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資訊> 正文
2025-10-29 18:09
在有着「AI教父」稱號的英偉達CEO黃仁勛在華盛頓的這場GTC大會演講中,接連披露一系列重磅「AI科技炸彈」,其中包括AI原生6G網絡平臺、基於英偉達自動駕駛平臺的Robotaxi車隊、性能較Blackwell大幅提升的下一代AI GPU架構——Rubin、連接量子計算與GPU系統的NVQLink,與CrowdStrike、Palantir以及禮來基於英偉達AI平臺的深度合作...等等。在這一系列最新的前沿科技動態公佈之后,英偉達股價在美東時間周二交易時間段一度大漲超6%,最終收漲4.98%至201美元,總市值來到4.9萬億美元。
華盛頓GTC大會上,尤其是當黃仁勛釋放出「Blackwell與下一代Rubin架構將共同推動英偉達未來五個季度數據中心業務營收將超過5000億美元」的這一無比重磅業績信號之后,英偉達整體市值距離5萬億美元這一創紀錄的史詩級超級關口僅一步之遙,繼此前7月份突破4萬億美元大關之后,不久后英偉達將成為全球首個市值突破並站穩5萬億美元的公司。

華爾街金融巨頭高盛的最新研報指出,5000億美元的規模顯著高於華爾街預期。該行分析團隊指出,這一目標比市場通過Visible Alpha Consensus Data反映的4470億美元共識高出12%,同時也比高盛預測的4530億美元高出10%。
毫無疑問,全球投資者們時隔多個月之后,再度感受到AI狂熱投資資金的「AI信仰」所帶來的巨大震撼,帶動半導體以及AI應用軟件板塊股價大舉上攻。上一次感受到如此規模的AI震撼力度乃在英偉達當時於7月份總市值突破4萬億美元大關——成為全球首家市值突破4萬億美元的上市公司。
「AI教父」黃仁勛堅信所謂的「AI紀元」已經全面到來,而英偉達正在從「一家芯片設計公司」徹底升級成為「AI紀元的最強技術底座」——即包含與AI有關的全棧基礎設施與完整產業操作系統。英偉達將這種「AI技術底座」定義為從底層硅產品到AI級機架算力集羣再到AI工廠與全行業生態的全棧技術平臺。
隨着黃仁勛公佈一系列將推動全球AI加速滲透的重磅消息,市場可能暫時將所謂的「AI泡沫論調」置之腦后,在GTC大會上,黃仁勛更是罕見正面迴應市場對「AI泡沫」的質疑情緒,稱AI已進入「客户願意為大模型支付真實現金」的拐點,昂貴AI算力基礎設施的商業回報已出現,從而形成「正向循環」。
在Cantor Fitzgerald、匯豐、高盛以及摩根士丹利等華爾街頂級機構看來英偉達仍然將是萬億美元級別AI支出巨浪的最核心受益者。在這些機構看來,英偉達股價的屢創歷史新高之勢遠未終結,華爾街分析師們近日對於英偉達的12個月內目標股價可謂不斷上調,預計即將突破5萬億美元市值這一超級里程碑。更加重磅的是,匯豐將該機構對於英偉達的目標股價從200美元大舉上調至320美元,為華爾街最高水平,並且越來越多機構開始看向300美元這一里程碑式的目標點位。
Truist Advisory Services首席投資官兼首席市場策略師Keith Lerner在華盛頓GTC大會之后表示:「幾年前,5萬億美元市值是不可想象的,尤其是這麼快就達到這一驚人規模。市場顯然非常看好人工智能將帶來史無前例改變並革新商業模式。」
英偉達誓要成為人工智能的「最強底座」
整體來看,黃仁勛此次在華盛頓GTC大會所拋出的「AI GPU架構產品路線+AI軟硬件生態合作+最新營收能見度」三件套,明確傳遞兩大重磅信號:人類社會已經步入「AI紀元」,市場正在質疑的科技股「AI泡沫」是一種對於全球AI產業鏈缺乏認知的非理性觀點;以及英偉達正在從「芯片公司」加速轉型成為「AI的最強底座」。
首先是AI算力風向標——即適配於大規模數據中心的英偉達AI GPU架構向高性能與低能耗方向演變,根據黃仁勛透露的最新技術路線圖,當前風靡全球數據中心的Blackwell架構下一代將是Rubin架構,再往后則將是Rubin Ultra。
