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資訊> 正文
2025-10-29 22:37
(來源:上觀新聞)
今日(10月29日)黃金市場走出一個深「V」字。國際現貨黃金價格早盤一度跌至3908美元/盎司。不過,隨后市場迎來強勢反轉,現貨黃金被迅速拉昇至4000美元以上。
在金價整體跌宕的背景下,一個看似矛盾的事件卻在上周末發生:老鋪黃金再次刷新新店開業的排隊紀錄。原定於10月25日早晨開張的上海恆隆廣場門店,從前一日晚上十點左右便出現排隊人羣。最終,品牌在25日凌晨2點30分左右宣告「客滿」,公告稱取號預約人數已達門店可接待上限,並勸説后來的消費者放棄排隊。
黃金因其保值屬性向來受中國消費者青睞,但金價的下跌也引發市場的分化反應。就在一部分消費者排隊「搶購」老鋪黃金飾品的同時,另一部分消費者卻在退貨,擔憂國際金價繼續下行,此刻購入高溢價的老鋪黃金「不划算」。
消費者面對老鋪黃金的矛盾心理,本質上源自一個根本性的問題:老鋪黃金的金飾價格與國際金價之間關聯如何?
這一問題切中的是老鋪黃金的商業策略。老鋪黃金採取的是與傳統黃金品牌不同的定價模式。首先從產品本身,老鋪黃金推廣「古法黃金」 概念,將花絲、鑲嵌等傳統技藝融入飾品設計。然后憑藉「國風」特色,老鋪黃金摒棄了傳統黃金「按克計價」的行業慣例,以每件首飾「一口價」的方式,將黃金飾品的價值與克重分離,給予品牌和設計更多溢價空間。
同時,老鋪黃金一直對標國際奢牌,因此每年會不定期漲價1—3次。這也意味着,無論國際金價漲跌與否,老鋪黃金的價格只會越來越貴。這也是此次恆隆廣場新店開業引發消費者「夜排」的主要原因,受到折扣+漲價的雙重刺激:25號門店開業當天,消費者可享9折優惠,而次日老鋪黃金全面調價,部分款式漲幅達到20%以上。當預期到未來的老鋪黃金將漲價時,便引發消費者「搶購」當下相對更為便宜的金飾。
雖然老鋪黃金的品牌化路線切斷了旗下金飾與金價之間的直接關係,但事實上,這種人工干預並不能完全阻斷兩者的天然聯繫。黃金飾品的原材料主要就是黃金,國際金價自去年末至今大幅上漲,直接導致製作金飾的成本大量增加。無論是如周大福、老鳳祥等傳統黃金品牌,還是老鋪黃金這樣的新鋭品牌,都無法迴避這一客觀事實。因此,老鋪黃金在今年的三次調價,既是品牌策略,也是爲了在原材料成本不斷上漲的情況下,保持利潤空間。
那麼當國際金價下跌時,老鋪黃金是否會降價呢?短期來看,消費者可能要失望了。正如前文所言,老鋪黃金一直對標國際奢牌,因此金飾價格不會直接與國際金價掛鉤。長期來看,老鋪黃金的品牌化之路能否經受住時間的考驗,仍有待觀察。
一方面,年初的火爆已明顯降温,在沒有折扣或漲價時,老鋪黃金的門店已無需排隊,客流回歸平靜。另一方面,老鋪黃金與國際高奢品牌在二手回收市場的行情存在較大差異。國際品牌通常按原價的折扣比例計算,回收價格在原價的30%—70%之間。老鋪黃金在二手回收市場,則未能擺脫傳統黃金飾品以克重為核心的估價標準,普通款式折價幅度達30%—60%。這也從側面説明其品牌溢價還未完全受到市場的認同。
但正是在大批消費者的關注中,老鋪黃金完成了自身的版圖擴張。從今年5月至今,老鋪黃金在上海密集開出4家新店,分別位於港匯恆隆廣場、國金中心、新天地和恆隆廣場,加之此前的豫園門店,形成「一城五店」的密集佈局。老鋪黃金至此也成為唯一實現中國十大高端商場全覆蓋的中國高端品牌。
縱觀如卡地亞、寶格麗等著名國際奢牌,其品牌價值的建立往往跨越數代人。老鋪黃金的突圍,是國貨高端化的一次高光時刻,它證明中國品牌可通過文化賦能實現價值突圍。但老鋪黃金面臨的情境,恰恰也是諸多如老鋪一樣正在向高端市場邁進的國貨品牌,下一步共同需要思考的問題:品牌的成長沒有捷徑,從「網紅爆款」 到經典傳承,無法依靠短期流量思維,而是需要在工藝精進、審美沉澱與品牌建設上久久為功。一時的熱鬧終會散去,唯有在細水長流的經營中打磨出持久的品牌力,老鋪黃金等中國品牌才能成為消費市場中真正的金字招牌。
原標題:《國際金價不斷調整,堅持漲價的老鋪黃金還香嗎?|財經時評》
欄目主編:吳衞羣
來源:作者:解放日報 葉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