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熱門資訊> 正文

天風策略吳開達:上證突破4000的眾生相

2025-10-30 09:42

本文來自格隆匯專欄:天風研究 作者:吳開達

核心觀點


投資要點:十月市場蓄勢待發,上證指數十年以來再度突破4000點,特朗普如期「TACO」,中美在馬來西亞吉隆坡舉行經貿磋商,並達成初步共識,靜待月底APEC會議上中美領導人是否會晤,同時美國或將開啟財政貨幣雙寬松模式。從資金面來看,偏股型新發份額回升,兩融、南向資金均持續淨流入,表明近期市場仍維持較高活躍度。后續一方面關注中美領導人若順利會晤后,經貿關係是否進一步緩和,另一方面也需關注年底中央經濟工作會議。


摘要


微觀流動性整體:偏股型公募新發份額回升,南向資金持續淨流入。

本期資金供給合計301億元,資金需求605億元,整體對於市場淨流入-304億元。1)偏股型公募新發份額回升;2)兩融資金持續淨流入;3)南向資金持續淨流入。

偏股型公募新發:發行規模較上期回升。

本期偏股型公募新發份額為220.92億份,相較於上期66.21億份變化+233.66%,本期新發份額大幅上升主因上期受國慶假期影響,整體新發份額基數較小。其中最近一周新發規模為135.44億份,位於過去三年的84.00%分位。就2022年以來周度分位數來看,最近兩周分別處於63%和84%分位。

北向資金:成交活躍度下滑。

截至25年10月26日,北向當周成交額佔全A周成交總額比例為13.85%,較上一期的15.17%減少1.31pcts,北向資金活躍度較上期有所下降。同時本周北向資金成交額較上期、上周分別增加60.84%、減少24.91%。

兩融資金:兩融資金持續淨流入。

截至2025年10月26日,市場融資余額為24322.97億,持續位於2萬億上方,融券余額為173.72億,整體佔全A流通市值比例為2.54%,兩融交易額佔全A成交額比例為11.28%。本期兩融表現爲淨流入126.77億元,較上期的淨流入183.83億相比減少31.04%。當前兩融淨流入規模收窄,表明市場投資情緒較上期有所緩和,但兩融交易額佔A股成交額比重處於階段性高位,反映當前兩融資金參與度依然較高。

存量股票型ETF:申購淨流入轉為淨流出。

本期存量股票型ETF淨申購額為-46.78億元,相比於上期的879.64億元淨申購額,股票型ETF近期由申購淨流入額轉為淨流出。

股權融資:融資規模上升。

以發行日統計,本期股權融資規模222.86億元,上期IPO+再融資整體募資規模62.45億元,本期較上期整體募資規模大幅上升,環比增加257%。

產業資本:淨減持規模走闊。

本期產業資本表現爲淨減持191.02億元(增持40.78億元,減持231.80億元),上期淨減持82.35億元(增持38.08億元,減持120.43億元),本期大股東持續淨減持。

限售解禁:本期解禁規模回升。

本期限售解禁市值為1234.00億元,相比於上期844.05億元增加46.20%,A股解禁規模近期有所上升。未來兩周預計解禁761.19億元,其中以醫藥生物行業未來兩周解禁壓力最大,預計解禁201.18億元。

南向資金:近期持續淨流入。

本期南向資金淨流入572.77億元,相比於上期淨流入421.67億元變化+279.07%,整體資金淨流入規模較前期高位有所回落。近期南向資金活躍度雖有所下降,但整體仍然呈現持續淨流入的狀態,表明市場持續看好港股市場,今年以來淨流入規模也超過去年整年,一方面,中美在馬來西亞吉隆坡再度舉行經貿會談,並達成基本共識,市場情緒再度轉為積極偏樂觀;另一方面美國或將開啟財政貨幣雙寬松模式,美聯儲最早或於月底宣佈結束縮表,同時本年度或將再繼續降息兩次,利好相關權益類資產。

風險提示宏觀或貨幣政策出現超預期收緊,股市流動性出現超預期變化,客觀數據對股價變動解釋能力有限,數據測算誤差。


注:本文來自天風證券於2025年10月30日發佈的《天風策略吳開達:上證突破4000的眾生相》,分析師:吳開達S1110524030001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