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資訊> 正文
2025-10-29 19:03
(來源:你好張江)
金秋十月,丹桂飄香,又是一年重陽節。登高遠眺、敬老愛親,不僅是傳統文化的延續,更是全社會對「銀齡健康」的關切。隨着中國正式邁入深度老齡化社會,如何讓老年人「活得更長、活得更好」,成為醫療科技創新的重要命題。
在這條通往「健康長壽」的道路上,張江憑藉生物醫藥、人工智能、大數據的綜合創新能力,正在為老年健康構築起一道道科技防線。從一管血、一個試劑盒的早期篩查,到微創介入手術的精準治療,再到AI助力的智慧養老,張江的創新故事,正讓「防大於治」成為現實。
PART 01
一管血的力量:讓疾病止步於「萌芽」
「只需一管血,就能早期發現癌變。」
消化系統癌症檢測試劑盒GutFocus檢測流程圖
(圖片來源:鵾遠生物)
這句聽起來像未來醫學的宣言,如今在張江已經成為現實。在張江的鵾遠生物實驗室中,研究人員正通過液體活檢技術探索癌症早篩的新可能。不同於傳統的組織活檢,液體活檢只需抽取少量血液,就能檢測出體內循環腫瘤 DNA(ctDNA)的異常變化。鵾遠生物自主研發的常艾克結直腸癌早篩產品,已在國內投入應用,幫助無症狀人羣發現早期癌變,避免了大手術的風險。
「防大於治」的意義,在老年人羣中尤為突出。相比確診后的高昂治療成本,早篩早診不僅能提升治癒率,更能讓生活質量得到根本改善。
除鵾遠生物外,張江還聚集了安圖生物、仁度生物、復星診斷等一批體外診斷(IVD)龍頭企業。從試劑盒到自動化檢測設備,再到AI輔助分析平臺,形成了從「樣本採集—檢測分析—結果解讀」的全鏈條生態。越來越多的老年人正在享受「精準篩查」的紅利,讓健康問題在無感中被提前化解。
PART 02
微創革命:讓手術更「輕」,康復更「快」
對於老年患者而言,手術創傷與恢復周期往往決定着「能否重回生活」。而在張江,微創醫療正用創新技術為老年患者重塑「輕負擔」的手術體驗。在心血管領域,微創醫療研發的Firehawk冠脈支架、左心耳封堵器等產品,已在全球範圍內造福上百萬名患者。這些器械能夠在微小的血管路徑中完成精準介入,無需開胸手術,大幅減少術中風險與術后併發症。
(左)Firehawk Liberty™ 冠脈雷帕黴素靶向洗脱支架系統,(右)AnchorMan®/錨王™左心耳封堵器系統
(圖片來源:微創醫療)
「過去需要開胸的高危手術,現在很多隻需幾毫米切口。」
這是醫生最直觀的感受,也是患者生命質量的巨大轉變。張江的介入器械創新集羣正持續壯大:心脈醫療、微創電生理等企業在多個領域齊頭並進,形成了覆蓋老年高發病種的全譜系產品線。
同時,AI手術機器人、手術導航系統的日漸成熟完善,讓手術更加精準、安全。智慧化的康復系統還能實時採集術后數據,為醫生提供個體化康復方案,讓「科技康復」成為手術后的第二道保障。
PART 03
AI 與雲端的守護:開啟智慧養老新模式
當醫療不再侷限於醫院,健康管理的邊界也被重新定義。
聯影醫療uOmnispace智慧科研平臺
(圖片來源:聯影醫療)
張江在人工智能、大數據、雲計算等領域的先發優勢,正推動「智慧養老」從概念走向現實。在聯影醫療的影像AI系統中,醫生只需數秒就能獲得智能分析結果,大幅提升老年疾病的診斷效率。道生醫療、森億智能等企業則利用AI算法,為醫療機構提供數字化輔助診斷能力,讓「優質醫療資源」觸手可及。
居家場景中,基於物聯網與AI技術的智慧設備正悄然融入生活。智能手環、健康牀墊可實時監測血壓、心率、睡眠狀況;異常數據通過雲端傳輸至健康管理中心,醫生與家屬可即時響應。
獨居老人使用這類科技產品,獲得的不僅是便利,更是「安心」陪伴。浦東新區已在張江啟動「醫療大數據創新實驗室」建設,依託現有數據基礎設施,結合區塊鏈、隱私計算等新技術,構建公共數據全流程可信處理能力,實現「原始數據不出域,可用不可見」,為數據安全應用提供保障。未來,老年人通過語音助手就能完成預約問診、線上複診和遠程康復,真正實現「在家享受醫院級照護」。
PART 04
科技讓「長壽」更有質量
重陽登高,不僅是對歲月的回望,更是對未來健康的期盼。
在張江,科技的温度正融入銀發生活的每一個細節:從精準篩查到微創手術,從 AI 診療到智慧養老,創新科技正在讓「長壽」不止於時間的延長,更關乎生活的質量與尊嚴。
張江的故事,也是中國醫藥創新的縮影——以科技為筆,為億萬銀齡人描繪出一個更健康、更從容的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