淨利潤-5384.08萬元,使得業績總體由盈轉虧。
合鍛智能稱,淨利潤下降主要系毛利率下降及計提存貨跌價準備所致。
公司合併利潤表顯示,前三季度,公司信用減值損失1987.29萬元,資產減值損失6599.05萬元。此外,研發費用與管理費用分別有所增長,費用端壓力也進一步侵蝕了利潤空間。
據公開信息,合鍛智能自2021年起佈局核聚變領域,已參與聚變堆、真空室、偏濾器等核心部件的製造預研工作。2024年,公司中標合肥緊湊型聚變能實驗裝置(BEST)真空室項目,訂單金額達2.09億元,負責該裝置真空室主體結構1—4段環形扇區的全流程製造。2025年5月19日,合鍛智能完成「BEST真空室首批重力支撐」交付。
股價接連上漲
可控核聚變被視為人類的終極能源。
今年6月,華為董事、CEO任正非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人工智能也許是人類社會最后一次技術革命,當然可能還有能源的核聚變。市場分析認為,國內外多個聚變項目進展超預期,可控核聚變商業化曙光在即。
2025年3月28日,新一代人造太陽「中國環流三號」首次實現原子核和電子温度均突破一億度,綜合參數大幅躍升。
2025年5月1日,BEST工程在合肥舉行了總裝啟動儀式。該項目將力爭在2027年完成全部建設,建成后有望率先實現聚變發電的實驗演示,進一步驗證核聚變能源的商業應用可能。
2025年6月,美國CFS公司宣佈已與谷歌達成協議,將在21世紀30年代初從首座商業聚變電廠ARC向谷歌供應200MW電力。9月,美國CFS公司與意大利能源巨頭埃尼集團簽署了一份金額超過10億美元的ARC電站的售電協議。
今年,萬得核聚變指數(8841917.WI)漲幅已經超過80%,資本市場熱度不減。
一方面,合鍛智能董事長嚴建文同時擔任聚變新能(安徽)有限公司董事長;另一方面,合鍛智能承擔着BEST項目多項環節制造,已然成為一隻純正的可控核聚變概念股。基於此,公司股價自今年年初至今已增長超過300%。
隨着合鍛智能股價一路狂奔,其第二大股東合肥市建設投資控股(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合肥建投」)啟動減持。
今年7月28日至10月25日期間,合肥建投通過集中競價方式累計減持公司股份84.84萬股,佔公司總股本的0.17%,減持價格區間為16.03—16.30元/股,減持總金額1371.19萬元。在本次減持計劃實施完畢后,合肥建投仍持有合鍛智能股份2472.07萬股,佔總股本的5%,仍為公司第二大股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