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資訊> 正文
2025-10-30 00:57
來源:北京商報
從西南到中原,一場由主發起行主導的村鎮銀行「歸巢」改造正在推進。10月29日,濟寧藍海、日照藍海、沂南藍海3家村鎮銀行獲批解散,資產、業務及人員全部由青島農商行承接,「村改支」再下一城。就在前一天,四川6家中成村鎮銀行也被成都農商行吸收合併,正式退出獨立法人行列。自設立以來,村鎮銀行肩負服務「三農」、小微和縣域經濟的使命,一度填補了基層金融服務空白。然而,部分機構因資本薄弱、治理缺失、風控乏力等問題逐漸偏離定位,為此,通過主發起行「收編」旗下村鎮機構,推動風險化解與集約化經營,已成為優化縣域金融佈局的關鍵路徑。當村鎮銀行真正紮根鄉土、迴歸本源,方能實現從規模擴張向質量提升的跨越——名字或許會變,但重要的是金融服務依舊根植田間地頭,瞭解鄉村居民的金融需求、貼近百姓的生活。
「集團軍作戰」再添多例
村鎮銀行改革持續推進。10月29日,山東省金融監管局發佈三則批覆,同意解散濟寧藍海村鎮銀行、日照藍海村鎮銀行以及沂南藍海村鎮銀行。根據安排,這3家銀行在解散后,資產、負債、業務及各項權利義務由青島農商行承接。
據瞭解,日照藍海村鎮銀行是由青島農商行發起設立的首家村鎮銀行,成立於2016年1月22日,註冊資本1億元。濟寧藍海村鎮銀行成立於2016年5月23日,2016年6月開業,同樣由青島農商行發起設立。沂南藍海村鎮銀行成立於2016年6月7日,此前青島農商行已持有該行40%股權。去年12月,監管批覆青島農商行受讓沂南藍海村鎮銀行共計4600萬股股份,股權變更完成后,青島農商行對其持股比例由40%提升至100%,實現全資控股。
就在上述村鎮銀行獲批解散的一天前,四川省金融監管局也密集發佈多條批覆,宣告着自貢中成村鎮銀行、峨眉山中成村鎮銀行、犍為中成村鎮銀行、長寧中成村鎮銀行、南部縣中成村鎮銀行、筠連中成村鎮銀行等6家機構正式退出歷史舞臺。根據批覆,這些村鎮銀行的資產、負債、業務和員工等由成都農商行承接。
根據官網介紹,中成村鎮銀行是由原銀監會批准設立,成都農商行作為主發起行,在四川、河北、雲南、山東、福建、江蘇、新疆等地設立的39家俱有獨立法人資格的村鎮銀行的通俗統稱。從股權結構看,截至2024年報告期末,成都農商行對上述6家村鎮銀行的持股比例均超過80%,其中,對犍為中成村鎮銀行、長寧中成村鎮銀行持股比例為100%。
北京商報記者注意到,在「村改支」的同時,成都農商行旗下村鎮銀行之間的「村收村」也在並行。根據10月29日的監管機構批覆,因被昆明呈貢中成村鎮銀行吸收合併,昆明祿勸中成村鎮銀行、昆明尋甸中成村鎮銀行、昆明石林中成村鎮銀行、昆明東川中成村鎮銀行、玉溪澄江中成村鎮銀行被解散。
國有大行也現身「村改支」陣營。本周內,延安金融監管分局發佈批覆,同意農業銀行收購安塞農銀村鎮銀行並設立農業銀行安塞迎賓大道支行,承接安塞農銀村鎮銀行清產覈資后的資產、負債、業務和員工等。農業銀行對安塞農銀村鎮銀行的持股比例達到51%。收購完成后,安塞農銀村鎮銀行將從具備獨立法人資格的村鎮銀行,轉型為農業銀行直屬的分支機構。
針對主發起行吸收合併村鎮銀行路徑,蘇商銀行特約研究員高政揚指出,主發起行可依託統一的風險管理框架與資本調配機制,有效降低村鎮銀行的潛在風險敞口,同時憑藉自身資本補充能力,進一步提升村鎮銀行的整體抗風險水平。其次,在縣域網絡覆蓋拓展方面,村鎮銀行既有的網點佈局與客户基礎,為母行開展縣域金融服務提供切入點。主發起行可通過整合村鎮銀行的本地客户資源,進一步深耕並拓展下沉金融市場。此外,在業務協同與產品創新層面,主發起行可將自身成熟的優勢產品快速複製到村鎮銀行原服務區域,從而進一步擴大普惠金融的覆蓋範圍。
針對吸收合併村鎮銀行后的戰略發展方向,北京商報記者嘗試採訪相關銀行,但未得到回覆。
國有大行與區域銀行齊發力
村鎮銀行自設立以來,作為中國農村金融體系的重要補充,旨在服務「三農」、小微企業和縣域經濟,填補傳統金融機構在基層金融服務中的空白。然而,受制於資本實力弱、治理結構不健全、風控能力不足等因素,部分村鎮銀行在發展過程中偏離支農支小定位,盲目擴張、關聯交易頻發,甚至出現嚴重風險事件。在這一背景下,由主發起行主導的吸收合併成為當前化解村鎮銀行風險、優化縣域金融佈局的重要路徑之一。
所謂「村改支」,是指村鎮銀行不再保留獨立法人資格,被主發起行整體吸收合併,改製爲發起行的分支機構,原有資產、負債、業務及員工全部由主行承接,實現統一管理、統一運營。
