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資訊> 正文
2025-10-29 18:36
(來源:不良資產行業觀研)
當國內地產老朋友深陷債務漩渦,甚至連萬科都不能倖免,潘石屹夫婦卻悄悄在美國重新做起開發商的老本行。所不同的是,這次是張欣走到前臺,採取的是「強現金流」的發展模式。
潘石屹與張欣,這對曾經以SOHO中國名震內地地產界的夫妻,如今在大洋彼岸悄然完成了財富與角色的轉身。
十年前,他們在北京、上海的地標寫字樓中留下了「SOHO式」的印記;十年后,他們以家族辦公室為核心平臺,在紐約、波士頓重新拾起老本行——開發地產。
只不過這一次,他們不再代表一家上市公司,而是代表一個跨境家族資本集團,一個資產規模已超過50億美元(362億人民幣)的「隱形地產帝國」。
過去兩年,張欣夫婦的家族辦公室 Seven Valleys(中文意為「七谷」)頻頻出現在紐約房地產交易的核心地帶。
最新消息,根據媒體報道,Seven Valleys 近期通過旗下實體 Closer Properties,在紐約上東區購入五塊相鄰地塊,總價約6250萬美元,並計劃收購第六塊地,以實現整合開發,預計總投資額接近7600萬美元。
這是潘石屹夫婦在美國首次以「自有開發商」身份推進的全新項目,標誌着他們從單純的資產持有人,轉型為主動開發的地產操盤者。
此前頻繁拋售國內資產
最近幾年SOHO中國的基調只有「賣賣賣」三個字。
起初,潘石屹拋售了SOHO中國的邊緣資產。2014年,僅用了三個月時間,SOHO中國就為上海SOHO靜安廣場和SOHO海倫廣場這兩個項目找到了買家,最終這兩個處在上海非核心地段的SOHO寫字樓,以52.32億的價格出售給了金融街控股。
當時潘石屹説,持有經營京滬兩地優質地段的辦公物業仍然是SOHO中國的長期發展策略,不會改變。言外之意是,賣一賣邊緣業務,不足為奇。
然而,此后七年間,SOHO中國卻上演了一出接連不斷變賣資產的大戲。
2014年9月,潘石屹將上海凌空SOHO 10萬平米物業以30.5億的價格出售給攜程網。
2016年,潘石屹又將上海SOHO世紀廣場賣給國華人壽保險,總價32.2億元。2017年虹口SOHO、凌空SOHO分別以35.7億、49.44億賣給了新加坡公司吉寶置業和香港知名私募基金公司基匯資本。
據不完全統計,從2014年開始,潘石屹陸續通過出售資產套現超過300億元。
表:SOHO中國出售項目情況
如果説一開始潘石屹變賣的只是非核心資產,那麼兩年前,當潘石屹動起他曾經最引以為傲的「八大金剛」的主意時,一切就似乎變味了。
所謂的「八大金剛」,就是SOHO中國最核心的八個寫字樓項目——北京的望京SOHO、光華路SOHO2期、前門大街、麗澤SOHO,以及上海的外灘SOHO、SOHO復興廣場、古北SOHO和SOHO天山廣場項目。
這意味着什麼呢?意味着一旦出售成功,潘石屹就等於把SOHO中國在中國境內的資產全部清倉。
最初,潘石屹甚至設想過,把「八大金剛」捆綁在一起賣,而與總部位於紐約的投資管理公司黑石集團接觸后,對方想採用私有化的模式進行收購,也為這個有些大膽的設想提供了可能性。
而黑石集團提出的私有化方案,可以大大降低收購成本,雖然會讓潘石屹少賺不少錢,但至少,可以完成交易。當時媒體透露出黑石擬報價40億美元做私有化談判。
然而受疫情影響,黑石打了退堂鼓,隨后又傳出高瓴資本接盤,后來也不了了之。意味着潘石屹最終清空國內項目套現的如意算盤落空。
轉投海外市場
一面是在國內賣賣賣,一面是在海外買買買。
只是論花錢,老潘的眼光着實與衆不同了。2014年之后,他就不再選擇購置任何國內新項目。甚至,在陸續出清國內資產之前,潘石屹已經在國外開始了「買買買」。
和李嘉誠出售中國內地資產、買斷英國一半土地不同,潘石屹的選擇是在美國購入大筆資產。2011年,潘石屹便以7億美元,買下紐約曼哈頓廣場旁的港務局長途巴士站辦公大樓。
2012年,他又花了6億美元,收購了曼哈頓公園大道廣場49%股權。
2013年,潘石屹的現任妻子,也就是SOHO中國CEO張欣又聯手巴西Safra家族,以14億美元收購美國通用汽車大廈40%股權。此外,潘石屹長子還在英國成立了一家房地產公司,拿下當地多個地產項目。
一連串的海外收購后,有媒體提出了質疑。老潘迴應道,「在海外投資的錢來自家族信託,跟SOHO中國的公司行為無關。」但從股權結構來看,潘石屹夫婦持有SOHO中國63.93%的股權,其妻張欣為美國國籍。而自2015年起,潘石屹持有的SOHO中國股權,便全都轉至張欣名下。
2019年末,就在SOHO中國打算出售「八大金剛」期間,潘石屹再次靜悄悄地開始了一系列海外資本動作。天眼查數據顯示,從2019年12月18日至2020年1月14日,僅28天時間里潘石屹先后註冊了7家公司,股東均為境外公司。新註冊的7家公司經營範圍中,除了天津潤石的經營範圍涉及境外投資和科技開發,其余6家的經營範圍則基本一致,均為企業管理、經濟貿易諮詢、機動車公共停車場服務、出租辦公用房等。
對於密集註冊7家公司的真正用意,SOHO中國並未公開對外迴應。但在資產出售的關鍵節點,也不免讓業內人士猜測其真實意圖。
當地產老炮因投資事業開始往返於國內外多地,他曾經塑造的公益形象,也隨之發生了改變。
與其他地產大佬的低調形象不同,潘石屹熱衷於在微博上「開麥」,併成功把自己打造成了微博頭部大V,雖然他不是來自娛樂圈,卻有着超過2000萬微博粉絲。
那些年,潘石屹也沒少「不務正業」,有時幫甘肅天水農村老家賣蘋果,有時熱衷於發自己的攝影作品,有時候還會展示一番木匠手藝。也被網友戲稱為「潘木匠」、「潘蘋果」。不過,這也引起了有心網友的關注,並由此發現了一些端倪。比如此前國內疫情最嚴重時,潘石屹的公司及家族基金沒有捐出一分錢,僅僅在網上發了一條微博聲援武漢疫情,最后被網民們聲討。
事實上,潘石屹夫婦最大的一筆公益投入,還是把錢投入哈佛、耶魯等海外名校搞合作,捐款1億美元設立助學金。2014年時,潘石屹夫婦就向哈佛大學捐出了1500萬美元,而后成立基金會再次捐助1億美元給哈佛大學,同年,他們還向耶魯大學捐贈了1500萬美元。
捐款之時,張欣是這麼解釋的,「讓中國的貧困學生到世界一流大學去讀本科。」但人們很快發現,捐款沒多久后,潘石屹的兩個兒子先后入讀耶魯和哈佛。曹德旺曾意味深長地評價這筆慈善:「存在的都是有道理的,潘石屹跟他的太太,都是鬼精鬼精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