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熱門資訊> 正文

油價大跌2%!地緣「高燒」退去,經濟「寒冬」重臨,60美元成「曇花一現」?

2025-10-29 08:59

【龍訊財經2025年10月29日訊】周三(10月29日),國際原油市場在上周因地緣危機引發的短暫狂熱后,迅速回歸冷靜。布倫特原油期貨結算價下跌 1.9%,報每桶 64.40美元;美國原油期貨(WTI)結算價同樣下跌 1.9%,報每桶 60.15美元,60美元整數關口岌岌可危。市場跡象顯示,美伊雙方似乎正通過外交渠道避免事態全面升級,這導致油價中的「戰爭溢價」被迅速擠出。與此同時,最新公佈的庫存數據再次指向供應過剩,全球經濟衰退的「幽靈」重新籠罩市場。

外交信號緩和局勢,「戰爭溢價」迅速蒸發

引爆本輪油價回調的核心因素,是中東地緣政治緊張局勢出現微妙的降温跡象。據路透社援引多方外交信源報道,在美軍無人機被擊落事件后,瑞士作為中間方已向伊朗傳遞了華盛頓方面「不尋求戰爭」的明確信息。此外,伊朗外交部發言人也在周二的例行記者會上表示,德黑蘭方面「致力於維護地區穩定」。

這些外交信號被市場解讀為雙方都在極力避免擦槍走火,一場全面軍事衝突的短期風險顯著下降。因此,上周因恐慌情緒而被計入油價的、高達5-7美元的「戰爭溢價」,在過去兩個交易日內被迅速「擠出」,導致油價迴歸到由基本面主導的邏輯軌道。

API庫存再度「打臉」,供應過剩陰雲不散

周二晚間(北京時間周三凌晨)公佈的美國石油學會(API)周度庫存報告,為油價的下跌提供了直接的「燃料」。報告顯示,截至10月24日當周,美國原油庫存意外大幅增加450萬桶,與市場預期的「小幅減少」大相徑庭。

這一數據徹底逆轉了上周EIA報告帶來的利好情緒,再次將市場的注意力拉回到「供應過剩」這一核心矛盾上。它無情地提醒投資者,儘管中東存在潛在風險,但北美地區充裕的產量和庫存,依然是懸在油價上方的「達摩克利斯之劍」。

衰退幽靈重返,宏觀壓力壓倒一切

在「戰爭溢價」消退后,上周因美聯儲「鷹派核彈」而引發的全球經濟衰退擔憂,重新成為主導市場的核心敍事。投資者意識到,即使中東戰火得以避免,由高利率和全球需求放緩構成的「經濟寒冬」也並未遠去。

上周黃金市場的流動性危機,如同一次壓力測試,暴露了全球金融系統的脆弱性。在這種宏觀背景下,任何對原油需求的長期預測都難言樂觀。市場邏輯已從「擔心買不到油」的供應恐慌,轉變為「擔心沒人用油」的需求恐慌。

前景展望:空頭重掌主導權,關注EIA官方指引

油價在上周的暴力反彈更像是一場地緣政治驅動的「應激反應」,而非基本面的反轉。隨着局勢緩和,市場已重回熊市軌道。

技術面上,WTI原油價格在62美元附近遭遇強勁阻力后掉頭向下,未能站穩60美元關口,表明空頭已重新奪回市場主導權。

關鍵數據:周三晚間的美國能源信息署(EIA)官方庫存數據將成為市場的下一個關鍵指引。若EIA數據證實API的大幅增加,可能會進一步打壓油價,推動其下探至58.50美元 甚至57.50美元 的前期支撐位。

在看到全球宏觀經濟出現實質性改善,或中東地區爆發無可挽回的物理供應中斷之前,油價的任何反彈都可能面臨沉重的拋售壓力。市場的「高燒」,似乎已經退去。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