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創精選> 正文
2025-10-30 08:20
1、中美領導人即將會晤,特朗普重返白宮以來首次
2、特朗普:相信美國「將與中國達成協議」
3、降息25BP,12月停止縮表,鮑威爾鷹派發言:12月降息未成定局
4、創造歷史!英偉達成為首位市值突破5萬億美元公司
5、Meta、微軟績后跌超5%、谷歌績后漲超7%
這將是特朗普重返白宮以來,中美領導人的首次面對面會晤。復旦大學美國研究中心教授韋宗友表示,「近年來中美關係的歷史和經驗反覆證明了領導人之間的會晤,對於穩定和發展中美關係具有無可替代的重要性。中美關係越是面臨挑戰,就越需要加強領導人對兩國關係的戰略引領,防止誤解誤判,避免兩國關係大起大落。」
美國總統特朗普29日在韓國慶州舉行的APEC工商領導人峰會上表示,他相信美國「將與中國達成協議」,而且這將是「對雙方都有利的協議」。他説這將是一個比「戰鬥」和經歷「各種各樣的問題」要好得多的好結果。「全世界都在關注,我認為我們會帶來一些令所有人興奮不已的東西。」綜合彭博社和法新社報道,29日,在被問及對華關税問題時,特朗普在飛往韓國的「空軍一號」專機上告訴記者:「我預計會下調關税,因為我相信他們會幫助我們解決芬太尼問題。」他説,中國將與美國執法部門在芬太尼問題上展開合作。
美聯儲10月議息:將基準利率下調25個基點至3.75%-4.00%,為連續第二次會議降息,符合市場預期;美聯儲宣佈將於12月1日結束資產負債表縮減;鮑威爾表示,12月的利率下調「遠非」已成定局,官員們對12月政策分歧嚴重,政府停擺下的數據真空讓更多人變得謹慎,趨於按兵不動。
鮑威爾關於12月降息前景的鷹派表態,導致市場對12月降息的概率從95%暴跌至65%,美股、美債、黃金、數字貨幣盤中一度急跌,美元拉昇。
根據協議細節,韓國將向美國投資3500億美元,其中2000億美元為現金投資,類似於日本的安排,每年投資上限為200億美元。美國將繼續維持15%的全面關税水平。雙方同意將汽車零部件關税設定在15%的水平。在半導體領域,韓國表示雙方同意適用的關税水平不會使韓國處於不利地位。此外,韓國在藥品關税方面獲得了最惠國待遇地位。
美銀指出,自1970年以來的歷次黃金大牛市中,超過10%的月度回調並不少見。在這些回調之后,金價往往會重拾升勢,繼續走高。而歷次黃金牛市的終結,並非因為技術性超買或短期震盪,而是其背后的核心驅動因素發生了根本性改變。
截至昨日收盤,美股三大指數漲跌不一,納指漲0.55%,報23958.47點;道指跌0.16%,報47632點;標普500指數平收,報6890.59點。
大型科技股多數上漲,英特爾漲5.03%,英偉達漲約3%,市值突破5萬億,谷歌漲超2%,續創新高;亞馬遜、Meta、特斯拉小幅上漲;英特爾、微軟、奈飛小幅下跌。卡特彼勒漲12%,創2009年以來最大單日漲幅。
美股數據存儲板塊狂飆!希捷科技漲19.11%,SNDK漲16.42%,西部數據漲超13%,美光科技漲2.13%。
納斯達克中國金龍指數收跌0.03%,熱門中概股中,阿特斯太陽能收漲15.90%,阿里巴巴漲1.84%,B站、Boss直聘至多漲1.39%,亞朵跌1.08%,新東方跌1.30%,理想跌1.64%,文遠知行跌5.29%。
英偉達漲約3%,總市值站上5萬億美元,成為全球首家達到這一里程碑的公司,距離突破4萬億美元市值僅過去了不到四個月;英偉達年內累漲超50%。分析師依然看好英偉達,80位分析師中超過90%給予「買入」評級,平均目標價為223.68美元。然而,市場擔憂的因素包括來自AMD和博通的競爭、中國大力發展人工智能芯片,以及英偉達90%的市場份額和利潤率可能出現的下滑。
Meta Platforms周三公佈三季度業績,營收創下歷史新高,但公司警告未來資本支出將持續上升,導致股價在盤后交易中一度下跌約8%。公司表示,三季度營收為512億美元,同比大增26%;淨利潤為27億美元,遠低於分析師預期。公司將淨利潤大幅下滑歸因於推動特朗普「大美麗法案」而確認的159.3億美元一次性税務支出。
Meta預計四季度營收將在560億至590億美元之間,大致符合市場預期。Meta將同時上調了2025年的資本支出預期,預計支出將在700億至720億美元之間,先前的預估區間為660億至720億美元。
微軟周三公佈季度財報,截至今年9月底止第一財季淨利潤按年增12%至277億美元,經調整每股盈利4.13美元,高於市場預期的3.67美元。其中,Azure雲端業務營收增長40%,優於市場預期。微軟盤后股價一度下跌3%。季內營收按年增18%,達到776.7億美元,同樣高於市場預期的753.3億美元。當中包括Azure雲端業務在內的智慧雲端部門營收為309億美元,同比升28%,高於市場預期的302.5億美元
谷歌母公司Alphabet公佈第三季度業績,營收同比增長16%,達到創紀錄的1023億美元,超出分析師預期。得益於數字廣告和雲計算業務的增長,公司為大規模的人工智能投資提供了充足資金。淨利潤約為350億美元,同比增長33%。公司股價在盤后交易中一度上漲約7%。
