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資訊> 正文
2025-10-29 18:26
本文來源:時代商業研究院 作者:孫華秋

來源|時代商業研究院
作者|孫華秋
10月23日,高精度衞星導航定位龍頭華測導航(300627.SZ)披露了2025年三季報。
財報顯示,2025年前三季度,華測導航的營收為26.18億元,同比增長15.47%,歸母淨利潤為4.93億元,同比增長26.41%。不過,該公司第三季度實現營業收入7.85億元,僅同比增長0.19%,較2024年同期大幅放緩;歸母淨利潤為1.66億元,同比增長20.00%。
值得一提的是,近年來,華測導航進入自動駕駛賽道,並打入比亞迪、小米等新能源車企的供應鏈。
10月23—24日,就營收增長、淨利率等問題,時代商業研究院向華測導航發函並致電詢問。但截至發稿,對方仍未回覆相關問題。
第三季度營收同比增速放緩至0.19%
在全球衛星導航系統實現「米級定位」的基礎上,高精度定位可通過多星座和多頻接收機部署,結合RTK、PPP、SBAS、CORS等技術或組合,成功將定位精度提升至分米級、釐米級乃至毫米級,不僅滿足測繪、精準農業、數字施工等成熟產業需求,更成為自動駕駛、智慧城市、無人智能等新興領域的核心基礎設施支撐。
作為國內高精度衞星導航定位產業的頭部企業,華測導航自2003年成立以來,始終圍繞核心技術構建競爭壁壘。目前其已形成高精度定位芯片技術平臺、全球星地一體增強服務平臺兩大核心護城河,並具備高精度GNSS算法、三維點雲與航測、GNSS信號處理與芯片化、自動駕駛感知與決策控制等完整算法技術能力。
從業績軌跡來看,華測導航上市后呈持續增長態勢:營收從2017年的6.78億元增長至2024年的32.51億元,7年間營收規模增長超4倍;同期歸母淨利潤從1.29億元增長至5.83億元,盈利水平同步大幅提升。
2025年前三季度,華測導航業績延續增長勢頭,營收為26.18億元,同比增長15.47%;歸母淨利潤為4.93億元,同比增幅達26.41%,盈利增速顯著跑贏營收;毛利率攀升至60.41%,盈利能力進一步提升。
具體來看,華測導航前三季度業績穩增的核心,源於「全球化、打爆品」戰略的深度落地。一方面,華測導航業務端聚焦於高增長領域,機器人與自動駕駛、地理空間信息等板塊快速突破,成為營收增長的重要引擎;另一方面,華測導航海外市場拓展成效顯著,公司集中資源推進全球化佈局,海外營收持續高速增長,為未來打開更大增長空間。此外,華測導航研發投入的持續加大進一步鞏固技術壁壘,提升產品競爭力,助力各行業市場的業務滲透。
不過,今年第三季度,華測導航單季營收同比增速僅為0.19%,較2024年同期26.90%的增速大幅下滑26.71個百分點,環比增速則為-24.84%;儘管歸母淨利潤仍實現20.00%的同比增長,但較2024年同期也下降9.42個百分點,環比增速為-9.57%。單季營收增速的顯著放緩,引發投資者對業績高增長持續性的擔憂。
對此,華測導航在10月24日的三季度業績説明會上解釋稱,2025年第三季度收入增速放緩主要受位移監測業務影響,其他業務均保持良好發展態勢並實現可觀增長。而位移監測業務主要受項目落地節奏、公司業務模式優化、對合同質量的要求進一步提升等多種因素影響,短期營收釋放承壓。公司預計第四季度位移監測業務仍存在不確定性,其他業務發展勢頭良好,整體可一定程度平滑位移監測業務的波動,爭取實現全年業績增長,達成經營目標。
自動駕駛業務打入比亞迪、小米供應鏈