對於Blackwell架構AI GPU而言,黃仁勛表示美國本土的臺積電Blackwell產能已經上線,並且他預計將出貨2000萬塊Blackwell架構AI GPU。相比之下,英偉達的上一代產品Hopper架構AI芯片在整個生命周期內僅出貨了400萬塊,黃仁勛表示,過去四個季度英偉達已經出貨600萬塊Blackwell架構AI GPU。
最令華爾街分析師們感到興奮的消息無疑在於:黃仁勛給出的「2025—2026年累計5000億美元數據中心業務營收可見度——即來自 Blackwell 與下一代Rubin架構AI GPU系列產品「未來五個季度累計」的數據中心業務營收。
從營收數據的角度來理解,Blackwell與Rubin的五個季度預期營收突破5000億美元左右,並且值得注意的是,僅僅包含Blackwell與Rubin,全然不包括其他的NVIDIA高性能網絡、汽車芯片以及HPC等等重要細分業務營收,並且不包含任何程度的中國市場預期。華爾街的賣方與買方投資機構們,可能已經開始把最新的這一驚人預期納入他們的投資模型。

黃仁勛在英偉達GTC大會上首次展示了基於Rubin架構的超級GPU算力實物,這是一臺完全無纜、百分百液冷的革命性超級AI計算機,採用第三代NVLink 72機架級超算,單機架算力是初代DGX-1性能的100倍,將成為未來GW級AI數據中心的最核心基礎設施。性能披露方面,Vera Rubin NVL144機架級AI平臺的FP4推理性能達到3.6 Exaflops,FP8訓練能力為1.2 Exaflops,較Blackwell GB300 NVL72大幅提升3.3倍。
更加先進的Rubin Ultra架構方面,(預計2027年下半年推出):NVL576規模、四小片(reticle尺寸)組合GPU、FP4性能最高可達100 Petaflops、HBM4e 1TB;整AI機櫃級FP4推理達15 ExaFLOPS /FP8訓練5 ExaFLOPS,相對Blackwell GB300 NVL72至少提升14倍。
最新的數據中心互聯與系統級架構方面,黃仁勛表示,英偉達大舉推進NVLink / Spectrum-X / Quantum 三網並行(即ETH + IB),即將於2026年推出的AI工廠操作系統處理器BlueField-4(2026)則聚焦於800Gb/s吞吐量數據面,並且能夠與Grace CPU/ConnectX-9協同,堪稱AI工廠操作系統的加速DPU,為千兆級AI基礎設施提供突破性加速,支撐多租户網絡、數據管道與數據傳輸安全。
英偉達AI+6G網絡方面,英偉達宣佈對諾基亞高達10億美元的股權投資(認購價6.01美元),雙方將共同打造 AI-RAN產品線以及AI原生6G網絡;英偉達最新發布Aerial RAN Computer(ARC/ARC Pro)計算平臺,力爭把「AI on RAN」做成通信基建的新算力層,英偉達計劃在6G之上構建一個新的雲計算平臺,無疑展現出超高速 AI 的巨大潛力,未來將能夠為自動駕駛等技術提供重大驅動力。
最新的AI應用與生態合作方面,黃仁勛表示,英偉達將與優步(Uber)、Stellantis、Lucid、奔馳等合作,基於英偉達自動駕駛平臺DRIVE Hyperion 10 推進 L4 Robotaxi(Uber規劃自2027年起至10萬規模Robotaxi);英偉達將與「AI+數據分析」領軍者Palantir合作,將CUDA-X + Nemotron/NeMo + cuOpt 嵌入AIP/Ontology,美國零售商Lowe’s則將成為首批採用Palantir和英偉達整合AI技術堆棧的企業之一,正在創建其全球供應鏈網絡的數字副本,以實現動態和持續的AI優化。
黃仁勛還宣佈英偉達將與禮來(Eli Lilly)共建大於1000個Blackwell Ultra架構AI GPU的藥物研發超算工廠,面向AI發現—實驗—臨牀的端到端流水線;還將與CrowdStrike深度合作, 將Morpheus+NIM引入Falcon XDR,面向秒級攻防的生成式安全AI代理與PB級日誌推理。
AI算力風暴繼續席捲全球! 下一站,英偉達揚帆起航衝7萬億美元?
