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資訊> 正文
2025-10-29 10:20
參考消息報社參考智庫日前發佈《中國百企海外傳播力月度分析報告(2025年9月號)》。本報告以2025年9月為監測周期,監測對象涵蓋科技、金融、能源、汽車、醫藥、航空、電子消費品等領域的中國企業。監測主要維度為海外傳播度、海外影響度及海外美譽度,並從發稿量、主流媒體報道量、報道媒體家數、覆蓋國家範圍、語種、網帖點贊量、分享量、評論量,以及輿論情感基調等諸多角度,對主要維度予以評估、解讀。
本監測周期內,境外媒體對中國企業的有效報道總篇數約為60348篇次,涉及42個語種,至少1989家境外媒體在報道中提及中國企業。與上一監測周期相比,上述三個指標均有所提升,顯示出中國企業海外輿情依然保持升溫態勢。
報告顯示,2025年9月海外傳播力較高的中國企業為華為、騰訊、小米、中國電信、中國銀行及海爾,中石油、大疆、寧德時代及中核集團等企業關注度也相對較高。總體而言,報道基調相對中性。
與上一監測周期相比,排序前20的企業所涉行業範圍有所擴大,科技、金融、能源、家電、汽車及通訊等行業均有涉及。
一、傳統媒體傳播現狀
(一)中國能源企業推進海外合作議題輿情熱度走高
海外媒體關注指數是體現中國企業海外綜合輿情熱度的重要指標,也是體現企業影響力的主要維度之一。海外媒體覆蓋語種數量及關注中國企業的海外媒體家數是評估涉中國企業報道傳播範圍廣度及傳播鏈條長度的重要指標,與中國企業的國際傳播能力關係密切。
本監測周期內,境外媒體集中關注中國能源企業推進海外合作情況。相關企業曝光度有所提升,在上述指標中表現良好。
如《烏茲別克斯坦日報》網站報道稱:「俄羅斯國家原子能公司和中核集團簽署了人員合作諒解備忘錄。」報道援引俄羅斯國家原子能公司人力資源副總干事塔蒂亞娜·特倫蒂耶娃的話説,「我們希望在開發高科技勞動力市場和人力資源潛力方面加強雙邊合作。」還有部分境外媒體,如巴基斯坦《黎明報》網站等,在本國核電發展取得階段性進展時,提及中國企業貢獻。
除核能企業外,中國石油企業本監測周期同樣關注度走高,其中,中石油等企業在海外媒體覆蓋語種數量方面表現突出。
在議題方面,境外媒體集中關注中國能源企業海外新佈局。如俄新社報道稱:「俄氣與中石油簽署協議,將遠東管線的輸氣量從100億立方提升至12億立方米。」《烏茲別克斯坦日報》關注到,烏茲別克斯坦能源部和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公司簽署了一份關於建設新的地下儲氣設施的合作備忘錄。其在報道中回顧稱:「早在2024年1月,烏茲別克斯坦方面就與中石油方面討論了地下儲氣設施的建設、天然氣運輸系統的現代化以及引進先進的鑽井技術等問題。雙方於今年9月重新討論了項目細節。」
還有部分境外媒體關注中國能源儲備情況新變化,中國石油企業頻頻被境外媒體提及。如路透社援引中國媒體的報道稱,中石油在中國東北的一個試點項目中又探明瞭1.58億噸(約11.5億桶)頁岩油儲量。
(二)人工智能議題熱度不減推升中國科技企業曝光度
海外媒體覆蓋指數及海外媒體觸達指數是衡量企業國際傳播能力與效力的重要指標,也是體現海外媒體對企業關注程度的關鍵指標。
本監測周期,人工智能議題熱度依舊保持高位,境外媒體集中關注涉及人工智能及芯片的中國企業。這些企業在海外媒體覆蓋指數及海外媒體觸達指數中大多有良好表現。
如美國消費者新聞與商業頻道網站刊文稱,華為宣佈新計算系統,用自產Ascend芯片推動人工智能,計劃最早明年推出新的Atlas 950強超節點集羣,並認為其雄心不可低估。報道同時表示:「英偉達的中國挑戰增加。」
美國《外交學者》雜誌網站報道稱,中國在培育充滿活力的人工智能生態系統——百度、騰訊、華為、商湯科技等核心企業均參與其中。報道還關注到,中國高校深度參與應用研發、申請專利,並與百度、阿里巴巴、騰訊、華為等科技巨頭合作,推動技術突破的商業化落地。
二、社交媒體傳播現狀
(一)以人文情懷及親切敍事方式,激發海外受眾情感共鳴
海媒關注指數及評論量是評估中國企業在海外社交媒體中觸達效果的重要指標。本監測周期內,中國手機企業,如vivo,在海媒關注指數中表現相對突出,凸顯其「以人文情懷打造親切敍事方式,激發海外受眾情感共鳴」的傳播策略取得一定成效。
