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熱門資訊> 正文

復星醫藥擬聯合華潤系等設立10億私募 復星安特金一年半虧1.8億擬分拆上市

2025-10-30 07:51

長江商報消息 ●長江商報記者 黃聰

復星醫藥(600196.SH、02196.HK)業績波動下,或將迎來第四家分拆上市公司。

  10月28日晚間,復星醫藥公告顯示,公司擬籌劃分拆控股子公司復星安特金於香港聯交所上市。

  數據顯示,近一年半來,復星安特金淨利潤累計虧損1.82億元。同時,公司資產負債率從2024年底的33.87%,升高至2025年上半年底的43.72%,半年時間提高了約10個百分點。

  2025年前三季度,復星醫藥延續了增利不增收的局面,實現營業收入293.93億元,同比下降4.91%;淨利潤25.23億元,同比增長25.50%。

  而且,截至2025年三季度底,復星醫藥貨幣資金達114.78億元,交易性金融資產達20.28億元;短期借款達164.47億元,長期借款達94.31億元。公司現金流較為緊張。

  不過,10月28日晚間,復星醫藥公告顯示,公司控股子公司復星醫藥產業擬作為LP與其他11方投資人共同出資設立目標基金。目標基金計劃募集資金人民幣10億元,其中:復星醫藥產業擬現金出資人民幣1億元認繳目標基金中的等值財產份額。

  公告顯示,復星醫藥上述私募股權投資基金合夥人包括華潤醫藥科技等華潤方投資人,其他投資人包括成都重產二期基金、成都交子產業基金等。

復星安特金負債率增至43.72%

  10月28日晚間,復星醫藥公告顯示,為更好地促進本集團旗下具備一定細分行業平臺能力的控股子公司企業管治水平持續提升和穩健可持續發展,從而實現股東價值最大化,本公司擬籌劃分拆控股子公司復星安特金(系集團疫苗業務平臺企業)於香港聯交所上市。

  復星醫藥表示,建議分拆上市有利於復星安特金進一步擴寬融資渠道、提升市場競爭力;同時,有利於本集團進一步深化在疫苗領域的佈局,增強本集團的綜合競爭力。

  資料顯示,復星安特金成立於2012年7月,註冊地為四川省成都市,註冊資本為8312.82483萬元,法定代表人為王可心。

  截至本公告日期,復星醫藥控股子公司上海復星醫藥產業發展有限公司持有復星安特金約70.08%的股權、其他17方股東合計持有其約29.92%的股權。

  復星醫藥介紹,復星安特金及其控股子公司專注於人用疫苗的研發、生產及銷售,已搭建細菌性疫苗和病毒性疫苗的技術平臺。截至本公告日期,其自主研發的人用狂犬病疫苗(Vero細胞)、凍干人用狂犬病疫苗(Vero細胞)、三價流感病毒裂解疫苗、四價流感病毒裂解疫苗等產品已分別於中國境內獲批上市;其自主研發的13價肺炎球菌結合疫苗於中國境內處於III期臨牀試驗階段,凍干人用狂犬病疫苗(人二倍體細胞)及24價肺炎球菌多糖結合疫苗於中國境內處於I期臨牀試驗階段23價肺炎球菌多糖疫苗亦已於中國境內獲臨牀試驗批准。

  根據復星安特金的管理層報表(合併口徑、未經審計),截至2024年12月31日,復星安特金的總資產為34.59億元,所有者權益為22.87億元,負債總額為11.72億元;2024年,復星安特金實現營業收入9742萬元、淨利潤-1.23億元。

  截至2025年6月30日,復星安特金的總資產為39.72億元,所有者權益為22.35億元,負債總額為17.37億元;2025年1至6月,復星安特金實現營業收入1.53億元、淨利潤-5845萬元。

  這也意味着,近一年半來,復星安特金淨利潤累計虧損1.82億元。同時,公司資產負債率從2024年底的33.87%,升高至2025年上半年底的43.72%,半年時間提高約10個百分點。

  長江商報記者發現,復星醫藥已分拆了復鋭醫療科技和復宏漢霖於香港聯合交易所上市,Gland Pharma於印度孟買證券交易所及印度國家證券交易所上市。

前三季營收降4.91%

  復星醫藥於1998年8月上市,公司直接運營的業務包括製藥、醫療器械、醫學診斷、醫療健康服務,並通過參股國藥控股覆蓋到醫藥商業領域。

  近年來,復星醫藥業績並不穩定。

  2022年,復星醫藥營業收入達439.52億元,同比增長12.66%,營收首次跨過400億元大關。然而,同期,公司淨利潤達37.31億元,同比下降21.10%;扣非淨利潤38.73億元,同比增長18.17%。

  進入2023年,復星醫藥業績甚至出現「三降」。

  2023年,復星醫藥營業收入達414億元,同比下降5.81%;淨利潤23.86億元,同比下降36.04%;扣非淨利潤20.11億元,同比下降48.08%。

  2024年,復星醫藥營業收入達410.67億元,同比下降0.80%。不過,公司同期盈利能力回暖,淨利潤達27.70億元,同比增長16.08%;扣非淨利潤達23.14億元,同比增長15.10%。

  2025年前三季度,復星醫藥延續了增利不增收的局面,實現營業收入293.93億元,同比下降4.91%;淨利潤25.23億元,同比增長25.50%。

  截至2025年三季度底,復星醫藥貨幣資金達114.78億元,交易性金融資產達20.28億元;短期借款達164.47億元,長期借款達94.31億元。公司現金流較為緊張。

  近期,復星醫藥發佈公告稱,公司控股子公司擬籌劃轉讓上海克隆100%股權。

  長江商報記者不完全統計顯示,2021年至今,復星醫藥近5年間通過系統性資產剝離回籠資金超130億元。

  10月28日晚間,復星醫藥公告顯示,公司控股子公司復星醫藥產業擬作為LP與其他11方投資人共同出資設立目標基金。目標基金計劃募集資金人民幣10億元,其中:復星醫藥產業擬現金出資1億元認繳目標基金中的等值財產份額。目標基金設立后,將成為本公司之聯營企業。

  公告顯示,復星醫藥上述私募股權投資基金合夥人包括華潤醫藥科技、華潤醫藥投資、博雅生物東阿阿膠江中藥業華潤雙鶴等均為華潤方投資人,其他投資人包括成都重產二期基金、成都交子產業基金等。

  復星醫藥表示,本次投資旨在充分發揮本集團與華潤醫藥各自在大健康領域優勢,並結合成都當地產業政策和區位優勢,積極拓展本集團在創新葯、生物藥、高端醫療器械及其他戰略性新興領域佈局的渠道並獲取投資回報。

  研發方面,2022年至2024年以及2025年前三季度,復星醫藥研發費用分別為43.02億元、43.46億元、36.44億元和27.30億元。

  近期,復星醫藥實際控制人郭廣昌表示,復星佈局醫藥的差異化路徑是,一定要打造自己的全球研發、全球臨牀、全球銷售能力,這是復星矢志不渝在做的,也是未來複星成長為全球大藥企的一條根本之路。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