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熱門資訊> 正文

198億舊改重啟,「不死鳥」佳兆業迎來關鍵考驗

2025-10-29 20:13

轉自:貝殼財經

上月剛剛完成境外債重組的佳兆業,迅速迎來了證明自己的機會。《廣州市海珠區石溪村城中村改造項目實施方案》日前正式獲批,這個改造成本高達198.18億元的項目,再度確認佳兆業為實施主體,破除一直以來的「換主」傳聞。

舊改項目素以周期長、投入大、關係複雜著稱,對於剛從債務危機中緩過神來的佳兆業而言,擺在面前最現實的問題是,鉅額投入無疑是一大考驗。

保住「巨無霸」舊改項目實施主體資格

日前,廣州市海珠區政府宣佈《廣州市海珠區石溪村城中村改造項目實施方案(不含拆補方案)》已獲批覆。該項目改造成本約達198.18億元(含融資地塊預估土地使用權出讓金35.69億元),復建安置資金總額162.45億元,實施主體被要求按照有關復建安置資金要求籌集改造資金,並納入政府監管。

石溪村舊改是一個「巨無霸」城市更新項目。改造項目的實施主體是廣東佳紅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簡稱「廣東佳紅」),廣東佳紅分別由佳兆業持股55%、紅八方集團的旗下公司持股45%。

雖然廣東佳紅早在5年前的2020年就中標成為石溪村的改造合作企業,但是2021年底,佳兆業陷入流動性危機,受股東的流動性危機影響,項目的進程也卡在了實施方案審批這一關,項目改造進程緩慢。2023年,石溪村曾召開一次會議,內容包括項目進展、引進國企央企的工作情況以及直接清退廣東佳紅面臨的問題及風險。

從目前來看,佳兆業保住了這個「巨無霸」舊改項目,也破除了項目「換主」傳聞。該項目曾被視為佳兆業在大灣區的旗艦舊改項目之一。如今,隨着方案獲批,停滯的時針再次轉動。

石溪村舊改項目位於廣州市海珠區,地理位置十分優越,北側是居住區,南邊則是工業園區。改造項目涵蓋了居住、工業及交通等多個重要功能區域。

據石溪村城中村改造項目實施方案顯示,其改造範圍總用地面積為101.44公頃,規劃總計容建築面積284.45萬平方米。如實際改造成本超出198.18億元,實施主體需自行承擔超出部分的資金。對於佳兆業而言,這一項目的重啟既是機遇,更是挑戰。

「不死鳥」兩次渡劫,債務重組獲喘息

佳兆業在業內素有「不死鳥」之稱。其曾在2014年出現債務危機,隨后通過債務重組等措施轉危為安。而此輪債務危機始於2021年,當時佳兆業出現流動性困難,於2021年12月宣佈未能支付美元債利息,正式「爆雷」。直至2023年10月,佳兆業披露境外債重組計劃。今年,佳兆業終於迎來化債的轉折點。

2025年9月15日,佳兆業宣佈境外債務重組所有條件均已達成。佳兆業表示,重組方案生效后,將實現削債規模約86億美元,債務期限平均展期5年,公司在2027年底前無剛性還本壓力。此后又有好消息傳來,9月22日,香港高等法院撤銷對佳兆業的清盤呈請。

儘管境外債務重組取得突破性進展,然而企業徹底恢復仍需時間。佳兆業當前營收和利潤均面臨較大壓力。2025年中報顯示,今年上半年,佳兆業合約銷售下降43.7%至約20.03億元;營業收入約37.01億元,同比減少31.8%;虧損約為100.97億元,虧損同比增加12.3%。

對此,佳兆業指出,虧損擴大主要由於期內物業交付減少導致已確認收益下降,同時對部分物業項目計提的減值撥備顯著增加。

從財務數據來看,佳兆業面臨的資金壓力不容小覷。截至2025年6月30日,佳兆業的現金及銀行存款賬面價值約為21.7億元,較2024年末減少9.2%;總借款約為1337.39億元,其中約1192.52億元須按要求或於一年內償還。此外,其流動比率為0.7倍,現金短債比為0.01,資產負債率(剔除合同負債)為123.2%,較2024年末的117.2%增加約6個百分點。

融資困局亟待求解,合作開發能否破局

在此背景下,剛完成債務重組的佳兆業,為何能重新操盤這個「巨無霸」舊改項目?佳兆業在城市更新領域,有着26年深耕經驗,以「舊改之王」著稱。這一稱號既是對其過往成績的肯定,也暗示了其業務模式的特殊性,畢竟持續深耕舊改項目的企業並不多。

半年報顯示,截至2025年6月30日,佳兆業總土地儲備約2075萬平方米,其中約61%的土地儲備位於大灣區內。此外,其在粵港澳大灣區有過百個城市更新項目尚未納入土地儲備,佔地面積約3100萬平方米,佳兆業計劃將城市更新儲備轉化為優質可售資源。在佳兆業看來,大灣區的佈局與城市更新儲備,是其穿越周期、實現長期價值的「壓艙石」。

手握優質土儲也是資本市場看好佳兆業的原因之一。不過,舊改項目素以周期長、投入大、關係複雜著稱,擺在佳兆業面前最現實的問題是,近200億元的鉅額投入,對於剛剛完成債務重組的佳兆業而言,無疑是一大考驗。

對於融資,佳兆業在中報中表示,主動做好債務管理,拓展融資渠道,以及持續積極探索新合作模式等。

值得關注的是,佳兆業也在着手探索新的舊改合作模式,包括與其他開發商合作開發等,以減輕資金壓力。其中,8月24日,佳兆業宣佈牽手中信城開,雙方將組建聯合工作團隊,以「共同管理」模式建設深圳福田佳園項目。對此,佳兆業提到,合作有利於激活集團在粵港澳大灣區核心項目價值,釋放現有潛力。

業內人士認為,舊改業務對資金要求高,項目能否順利推進、資金能否有效平衡、產品能否獲得市場認可,都將是決定成敗的關鍵。

從目前來看,對於佳兆業而言,「舊改之王」的桂冠不是護身符,石溪村項目不僅是一個項目,更是檢驗公司能否真正重回正軌的試金石。這將決定這隻「不死鳥」能否真正「重生」。石溪村的舊改故事剛剛翻開新的一頁,佳兆業的「應考」之路也纔剛剛開始。

新京報貝殼財經記者 袁秀麗

校對 陳荻雁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