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熱門資訊> 正文

打造全球保險樞紐!上海建設國際再保險中心有了這些最新進展

2025-10-29 21:02

(來源:上觀新聞)

「打造全球保險樞紐,提升國際金融中心能級——上海國際再保險中心建設新進程」媒體調研會昨天在上海保險交易所舉辦。目前,上海國際再保險登記交易中心再保險市場體系已初步搭建,一個更加高效、標準、透明、規範的再保險交易生態正在加速形成。

率先實現數字化、標準化轉型

據悉,上海國際再保險中心建設實現了市場總體運行平穩、入場機構初具規模、交易結算平穩起步的良好局面,取得階段性重要成果。

上海國際再保險登記交易中心總經理助理常明介紹,定位行業公共基礎設施和公共后臺,登記交易中心通過搭建公司間信息安全傳輸「數字化」通道與信息交互標準「轉換器」,致力於推動中國市場在全球範圍內率先實現數字化、標準化轉型。

通過國際再保險業務平臺,境內外保險機構可以實現全球網頁登錄或系統標準接口接入,便利化使用線上交易服務解決保險機構內部數字化但機構間手工操作等長期痛點,降低信息交互成本。同時,國際再保險業務平臺基於全國金融標準化技術委員會牽頭制定的《保險行業區塊鏈應用規範再保險》行業標準,實現了公司間標準化合同、賬單、賠付、清結算等憑證的在線生成和雙籤,解決了保險機構憑證樣式不統一、業務系統間信息存儲不一致、賬單數據存在「尾差」等困擾,降低市場的清算與結算成本。

目前,經金融監管總局同意,登記交易中心制定併發布2批共8項業務規則,推進規制、管理、標準等與國際通行規則相銜接;推出識別全球再保險交易主體的統一代碼庫,覆蓋境內機構845家、境外機構2421家。

26家機構匯聚再保險登記交易中心

平臺發揮「築巢引鳳」的作用,再保機構加速落地。截至今年9月底,26家保險機構匯聚再保險登記交易中心,6家境外機構設立了交易席位;開通交易權限的機構達128家,其中境內機構94家、境外機構34家,覆蓋全球14個國家和地區,初步形成了再保險全產業鏈條。2025年1月至9月,登記交易中心交易保費45.11億元;登記分出業務保費965.39億元,分入業務保費112.71億元。

記者瞭解到,人保財險已將再保險分出、分入運營和交易全量集中到上海,同時已完成新型風險轉移產品政策研究,積極爭取國家和地方政府的相關政策支持,持續推動在上海發行國內首個巨災債券,更好發掘境內資本市場潛力,進一步提升巨災風險轉移能力。而外資保險機構——三井住友保險作為平臺共建方和首批用户,積極參與上海國際再保險中心建設。截至2025年8月末,公司通過中心完成登記保費約6.35億元,佔其全轄分入保費的90%;登記賠款約2.86億元,佔公司全轄分入賠款的97%。

三井住友海上火災保險(中國)副總經理鄭永強告訴記者,「我們非常期待再保險交易中心能匯集更多中、外優秀機構的力量,依託平臺的數字化手段以及行業數據能力,創新再保險業務高效、安全、可信的運營模式,並且積極探索全球領先的創新型風險管理手段,在上海、臨港打造具有全球影響力的國際再保險交易中心以及全球保險業務創新高地。」

上海國際再保險登記交易中心總經理助理常明也透露,將充分依託自由貿易賬户體系,構建再保險資金跨境便利化通道,「目前正在研究推動跨境再保險分入業務收入境外投資便利政策落地。」

原標題:《打造全球保險樞紐!上海建設國際再保險中心有了這些最新進展》

欄目主編:戎兵

來源:作者:文匯報 唐瑋婕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