在具體操作層面,vivo藉助發生在身邊的日常故事,拉近與受眾距離。通過「你我」式敍事,尋求與海外受眾的情感共鳴。如9月30日,vivo在其照片牆平臺賬號中發佈視頻網帖稱:「親愛的朋友們,你的故事讓過去的兩周充滿活力。這是一個小小的回顧——但這不是結束。再給你一周時間分享你的故事。」截至統計日,該視頻播放量達186.2萬次,收穫3.5萬次點贊。
(二)以數據「説話」打造企業硬實力形象
海外形象指數及海媒評價指數是與企業海外形象美譽度關係密切的重要指標。本監測周期內,比亞迪在上述指數中表現良好,凸顯其「以數據‘説話’打造企業硬實力形象」的傳播策略效果良好。
在具體操作層面,比亞迪借力第三方測試數據,圍繞「有利於我」的數據,及時、積極地策劃議題,以客觀事實為產品力背書,服務於「硬核科技」這一核心品牌形象的全球塑造。如9月22日,比亞迪在其臉書平臺賬號中發佈網帖:「496.22公里每小時!這一歷史時刻在德國汽車測試中心帕彭堡(ATP)誕生。仰望U9 Xtreme刷新世界紀錄,成為全球最快量產車。」截至統計日,該網帖獲得至少8228次點贊,682條評論及872次分享。
(三)覆蓋語種數量略有下降,部分梯隊間差距有所收窄
2025年9月,中國企業在海外社交媒體平臺網帖語種數量為73種,較上一監測周期(79種)略有下降。在排序相對靠前的企業中,科技企業依然優勢突出。此外,通訊、能源及金融企業表現亦較為搶眼。
具體而言,本監測周期,在該維度排序前十的企業中,華為與小米組成「第一梯隊」。該梯隊範圍雖較上一監測周期有所收窄,但領先優勢依然明顯。中國電信及騰訊組成的「第二梯隊」,其範圍同樣較上一監測周期有所收窄。保利集團、海思半導體、中石油、中國黃金、聯想及中國農業銀行組成「第三梯隊」,其與「第二梯隊」的差距較上一監測周期有所縮小。
三、研究説明
「中國百企海外傳播力月度分析報告」以中國企業在海外主流媒體及社交媒體中的傳播效果為主要評估方向,下設三個一級維度:海外傳播度、海外影響度以及海外美譽度。其中,海外傳播度設有兩個二級指標:媒體關注指數及海媒關注指數,幷包括海外媒體發稿量、海外媒體覆蓋國家量、海外媒體覆蓋語種數量、海外媒體家數、海外主流媒體發稿量、點贊量、評論量、分享量及社交媒體覆蓋語種數量等三級指標。
海外影響度設有兩個二級指標:媒體覆蓋指數及媒體觸達指數,幷包括海外媒體轉載(轉引)量、轉載媒體家數、轉載覆蓋國家數量佔境外國家比例、主流媒體觸達度、媒體觸達度等三級指標。
海外美譽度同樣設有兩個二級指標:海外形象指數及海媒評價指數,幷包括正面輿情發稿被轉載(轉引)量、正面輿情發稿被海外主流媒體轉載(轉引)量、海外媒體正面輿情發稿量、海外媒體正面輿情發稿量佔全部稿件量比例、正面發帖數量以及正面發帖佔所有發帖數量比例等三級指標。
本報告通過對各維度、指標數據進行加權、歸一,得出研究結論。需要説明的是,定量分析的指標選擇、模型搭建和參數設置,必然帶有一定主觀性,不同的指標選擇和參數設置,很可能帶來不同的定量結果。報告中使用定量分析的目的,是爲了更加準確地展示中國企業海外傳播關注度的具體情況,其分析結論並不具有「排名」結果,而是為外界提供更詳實的參考作用。
四、關於我們
參考智庫《中國百企海外傳播力月度分析報告》依託參考消息海外輿情大數據庫及信息監測系統,研究範圍涵蓋英文、俄文、法文、德文、西班牙文、葡萄牙文、日文、阿拉伯文等多個主要文種信源,覆蓋上千家境外媒體及多個主要海外社交媒體平臺,以海外關注度較高的100家中國企業(未含港澳臺地區)的輿情數據為基礎進行測算。報告將逐月評估各企業外媒關注熱度變化。
參考智庫成立於2020年5月,是新華社國家高端智庫成員單位,也是參考消息報社智庫平臺,擁有豐富的海外輿情資源和業內一流的海外輿情分析師隊伍。通過人工智能、大數據等先進技術賦能,定期推出企業國際傳播、海外輿情分析報告。2021年開始,參考智庫連續發佈《中國企業海外傳播力分析報告》,為中國企業國際傳播、打造企業軟實力「問診把脈」。
審覈 | 陳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