谷歌正投入數百億美元用於人工智能研發。公司將今年的資本支出預期上調至910億至930億美元,較2024年的525億美元大幅增加。其中大部分資金將用於建設數據中心,用於開發和運行AI模型。谷歌的雲計算部門在AI競賽中受益顯著,本季度該部門營收達152億美元,同比大增34%。
該公司第三季度調整后每股收益4.95美元,上年同期5.17美元,預估4.51美元;營收176.4億美元,同比增長9.5%,預估167.1億美元。機械、能源與交通業務營收167.3億美元,同比增長9.8%。
第三季度錄得每股虧損7.47美元,遜於分析師預期的虧損4.44美元;營收為232.7億美元,則高於預期的223億美元。波音宣佈對777X項目計提49億美元的非現金減值費用,首次交付時間推迟至2027年。這意味着777X項目累計減值已達約160億美元,交付時間已較原計劃延迟七年,主要受嚴格監管審查影響。波音績后跌4.37%
Palantir漲超3%,最高觸及195.44美元,創下歷史新高。消息面上,英偉達CEO黃仁勛宣佈,英偉達與Palantir達成合作,推動AI實戰化,將企業數據轉化為動態決策智能。Palantir將把英偉達加速計算、英偉達CUDA-X庫以及開源英偉達NEMOTRON 模型整合到其本體框架中;Palantir AIP平臺也將支持英偉達面向政府參考設計的全新AI工廠。
德意志銀行漲4.14%,有望創下三個多月以來最大單日漲幅。消息面上,德意志銀行第三季度總營收為80.4億歐元,同比增長7.2%;歸屬於股東淨利潤為15.6億歐元,同比增長近7%,遠高於市場預期的13.4億歐元。期內投行業務部門營收同比增長18%,超過市場預期的10.8%。
甲骨文跌超1.97%。消息面上,甲骨文的信用違約掉期(CDS)因市場擔憂其大規模AI支出而大幅上漲。據ICE數據服務公司稱, 未來五年內為防止公司債務違約而投保的成本接近2023年10月以來的最高水平。
燃料電池製造商Bloom Energy (BE.US)盤中一度大漲超27%,最高觸及144.2美元,創下歷史新高。消息面上,Bloom Energy第三季度營收5.19億美元,遠高於市場預期的4.28億美元;調整后每股收益15美分,亦超過預期的10美分。公司首席執行官KR Sridhar表示,基於我們目前看到的情況,預計2025年各項財務指標將好於我們此前發佈的年度指引。此外,該公司宣佈正在擴大產能,計劃到2026年底實現年產2吉瓦燃料電池的能力,足以使其年收入較2025年水平翻兩番。
華盛美股夜盤重磅上線!24小時交易不間斷
華盛通正式上線美股夜盤交易功能,讓您在非常規交易時段也能立即入市,把握這些瞬間的市場變動。無論是財報、經濟數據發佈,還是國際突發事件,您都可以利用夜盤交易快人一步,搶先佈局。
招商銀行第三季度營收為814.51億元,同比增長2.11%;淨利潤為388.42億元,同比增長1.04%。前三季度營收為2514.2億元,同比下降0.51%;淨利潤為1137.72億元,同比增長0.52%。2025年1-9月,本集團實現非利息淨收入913.78億元,同比下降4.23%,在營業收入中佔比為36.34%。
經濟事件和數據
港股新股
港股財報
工商銀行、建設銀行、農業銀行、比亞迪股份、中集集團、萬科企業、中國人壽 、中國海洋石油 、交通銀行 、中國中免 、新華保險、中國國航 、中國太保、國泰海通
美股財報
盤前:禮來、萬事達、默沙東、殼牌、奧馳亞 百威英博、施貴寶
盤后: 蘋果、亞馬遜、Strategy、吉利德科學、Coinbase
直播預告
1、2025-10-30 22:30:00【禮來公司 (LLY.US) 2025年第三季度業績電話會】;
2、2025-10-31 05:00:00 【蘋果公司 (AAPL.US) 2025財年第四季度業績電話會】;
3、2025-10-31 05:00:00 【亞馬遜公司 (AMZN.US) 2025年第三季度業績電話】;
4、2025-10-31 05:30:00【Coinbase Global (COIN.US) 2025年第三季度業績電話會】;
華盛直播獨家上線全新實時字幕功能!煥新升級等你體驗,更多精彩直播敬請關注直播中心!詳情點擊>>
以上是今天的華盛早報,歡迎留言討論,祝您投資順利!
風險提示: 投資涉及風險,證券價格可升亦可跌,更可變得毫無價值。投資未必一定能夠賺取利潤,反而可能會招致損失。過往業績並不代表將來的表現。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之前,投資者須評估本身的財政狀況、投資目標、經驗、承受風險的能力及瞭解有關產品之性質及風險。個別投資產品的性質及風險詳情,請細閲相關銷售文件,以瞭解更多資料。倘有任何疑問,應徵詢獨立的專業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