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資訊> 正文
2025-10-29 21:39
每經評論員 胥帥
10月27日晚間,美團宣佈,即日起美團騎手養老保險補貼將正式覆蓋全國,向全部騎手開放。11月開始,騎手可根據自身需求,選擇在户籍地或工作所在地繳納。
美團為騎手繳納社保的補貼政策,最早可追溯至今年4月,最初在福建泉州和江蘇南通兩個城市進行試點。如今,這一政策已覆蓋全國範圍,從試點到全國推廣僅用了半年時間,推進速度之快令人矚目。
這一速度的提升,正是平臺經濟市場競爭加劇與社會對平臺公司承擔更多責任呼聲的共同結果。自今年2月起,京東等平臺企業宣佈將為旗下全職或穩定兼職的外賣騎手繳納社會保險,該舉措無疑彰顯了平臺企業對社會責任的重視和對員工福利的關懷。
如今,美團吸納了騎手們提出的上萬條建議,從試點城市推廣到全國,從高頻騎手拓展到兼職騎手,最大程度面向全國全行業各類騎手開放,預計覆蓋人羣高達數百萬人。美團此舉釋放了足夠多的誠意,其重要意義在於為社會探索靈活用工模式的社保體系。
美團模式是「騎手自願參保+平臺補貼」,企業非強制繳費讓用工成本開支變得更靈活,鼓勵騎手主動參保。這意味着,全局方案的細節會比試點方案更為複雜。
誠意之后,該模式還面臨多個全新考題。
第一個考題,全國補貼標準如何制定?
根據試點方案,對當月收入達到就業地相關繳費基數下限,且近6個月有3個月滿足該條件的騎手,美團以相關繳費基數為基準,補貼50%的費用。
此前美團數據顯示,2025年上半年,全國高頻騎手月均收入6949至10201元。以基數8000元計算,靈活就業人員繳納職工基本養老保險費的比例為20%,則一名高頻騎手每月需繳納1600元養老保險。根據規則,美團每月需承擔800元,一年將承擔9600元。
美團在兩個試點區域總計覆蓋超過2.2萬名外賣騎手。根據美團研究院數據,2023年745萬通過接單獲得收入的騎手中,高頻接單騎手(全年接單在260天以上)佔總人數的11%,大約81.95萬人。如果按照上述標準,僅覆蓋這部分騎手,企業每年就將增加近80億元的支出,這或許將直接「吃掉」同等數量的利潤。對於企業而言,這是一個巨大的挑戰。
第二個考題,如何照顧到低頻騎手?
試點方案顯示,「無前置資格限制、無參保地點限制、無時長單量限制、無跑單類型限制」,但月收入門檻仍將補貼主體針對高頻騎手和「職業」騎手,美團「平臺補貼」呈現結構化特點。
高頻騎手月收入達到就業地相關繳費基數下限的難度不高,但這部分羣體佔比只有11%左右。低頻接單騎手(全年累計接單天數30~260天)佔總人數的41%,業余騎手(全年累計接單天數不超過30天)佔比約為48%。美團騎手主要來自服務業、製造業和建築業,大部分是兼職,或把這份工作作為調整期間的臨時救急和「中轉站」,近半數騎手累計工作時間不滿3個月。
業余騎手和低頻接單騎手是靈活就業羣體中的另一典型人羣,他們依託靈活的時間支配權,往往以「時間的邊際回報」為核心考量來擇業——即根據單位時間能獲得的實際收益,自主選擇接單頻率與時長。這部分羣體因為時間投入的分散性、從業主體的多變性,社保繳納問題就變得更為複雜,特別是用工單位主體極度模糊,無法共擔繳納義務。
由此可能形成兼職騎手保險繳納的需求錯位,他們更看重疾病險和意外險保障,而非養老保險。美團的騎手養老保險補貼是否會有更多選項,以覆蓋這部分羣體的需求呢?
第三個考題,如何解決社保的異地轉移接續?
未來,一些高頻騎手隨着工作地和户籍地變動,他們的社保所在地遷移問題該如何應對?
不同地區的社會保險政策存在差異,加之信息系統和行政流程不一致,這些因素共同構成了騎手參保過程中的實際障礙。雖然這些問題看似只是技術層面的挑戰,但實際上它們直接關係到騎手們的長期利益。社保轉移接續的複雜性問題不只是美團等平臺需要考慮,也需要政府和企業之間的協作與智慧。
第四個考題,如何避免補貼成本轉嫁給消費者和騎手?
平臺補貼社保開支后,自然會增加企業總體的用工成本。
隨着科技發展,算法的應用愈發複雜,這又引出新的核心擔憂:該如何避免企業表面補貼繳社保,實則通過算法暗中降低工資或者抬高客單價,將社保成本轉嫁到勞動者、消費者身上。最終的結果可能是,長遠保障有了,但當前的收入降了,很多騎手反倒不願意了。
到頭來,社會呼籲、企業努力換來的可能是受益方「不領情」。如何破局,顯然需要找到一個各方都能接受的「平衡點」。然而,這談何容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