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熱門資訊> 正文

誰是公募FOF發行熱潮的幕后推手?

2025-10-30 07:36

公募FOF在十月掀起一股發行熱潮。

10月27日,華泰柏瑞盈泰穩健3個月持有(FOF)發佈了成立公告,顯示首募規模為55.77億元,是月內銷量最高的一隻公募產品。不僅銷量高,而且賣得快,該基金5天前啟動發行,當日便售罄。

這是本月第四隻銷量超過20億的公募FOF。

10月15日成立的平安盈享多元配置6個月持有(FOF),4天募了28.08億元;10月22日成立的浦銀安盛盈豐多元配置3個月持有(FOF),5天募了27.16億元;10月23日成立的華夏盈泰穩健六個月持有(FOF),9天募了24.05億元。

幕后推手

這些「爆款」FOF的密集出現並非偶然。如果仔細翻看發行公告,會發現這些產品的主銷渠道,都是被稱為「零售之王」的招商銀行。

《財經》新媒體從業內獲悉,招行在去年啟動了「TREE長盈計劃」,聯合公募機構打造一站式資產配置解決方案,通過優選FOF標的,為客户提供穩健理財方案。

「最近招行主銷的這幾隻爆款FOF,都是長盈計劃的備選產品。」一位知情人士透露,招行會先觀察半年以上業績表現,再決定是否納入該計劃。

招行APP顯示,「TREE長盈計劃」對入選的產品做了風險收益區分,一共分為四檔。

「安穩盈」的權益倉位不超過15%,年化收益目標3.5%以上,最大回撤目標小於2%,目前有華安盈瑞穩健優選6個月持有(FOF)、博時臻選楚匯三個月持有(FOF)、中歐盈選穩健6個月持有(FOF)3只產品可選。

「安定盈」的權益倉位不超過25%,年化收益目標4.5%以上,最大回撤目標小於3.5%,目前只有易方達如意安誠六個月持有(FOF)1只產品在列。

「安鑫盈」的權益倉位不超過40%,年化收益目標跑贏基準,最大回撤目標小於5%,目前只有富國盈和臻選3個月持有期(FOF)1只產品在列。

「安逸盈」的權益倉位不超過70%,年化收益目標跑贏基準,最大回撤目標小於15%,目前只有興證全球盈鑫多元配置三個月(FOF)1只產品在列。

需要説明的是,這些年化收益和回撤目標只是一種預設,並不代表最終的業績表現。

有基金公司人士告訴《財經》新媒體,目前每個檔位都有好幾只備選產品,加上各大基金公司都在尋求和招行合作,競爭十分激烈。

扭轉頹勢

基金發行向來仰賴渠道的推廣力度。在部分業內人士看來,招行的強勢助力扭轉了公募FOF的頹勢。

從2017年9月首批產品成立,公募FOF已經走過第8個年頭,整體經歷了三個發展階段。

2017年-2021年處於穩步發展階段。對於這類創新產品,各大基金公司積極佈局,加上牛市行情的催化,到2021年底時,公募FOF數量從0到240只,規模達到2222.41億元。

2022年-2024年發展遇阻,由於市場持續震盪回調,公募FOF業績普遍欠佳,雖然產品數量不斷增加,整體規模卻不斷縮水。產品數量翻了一倍多,從240只增至499只,規模卻減少了890.91億元,降至1331.5億元。

2025年以來,公募FOF呈現「冰火兩重天」的局勢。

一邊是老產品批量清盤。據Wind統計,截至10月27日,年內清盤的公募FOF數量達到28只,創歷年之最。2022年-2024年,公募FOF每年清盤數量分別為4只、12只、25只。再往前公募FOF沒有清盤的案例。

從清盤原因來看,幾乎都是因為「《基金合同》生效日起三年后的對應日,基金資產淨值低於2億元的,基金合同自動終止」。

老產品密集退場的另一邊,年內新發產品爆款迭出。據Wind 統計,截至10月27日,年內成立的公募FOF一共56只,規模合計561.24億元。有17只發行規模超過10億元,其中9只為招行主銷;銷量超過50億元的產品只有3只,均出自招行手筆。

除了新發帶來的規模增量,已納入招行「TREE長盈計劃」的6只FOF,持營規模也得以大幅提升,其中5只年內規模增長均超過57億元。

部分產品堪稱逆襲。比如,易方達如意安誠六個月持有(FOF)去年底規模僅7766.04萬元,今年三季度末規模已增至57.17億元;博時臻選楚匯三個月持有(FOF)去年底規模為2.47億元,今年三季度末規模已增至58.7億元。

此外,中歐盈選穩健6 個月持有(FOF)、華安盈瑞穩健優選6個月持有(FOF)前三季度規模分別增長了68.24億元、59.86億元。

成立於一季度的富國盈和臻選3個月持有期(FOF)、興證全球盈鑫多元配置三個月持有(FOF),規模也較發行之初顯著提升。前者增長了57.58億元,后者增長了19.07億元。

硬幣的兩面

從規模增長的角度來看,招行以一己之力重振了公募FOF。

銀安盛基金FOF業務部業務主管、基金經理張川認為,回顧公募FOF發展歷程,早期市場曾陷入「重營銷,輕配置」誤區。過去以「個人」為產品賣點、以「相對收益排名」為主要考覈目標的行業發展模式,導致產品定位模糊、風格漂移頻發,既難以匹配零售客户「穩健賺錢」的核心需求,也未能充分發揮FOF的資產配置價值。

在他看來,以招商銀行「長盈計劃」為代表的渠道創新,進一步推動基金公司向絕對收益導向與多元配置方向調整。

但這種由銷售渠道推動的繁榮,就像硬幣的兩面。

晨星(中國)基金研究中心高級分析師代景霞對《財經》新媒體表示,一方面,渠道的大力推廣能讓更多投資者瞭解和關注公募 FOF 產品,提高其市場知名度和影響力,有助於培養投資者對 FOF 產品的認知和接受度,為行業的長期發展奠定基礎。而且渠道與基金公司的合作可能促使基金公司更加註重產品的設計和管理,推出更符合投資者需求的 FOF 產品,推動行業的產品創新和優化,提高整個行業的競爭力。

「另一方面,渠道推動的繁榮可能導致部分投資者過於關注銷售宣傳,而忽視了產品的本質和風險。而且過度依賴渠道銷售可能使基金公司忽視自身的品牌建設和客户維護能力,一旦渠道政策發生變化或銷售能力下降,基金公司的產品發行和管理可能會受到較大影響,行業發展的穩定性可能也會受到挑戰。」代景霞進一步指出。

對於這種模式的可持續性,代景霞認為,隨着投資者對資產配置需求的不斷增加,公募 FOF 作為一種專業的資產配置工具,具有很大的發展潛力。但這需要基金公司和渠道共同努力,基金公司需要不斷加強產品創新和投資管理能力,提高產品的業績表現和差異化競爭能力。而且渠道也能夠持續篩選優質產品,為投資者提供專業的投資建議和服務,滿足投資者的需求,那麼這種繁榮有可能持續下去。

本文來自微信公眾號 「財經」(ID:mycaijing),作者:蔣金麗,36氪經授權發佈。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