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熱門資訊> 正文

圓桌|市場潛力釋放,上海如何加快建設國際再保險中心?

2025-10-29 22:31

10月28日下午,由上海市保險同業公會、上海市保險學會、上海市保險同業公會再保險專業委員會、《上海保險》雜誌主辦,上海保險交易所支持的「打造全球保險樞紐,提升國際金融中心能級——上海國際再保險中心建設新進程」媒體調研會在上海保險交易所舉辦。多家保險公司代表針對上海國際再保險中心建設的實踐探索進行分享探討。

上海國際再保險登記交易中心總經理助理常明表示,再保險作為「保險的保險」,通過有效發揮分散保險風險的功能作用,為我國實體經濟發展提供有力的風險保障支持,更是保險機構參與全球保險市場風險分散、拓展承保能力供給的重要方式。中國再保險市場發展極具潛力,再保險市場居全球第7,與我國直保市場規模位列全球第二地位不匹配,再保險滲透率4.6%,低於12.5%的全球平均水平,服務實體經濟、「一帶一路」和中國企業「走出去」大有可為。

據他介紹,針對全球市場共性痛點,登記交易中心定位行業基礎設施和公共后臺,服務再保險活動的公司間市場,目標是降低公司間因為數據、憑證非標導致的人工操作、交易摩擦、數據不對稱和結算緩慢等全球性痛點,推動中國市場率先在全球實現數字化、標準化轉型,整體降本增效和資信改善,更好實現制度型開放。

人保財險上海再保險運營中心副總經理王劍表示,人保財險率先在上海設立再保險運營中心,是業內首家將再保險分出、分入運營和交易全量集中到上海的保險公司。人保財險再保險運營中心自2021年正式運營至2025年9月末,已與391家再保險機構和經紀人開展再保險交易,累計分出保費2629億元。

王劍説,在積極推動在上海發行新型風險轉移產品方面,人保財險結合上海國際再保險中心建設,2024年起積極推動在上海發行國內首個巨災債券。按照金融監管總局要求,已完成新型風險轉移產品政策研究報告,積極爭取國家和地方政府的相關政策支持,持續推動在上海發行國內首個巨災債券,更好發掘境內資本市場潛力,進一步提升巨災風險轉移能力。

太保產險再保險部總經理王金寶談到,該公司將繼續以實際行動響應《關於加快上海國際再保險中心建設的實施意見》的號召,強基固本、提質增效,在四個方面重點發力,包括努力推動與更多再保險業務合作伙伴,在再保險業務平臺達成交易;加快組建境外再保險合作網絡,尤其是發揮太保香港作為境外經營機構的獨特優勢,與太保產險形成系統內的協同;重點為「走出去」的中國企業提供再保險服務,並不斷積累國際市場再保險經營經驗技術;以立足臨港,用好當地政策、貼近場內交易,加強上海運營中心的技術力量。

作為平臺共建方和首批用户,三井住友海上火災保險(中國)副總經理鄭永強回顧道,2018年,當時爲了解決日資三家產險公司間再保險業務合同確認、信息交互以及對賬結算等問題,三井住友保險參與共建了再保險交易平臺的初期功能,併成為平臺的首批用户。通過交易平臺,日資三家公司在平臺上實現了再保業務交易數據的準確、高效傳輸,以及再保業務管理。「可以説,我們公司是再保交易平臺最早的參與方,也是最早的受益方。」

鄭永強直言,通過再保業務向交易平臺的匯集,日常再保業務運營效率以及合同管理品質有了明顯的提升。十分期待再保險交易平臺在現有基礎上,進一步加速推進更多交易方成為平臺參與主體,並使用平臺進行場內業務交易。最終能夠實現全再保業務場景以及所有交易方之間的場內交易。也期待進一步從政策、規則層面,提升場外交易對手的入場積極性,吸引更多國內外再保人積極進場交易。

建設上海國際再保險中心,是貫徹落實黨中央關於強化全球資源配置功能、推進高水平制度型開放的重要部署,也是服務國家「走出去」戰略和海外利益佈局的關鍵支撐。

平安產險上海再保險運營中心副經理李碩介紹道,自再保中心成立以來,平安產險將海外業務發展定為公司的核心發展戰略之一。2025年平安產險多次走訪調研海外市場,包括東南亞、中亞、中東、北非等,會見超20家海外保司,於海外市場宣傳上海國際再保中心與登記交易中心平臺,提升市場影響力。

在他看來,再保險不是零和博弈的競技場,而是全球風險治理的協作共同體。唯有聚眾合力、抱團共建,才能實現共贏發展。

中國人壽財險上海再保險運營中心擬任副總經理張翼則表示,推動上海再保險運營中心各項再保業務高效、合規、穩健發展,重點支持好「一帶一路」建設和中資企業走出去,推動分入分出雙輪並進始終是中心建設的核心目標。中心實際運行一年多以來,已率先實現業務同上海國際再保險登記交易平臺的完整對接,實現分入和分出業務均在平臺登記與交易,公司整體登記交易總量規模已超222億元人民幣,位居市場前列。

張翼指出,中國人壽財險藉助全球再保大會等平臺,同巴基斯坦JUBILEE、印尼ACA、香港交銀保險等共建「一帶一路」國家或地區的重要保險公司簽署戰略合作協議,以點帶面擴充服務中企「走出去」保險網絡。

澎湃新聞記者 胡志挺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