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熱門資訊> 正文

俄羅斯人狂囤黃金,過去四年購金量即將追平兩國官方儲備!

2025-10-29 23:45

一項研究顯示,過去四年間黃金已成為俄羅斯最受歡迎的儲蓄選擇之一,該國消費者的黃金購買量即將追平西班牙或奧地利的國家黃金儲備總量。

總部位於香港的量化研究初創企業Al Banyan Tree Research指出,2025年俄羅斯零售市場的金條、金幣及黃金首飾購買量預計將達62.2噸(約合200萬盎司)。該機構由具備俄羅斯大宗商品行業經驗的金融分析師與風險經理創立。

Al Banyan Tree估算,儘管近期國際金價突破每盎司4000美元歷史關口,導致今年購金熱度較2024年有所降温,但自2022年俄烏衝突爆發以來,俄羅斯民眾累計零售購金量預計將達282噸。

這一趨勢凸顯出,在傳統儲蓄渠道(如歐元、美元)受限后,俄羅斯民眾正尋求新的財富保值方式,而黃金已成為他們青睞的避險選擇之一。

俄羅斯人持續購買黃金

 

「俄羅斯民眾歷來偏愛投資房地產和外幣,但受制裁相關限制影響,外幣不再是便捷的儲蓄方式,2022年以來黃金需求持續上升。」莫斯科BCS全球市場分析師德米特里·卡扎科夫(Dmitry Kazakov)表示。

目前俄羅斯的銀行機構已基本停止提供歐元和美元存款業務,且這些貨幣的跨境交易難度日益加大。卡扎科夫指出,部分俄羅斯民眾可能會將囤積的黃金轉移至海外以實現資本轉移,但具體規模無法估算。

作為全球第二大黃金生產國,俄羅斯每年黃金開採量超300噸。然而自2022年起,俄羅斯黃金被禁止進入西方市場,制定全球黃金交易標準的倫敦金銀市場協會(LBMA)也不再接納俄羅斯黃金。

為應對這一局面,俄羅斯取消了零售黃金購買的增值税,既提振國內需求,也為受制裁的金礦企業開闢出口替代渠道。

若國內需求未能有效增長,俄羅斯金礦企業將面臨更大困境。俄羅斯央行曾是全球最大的官方黃金買家,2020年暫停購金后,即便2022年釋放重啟信號,其黃金儲備多年來仍穩定在約7500萬盎司(約2331噸),幾乎未發生變化。

Al Banyan Tree估算,俄羅斯金融機構的購金行為也為國內市場提供支撐——2025年8月,這些機構持有的黃金規模達57.6噸。該機構通過計量經濟模型與人工智能驅動分析,解讀複雜的大宗商品市場數據。

2025年10月,俄羅斯在聖彼得堡交易所啟動實物黃金交易,試圖替代LBMA定價基準,但目前僅成交少量金條。Al Banyan Tree同時指出,俄羅斯黃金出口規模已出現下滑。

儘管採礦業蓬勃發展,俄羅斯黃金海外銷售卻持續下降

 

國內需求的轉變意味着,即便制裁緩解,黃金交易格局與民眾儲蓄習慣也可能難以完全恢復至此前狀態。「我們認為,即便制裁解除,民眾也未必會大量拋售黃金,因為對美元和歐元的不信任感將持續存在。」卡扎科夫表示。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