目前,「村改支」主要實施路徑有兩大類:一類為主發起行通過受讓其他股東股權,實現對村鎮銀行100%控股,隨后向監管申請將村鎮銀行吸收合併並設立為分支機構;另一類為,針對同一主發起行在某地區設立多家村鎮銀行的情況,採取「打包整合」方式,將多個法人機構統一併入主行體系,設立區域性管理支行或分行,提升集約化經營水平。
將時間拉回今年6月,江津監管分局發佈批覆,同意工商銀行收購重慶璧山工銀村鎮銀行並設立工商銀行重慶璧山中央大街支行,承接該村鎮銀行清產覈資后的資產、負債、業務和員工。工商銀行控股的村鎮銀行共有兩家,一家為浙江平湖工銀村鎮銀行,持股比例為60%,另一家便是重慶璧山工銀村鎮銀行,持股比例100%,這是村鎮銀行改革重組工作推進以來,國有大行首度收購村鎮銀行並設立分支機構。9月2日,監管正式批覆同意重慶璧山工銀村鎮銀行解散,改革進程進入實質性收尾階段。
今年8月,交通銀行獲准收購大邑交銀興民村鎮銀行,改建設立交通銀行成都大邑支行,大邑交銀興民村鎮銀行同樣於9月中旬獲批解散。
緊隨國有大行步伐,多家區域性銀行也加快了「村改支」的改革節奏。近日,哈爾濱銀行發佈公告稱,該行2025年第三次臨時股東大會已高票通過一項重要議案,決定吸收合併重慶市大渡口、沙坪壩、武隆的3家融興村鎮銀行,以及黑龍江本地的訥河融興村鎮銀行,並將上述機構統一改建為哈爾濱銀行的分支機構。此次納入合併的3家重慶村鎮銀行均為哈爾濱銀行早年佈局的參股機構,分別成立於2010至2012年間,註冊資本介於5000萬元至1.8億元之間,哈爾濱銀行持股比例在70%至83.3%之間。
類似的改革案例也在中原腹地同步推進。10月20日,中原銀行在《2025年第二次臨時股東大會通告》中披露,擬以現金方式收購濮陽中原村鎮銀行、孟津民豐村鎮銀行、欒川民豐村鎮銀行,並將這3家機構改建為下屬分支機構,這3家村鎮銀行均為中原銀行發起設立的子公司,持股比例分別為51%、34.58%和30.33%,若順利完成,將進一步鞏固中原銀行在豫西、豫北地區的縣域金融服務網絡。
在高政揚看來,由於主發起行與村鎮銀行前期已存在股權關聯及管理指導基礎,吸收合併過程無需開展複雜的股權談判,能大幅降低交易成本與整合阻力;同時,主發起行可通過股權管控、管理輸出等方式,快速實現業務、系統、人員的高效對接,有效減少整合摩擦。其次,風險隔離更徹底。吸收合併完成后,村鎮銀行法人資格依法註銷,其歷史遺留風險包袱由母行統籌消化,可有效避免風險向外部傳導與外溢。
平衡風險化解與服務質效
從「分散設點」到「集約經營」,村鎮銀行改革正進入深水區。「村改支」不僅是化解金融風險的關鍵舉措,更是優化農村金融供給結構、提升服務效能的長遠之策。市場觀點認為,隨着國有大行與地方銀行協同發力,未來或將有更多村鎮銀行被整合進入主發起行體系。
2025年中央一號文件明確提出「堅持農村中小銀行支農支小定位,‘一省一策’加快農村信用社改革,穩妥有序推進村鎮銀行改革重組」,更將中小銀行改革化險列為年度首要任務。在2025金融街論壇年會上,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局長李雲澤再次提到,「鞏固風險處置成果,穩妥有序推進中小金融機構兼併重組、減量提質」的重要性。
儘管改革成效初顯,但村鎮銀行「歸巢」之路並非坦途,村鎮銀行設立之初,正是依託「深耕本地、決策靈活、貼近農户」的優勢,填補了傳統金融機構在縣域以下金融服務的空白。而「村改支」后,隨着管理權上收、運營標準化、風控集中化,部分網點可能面臨決策鏈條拉長、產品同質化加劇的情況。此外,不同地區經濟基礎、金融生態差異顯著,若統一採取「併入支行」模式,可能抑制部分優質村鎮銀行的獨立發展空間。因此,「一省一策」「一機構一策」的差異化路徑設計尤為關鍵。
上海金融與發展實驗室首席專家、主任曾剛指出,村鎮銀行的風險化解主要是壓實主發起行的責任,並協調地方政府提供相應的支持。對仍具有發展前景的村鎮銀行,監管部門重點推動主發起行增資擴股,這一方面可以充實村鎮銀行的資本實力,另一方面通過提高發起行的股權佔比來實現並表,以此強化其對村鎮銀行的管理和風險職責。對缺乏發展潛力的村鎮銀行,則鼓勵發起行進行全資收購,將其轉變為分支機構或退出。
「從主發起行的動力來看,主發起行可通過吸收合併村鎮銀行,快速獲取縣域網點資源,進而完善自身區域服務佈局,」高政揚進一步指出,因此,后續村鎮銀行的「歸巢」是化解存量風險、優化金融資源配置的有效路徑。但改革過程中需注重平衡效率與質量,或可通過政策激勵與差異化監管舉措推動改革落地見效。
北京商報記者 宋亦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