華測導航深耕北斗高精度核心技術,以「傳統測繪」為起點,成功向智慧農業、自動駕駛等高增長領域延伸,構建起資源與公共事業、建築與基建、地理空間信息、機器人與自動駕駛四大核心業務板塊,成為國內高精度衞星導航定位產業的領軍者。
在資源與公共事業板塊,華測導航在農業端推出農機自動導航控制系統、插秧機自動駕駛系統、農具導航系統、衞星平地系統、智能出水樁、收穫機自動對行系統、農機生產信息化管理平臺、土地整平解決方案、智能噴霧控制解決方案等產品,實現機械集成、遠程交互與精準管理,助力提升作業效率、降低成本並提高產量。在公共事業端,其形變監測系統可針對不同行業應用,全天時、全天候獲取三維感知數據,產品廣泛應用於地質災害、礦山安全、水利水電監測、交通邊坡監測、應急監測和建築形變監測等。
在建築與基建板塊,華測導航聚焦施工數字化,陸續研發了推土機自動控制系統、推土機引導系統、平地機自動控制系統、挖機引導系統、路面施工信息化管理系統、智能壓實系統等一系列解決方案,大幅提高施工效率和施工質量。近年來,其數字施工產品積極走向國際市場,憑藉本地化適配,推土機、平地機、挖掘機等引導與控制系統產品在全球40多個國家持續推廣,並在歐洲、亞太等機械控制發達市場實現批量應用,成為海外營收增長的重要支撐。
在地理空間信息板塊,基於高精度GNSS+INS+飛行控制技術,華測導航開發了旋翼機與固定翼無人機載體平臺,以及配套的航線規劃軟件、無人機管理平臺軟件等。通過智能測量感知設備與無人機載體平臺的組合,其構建了完整的產品方案,深度服務於智慧城市、巡視巡檢、應急監測、國土調查、交通資產管理等領域。此外,華測導航還開發了以無人船為載體,搭載測深儀、ADCP、多波束、激光掃描儀等多種傳感器設備的水上水下一體化綜合解決方案,多款產品已成為水下地形測繪、水文測驗、航道清淤、應急搜救等行業領域的市場首選,推動水域探測走向無人化。
尤為關鍵的是機器人與自動駕駛板塊,華測導航憑藉組合導航算法優勢,研發高精度定位終端,可為自動駕駛乘用車、無人礦卡、物流機器人、清掃機器人等提供模組、板卡、天線等產品,滿足自動駕駛、車輛智能監控管理、智能物流等多場景的高精度定位需求。
其中,在非乘用車領域,華測導航已在低速機器人、礦車、港口、物流自動駕駛等領域與易控、三一、九識、京東、華為等企業達成合作關係;在乘用車領域,華測導航亦實現重要突破,已成為比亞迪、長城、吉利等車企的自動駕駛位置單元定點供應商,相關產品亦在小米SU7等車型實現量產交付。此外,華測導航還積極佈局車規級芯片、全球星地一體增強服務平臺,持續投入優化核心算法,為客户提供更有競爭力的產品與解決方案。
對於機器人與自動駕駛業務進展,華測導航在10月24日的三季度業績説明會上表示,在乘用車領域,2025年前三季度產品出貨量延續快速增長態勢,預計全年將保持快速發展,但相關產品單價相對較低,短期內對公司整體收入的貢獻仍有限;公司已完成車規產線建設及車規認證等投入,后續將持續進行算法優化、推進客户項目落地。
核心觀點:聚焦新興領域市場拓展成效
華測導航深耕北斗高精度技術,先在地形測繪、精準農業領域實現關鍵突破,后向機器人與自動駕駛賽道延伸,已成為國內北斗產業的核心力量。
若華測導航能在機器人與自動駕駛量產落地、全球化市場滲透上持續發力,有望打開明確的增長新空間。建議投資者重點關注華測導航三大維度:一是位移監測業務改善進展,看其能否逐步平滑短期波動,恢復穩定的收益;二是機器人與自動駕駛業務合作落地節奏,重點跟蹤新車企定點簽約及現有客户的車型量產交付情況;三是海外產品推廣進度,尤其是歐洲、亞太核心市場數字施工與自動駕駛相關產品的滲透成效。
(全文2811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