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資訊> 正文
2025-10-30 10:37
財聯社10月30日訊(編輯 胡家榮)今日港股醫藥股呈現明顯分化格局。截至發稿,方達控股(01521.HK)、泰格醫藥(03347.HK)均漲超4%;而藥明康德(02359.HK)與藥明生物(02269.HK)則承壓跌超3%。

消息方面,第十一批國家組織藥品集中採購近日在上海正式開標。本次集採共涵蓋55個品種,涉及企業超過400家,平均每個品種有14家企業參與競爭。與以往批次相比,本次國採規則得到全面優化,因此行業對本次集採過程、企業體驗以及擬中選結果均給予高度關注。
據此前現場報道,在集採常態化的背景下,參與第十一批國採的企業代表表現出更加從容與理性的態度。在擬中選結果公佈后,多位企業代表表示結果「符合預期」或「比去年好很多」,反映出企業對集採規則的適應能力增強。
藥明康德減持引發市場關注
藥明康德和藥明生物的表現弱於其他醫藥股。藥明康德在A股發佈公告稱,實際控制人控制的股東擬減持不超過2%的公司股份。

受此消息影響,截至發稿,藥明康德A股已跌超8%,H股也跌超6%。

機構稱醫藥板塊估值已呈現顯著結構性修復趨勢
銀河證券指出,醫藥板塊估值經歷長期調整后,近期已出現顯著的結構性修復態勢。然而,公募基金對醫藥板塊的重倉配置比例仍低於歷史均值。展望2025年,在政策引導商業保險發展的推動下,支付端有望迎來邊際改善,創新葯和醫療器械板塊將受益。
該機構持續看好醫藥創新領域,預計下半年創新葯的BD活動仍將活躍,疊加全球主要央行降息趨勢,有望進一步提振板塊估值。此外,二級市場行情回暖有望帶動一級市場投融資復甦,CXO及產業鏈上游景氣度預計持續向好。醫療器械板塊也已呈現觸底回升態勢,招投標數據有所好轉,疊加以舊換新帶來的積壓需求逐步釋放,行業復甦動能增強。
中信建投認為,當前醫藥板塊估值及機構持倉均處於較低水平,后續需關注基藥目錄調整與「十五五」規劃相關進展。長期來看,中藥企業正積極向生物藥和化藥創新領域轉型,中藥消費品公司則憑藉品牌優勢具備延伸發展的潛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