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資訊> 正文
2025-10-30 08:51
(來源:企業觀察報)
轉自:企業觀察報
10月24日下午,作為ESG中國·創新年會平行會議,圍繞「育才永續:ESG 驅動新發展」展開的「知名企業ESG可持續發展論壇」在北京首鋼園成功舉辦。本次論壇匯聚了政府相關部門領導、知名企業高管、學術專家等各界嘉賓,圍繞ESG理念落地、人才培養、全球化戰略、本土化實踐等核心議題展開深入探討,共話企業可持續發展新路徑。
中國企業改革與發展研究會第一副會長,中國一重集團有限公司原黨委書記、董事長劉明忠出席本次平行會議,中國企業改革與發展研究會副會長、國務院國資委離退休干部管理局原局長範建林、中國國際技術智力合作集團有限公司黨委副書記張傑出席論壇並致辭。
01
ESG成企業高質量發展
核心引擎
範建林在致辭中指出,全球正面臨氣候變化、資源短缺等多重挑戰,ESG理念已成為全球企業發展的新方向,既是理念更是行動指南。企業需在追求經濟效益的同時,兼顧環境、社會與公司治理,通過節能減排、履行社會責任、完善內部管理等實現協調發展。針對當前ESG評價體系不完善、全球標準差異等挑戰,他呼籲各界攜手共進,鼓勵企業結合自身特點創新ESG戰略,期待跨國企業高管們充分交流經驗,共築可持續發展未來。
中國企業改革與發展研究會副會長、國務院國資委離退休干部管理局原局長範建林
張傑在致辭中指出,企業作為社會細胞,需與國家發展、時代潮流同頻共振,才能實現長遠高質量發展。發展要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思想,美麗中國建設等「十五五」時期經濟社會發展重點領域,為ESG理念落地提供了廣闊空間。中智集團也願為ESG落地搭建橋樑。他表示,本次論壇為業內專家與管理者交流案例、交融見解提供了重要平臺,將引領更多企業走向高質量、可持續發展。
中智集團黨委副書記張傑
論壇舉行了ESG專家智庫受聘儀式。太古地產(中國)設施統籌及可持續發展總經理許志忍、鄧白氏中國區副總裁袁昕、佳能(中國)企業營銷戰略本部高級總經理金子裕介、艾默生中國政府事務副總裁於江等14位來自知名企業的行業精英受聘成ESG專家智庫成員。劉明忠及中智股份黨委書記、董事、副總經理李雙為受聘專家頒發證書。此舉旨在匯聚業界智慧,為中國ESG事業發展提供專業支撐,推動ESG理念在各行業深度落地。
02
技術型管理者培養
賦能產業可持續發展
北京科技大學經濟管理學院副教授、博導王琛從學術角度,分享了面向製造強國的技術型管理者人才培養模式與體系。
北京科技大學經濟管理學院副教授、博導王琛
王琛説,學院在人才培養上面臨三大挑戰:一是「課堂隔現場」的實踐短板,學生純管理知識與製造現場脱節;二是「學科築高牆」的創新瓶頸,單一管理學學習難以滿足企業ESG發展等創新需求;三是「資源不成鏈」的協同困境,學界與業界資源無法有效對接,人才培養難以有效對接技術需求。
針對這一困境,北京科技大學經濟管理學院創新形成「一向四合」培養模式,即以服務國家制造強國戰略為導向,通過集合型思政體系、融合型培養模式(學科交叉融合、產教融合、實踐創新融合)、資源整合共享等舉措,培養懂製造、懂產業、懂技術的管理人才。學院已開發近70篇中國管理數據庫案例,16篇獲百優案例,畢業生70%進入製造業企業,產教融合成果獲廣泛認可,為ESG可持續人才發展奠定理論與實踐基礎。
03
從地產到科技
多行業ESG實踐探索
許志忍則在演講中分享了《構建社區—建築—自然三位一體ESG共生體系》。他介紹,太古地產作為擁有200年曆史的英國太古集團旗下板塊,制定了2030可持續發展策略(SD2030),涵蓋社區營造、以人為本、夥伴協作、經濟效益、環境效應五大支柱,與聯合國17個可持續發展目標中的11個相對應。在社區營造方面,與高校合作開展社區影響評估;建築領域,率先設定科學減碳目標,通過智能能源管理平臺、綠電採購、光儲直柔技術等實現能耗降低,所有自有項目均獲最高級綠色建築認證;自然維度,參與TNFD框架披露,打造生物多樣性友好項目。此外,通過綠色廚房、黃金績效等計劃聯動租户減碳,綠色金融佔比達70%。
太古地產(中國)設施統籌及可持續發展總經理許志忍
袁昕以「無形企業的ESG實踐」為主題,分享了鄧白氏的ESG路徑。她通過五個小故事展現企業ESG實踐:辦公室減塑行動兩年半節約45 萬個垃圾袋;組織員工及家屬、客户開展城市清潔活動;為山區留守兒童捐贈圖書館,覆蓋2000余名學生,閲讀興趣率提升40%以上;號召員工捐贈二手物資;關愛殘障人士開展公益手工活動。她呼籲企業從身邊小事做起,帶動員工、客户從公益走向共益,共創美好未來。