匯豐在近期將該機構對於英偉達的目標股價從200美元大舉上調至320美元,為華爾街最高水平,並且越來越多投資機構開始看向300美元這一里程碑式的目標點位。300美元的12個月內目標價,意味着英偉達市值將突破7萬億美元超級大關。
全球持續井噴式擴張的AI算力需求,加之美國政府主導的AI基礎設施投資項目愈發龐大,並且科技巨頭們不斷斥巨資投入建設大型數據中心,很大程度上意味着對於長期鍾情於英偉達以及AI算力產業鏈的投資者們來説,席捲全球的「AI信仰」對算力領軍者們的股價「超級催化」遠未完結,他們押注英偉達、臺積電與博通所主導的AI算力產業鏈公司的股價將繼續演繹「牛市曲線」。

近期全球DRAM和NAND系列的高性能存儲產品價格大漲,加之全球估值最高的AI初創公司OpenAI已經達成了超過1萬億美元的AI算力基礎設施交易,以及「芯片代工之王」臺積電公佈無比強勁的超預期業績並上調2025年營收增長預期至30%中段,可謂共同大幅強化了AI GPU、ASIC以及HBM、數據中心SSD存儲系統、液冷系統、核心電力設備等AI算力基礎設施板塊的「長期牛市敍事邏輯」。
生成式AI應用與AI智能體所主導的推理端帶來的AI算力需求堪稱「星辰大海」,有望推動人工智能算力基礎設施市場持續呈現出指數級別增長,「AI推理系統」也是黃仁勛認為英偉達未來營收的最大規模來源。
在華爾街金融巨鱷高盛、摩根士丹利、花旗、Loop Capital以及Wedbush看來,以AI算力硬件為核心的全球人工智能基礎設施投資浪潮遠遠未完結,現在僅僅處於開端,在前所未有的「AI算力需求風暴」推動之下,這一輪AI投資浪潮規模有望高達2萬億至3萬億美元。
隨着股市財報季開幕,臺積電、阿斯麥以及安費諾、SK海力士等AI算力產業鏈領軍者們的亮眼業績無疑大幅強化全球股票市場的「AI長期牛市」敍事邏輯以及科技股信徒們的「AI投資信仰」,這也意味着英偉達、臺積電、博通以及美光科技所主導的全球AI算力產業鏈的這輪「超級牛市行情」遠未停歇。
來自Cantor Fitzgerald的分析師團隊表示,生成式AI應用軟件的快速且極度廣泛落地證明這輪AI大浪潮並非任何意義上的泡沫。「在過去12個月里,全球大型推薦系統已採納了生成式AI。比如搜索遷移到生成式AI。社交媒體遷移到生成式AI。」「用户自主生成創新內容、基於AI的廣告推薦引擎,一切都從傳統機器學習轉向了生成式AI。僅從傳統計算向生成式AI的大規模遷移,英偉達就看到了高達2萬億美元的資本支出。我們絕對不處在泡沫之中,相反市場開始認識到‘高質量’AI如何能帶來顯著為正向的投資回報率。」Cantor Fitzgerald在看漲英偉達股價至300美元的研報中寫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