鄧白氏中國區副總裁袁昕
金子裕介談到了佳能 「共生」 理念下的可持續發展實踐。他説,佳能在中國發展40余年,逐步實現了從公益向企業社會責任的轉變。他現場發佈了《佳能(中國)可持續發展報告(2025)》,這是佳能中國發布的第16份報告,涵蓋13家集團公司,標誌着佳能將CSR戰略升級為可持續發展戰略。未來,佳能將繼續與中智等合作伙伴攜手,踐行「感動常在」的品牌承諾,貢獻可持續發展美好未來。
佳能(中國)企業營銷戰略本部高級總經理金子裕介
於江分享了艾默生在ESG本土化實踐中的經驗。作為1890年成立的全球自動化技術與軟件領先企業,艾默生1979年進入中國,目前在中國擁有15家生產設施、8家研發中心,95%產品實現本地採購生產。公司構建了「綠色行動、綠色方案、綠色合作」三位一體的可持續發展框架,承諾2030年實現近零排放,2045年實現價值鏈近零排放。目前中國區已實現100%可再生能源供電,全球70%銷售額來源於可持續發展技術和產品,通過技術創新助力客户綠色轉型,同時注重員工發展、合規治理和負責任採購,持續推進供應鏈可持續發展。
艾默生中國政府事務副總裁於江
04
ESG全球化戰略
的本土化落地智慧
論壇圓桌討論環節由中智股份黨委副書記陶駿主持,金光APP(生活用紙)商業業務總經理李宗新、阿斯利康(中國)設備設施和行政管理部執行總監朱剛、博邁立鋮投資(中國)董事兼副總經理孫海雄、卡夫亨氏亞洲區人才與績效副總裁趙丹圍繞「ESG全球化戰略下的本土化落地」展開深度對話。
李宗新介紹,金光APP作為全球領先的林漿紙一體化企業,將綠色循環產業寫入企業願景,通過綠色製造(新能源佔比提升、水回收利用率超92%、固廢回收利用率超97%)、綠色生態(在中國擁有30萬公頃人工林、保護50萬公頃原生林,設1000人護林員團隊)、綠色產品(推出零碳零塑可降解產品、水溶性材料解決方案)三大路徑踐行ESG。
圓桌論壇圍繞「ESG全球化戰略下的本土化落地」主題討論
朱剛分享了阿斯利康中國的零碳實踐。他説,公司以2015年為基準,企業直接控制的温室氣體排放源和外購能源產生的間接碳排放減少了78%,節水21%。企業在推行「兩個城市間高鐵5小時內優先選擇火車出行」的差旅規定后,2024年比2019年減少81%的碳排放。通過聯合行業夥伴採購綠電,青島、無錫等園區已全面使用綠電,無錫基地獲聯合國工業4.0燈塔工廠稱號。此外,通過可發電地板、騎行發電設備等趣味方式帶動員工參與減碳,實現企業發展與員工健康雙贏。
孫海雄表示,博邁立鋮以「用高性能材料支撐社會可持續發展」為宗旨,在中國推進脱碳型企業建設,3家企業引入光伏發電,每年減碳5160噸,研發成功不含重稀土的鋁鐵硼磁石減少環境污染。注重員工培養與本地化推進,通過業務改革體驗活動激發基層員工創新,運用AI技術構建運營體系實現管理風險前置。
趙丹介紹,卡夫亨氏中國確立2030年減碳50%、2050年碳淨零的目標,通過材料創新、包裝優化等實現15000噸碳減排,5家工廠獲SGS鑽石級零廢棄物填埋認證。將ESG培訓納入員工基礎培訓,攜手公益組織「根與芽」開展環保公益活動,帶動員工志願者走進學校,將環保理念植入青少年心中。
在談及「推進ESG過程中最值得的時刻」時,嘉賓們分享了各自的感動瞬間:南方航空對零碳產品的高度認可、員工參與減碳行動的積極反饋、光伏項目落地時的成就感、受助學生的正向轉變等,展現了ESG實踐帶來的多元價值。
05
ESG卓越實踐企業獲表彰
論壇壓軸環節舉行了HRoot 2025「ESG卓越實踐」案例頒獎儀式。經過多輪篩選與專家評審,組委會從百家企業中遴選出優秀上榜單位,分別獲得「卓越案例」和「標杆案例」獎。
2025「ESG卓越實踐」案例頒獎儀式
阿斯利康中國、普利司通(中國)、佳能(中國)、艾默生等9家企業榮獲「ESG卓越實踐・卓越案例」獎,這些企業實現了ESG與商業戰略的深度融合,具備開創性與行業引領價值。阿克蘇諾貝爾、北控水務集團、北京人壽、鄧白氏中國等17家企業榮獲「ESG卓越實踐・標杆案例」獎,其在ESG系統化管理、資源整合與成效量化方面表現突出,為同類型企業提供了成熟範本。中國企業改革與發展研究會副會長範建林、中智北京黨委書記李雲峰為獲獎企業頒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