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熱門資訊> 正文

三星們只想伺候OpenAI,看不上裝機黨的碎銀子

2025-10-29 17:41

一條普通的DDR4內存,居然也成爲了年度理財產品。

進入到10月之后,內存價格如火箭一般起飛,不少華強北的商家都在懊惱年初沒有囤貨。

目前,DDR4產品價格「高位橫盤」,存在價格波動,但仍未出現明顯的降價信號。

經源Byte觀察發現,不僅是內存,整個裝機市場的價格都在上漲,就連長期被外界唱衰的機械硬盤,都出現20%的價格上漲。

與以往周期性的行情不同,這一波的上漲源於AI算力需求的暴漲,在全球算力軍備競賽的驅動之下,讓三星、海力士、鎂光等內存巨頭做出了ALL IN科技巨頭的舉動,從而打破了消費級市場的供需平衡。

這一波行情,內存巨頭賺翻了,華強北的經銷商通過囤貨等方式也跟着喝湯,最終受傷的只有裝機黨,只能默默承受這一切。

早有端倪

內存已經漲了不是一天兩天了。

今年2月開始,就陸續有市場消息稱,美光、三星和SK海力士可能在今年年底前停止生產DDR4內存,還有消息稱,三星將DDR4最后訂購日期定在6月。

隨后,內存價格進入飛漲狀態。

據TrendForce集邦諮詢數據,4月初,DDR4 16G 3200現貨均價為3.97美元。從價格變化曲線看,5月底,該產品價格開始超過6美元,6月12日起,價格曲線開始「沖天」。

事情發展的軌跡,也如期按照市場傳言進行。今年4月,三星率先宣佈將開始逐步停止生產DDR4內存顆粒,從而專注於生產更高端、利潤更高的DDR5、LPDDR5和HBM內存。兩個月之后的6月,美光高管確認DDR4/LPDDR4X的停產計劃。美光高管稱,公司已向客户發出通知,DDR4產品將進入停產階段。

這直接助推了三季度價格暴走,TrendForce研究機構調查顯示,2025年第三季度,DRAM價格較去年同期大幅上漲171.8%,漲幅已經超過了黃金,同期的黃金漲幅在110%左右。

如此行情,震撼了整個行業。

威剛科技(ADATA)董事長陳立表示,如此行情,在他三十年職業生涯中前所未見。

甚至,早年被華強北內存代理商裁掉的員工,都陸續被老東家「召回」。

「我也沒想到劇情會這樣,中年失業還會返聘。」有迴流員工對源Byte坦言,在家待業大半年之后,在琢磨轉行之際,又被老東家召回。

儘管DDR4已經進入產品生命周期的后半程,但在工業、消費等利基型市場中,由於對存儲性能要求不高,且小容量DDR4及LPDDR1-LPDDR4x等產品的穩定性和兼容性優勢明顯,使其仍有較大的空間余量。

東芯股份在其最新的年報中表示,隨着物聯網終端設備量級突破百億規模,疊加傳統設備存儲升級需求,利基型DRAM市場展現出區別於標準存儲市場的強抗周期屬性,預計未來五年將維持5%-7%的複合增長率。

都是AI惹的禍

AI軍備競賽的加碼,在根本上改變了存儲行業的供需關係。

在國內,阿里未來三年投入超3800億元建設雲和AI硬件基礎設施;騰訊2025年計劃加大AI投入,相關投入預估接近千億元。

海外更為瘋狂,僅是一個「星際之門」項目,攪動整個科技行業的神經。

1月22日,特朗普政府上臺伊始,便高調宣佈了旨在確保美國AI領導地位的「星際之門」計劃。

截圖來源於X

「星際之門」計劃的終極目標,是建立一個由超大規模數據中心、定製化AI芯片和量子計算模擬技術構成的算力網絡,其規模與戰略意義堪比二戰期間的「曼哈頓計劃」。

該項目規劃建設25座超算中心,其中首座得州奧斯汀園區已部署超100萬塊英偉達Blackwell架構GPU,算力密度達傳統數據中心15倍。到2026年,全網算力將佔全球AI算力市場的35%,形成對競爭對手的「降維打擊」。

爲了滿足項目需求,OpenAI每月就要採購90萬片DRAM晶圓,佔全球總產量近40%。

隨后,Meta、谷歌等科技公司都在加碼超算中心的建設。以Meta為例,近期敲定的一筆接近300億美元融資,將用於在美國路易斯安那州農村地區興建數據中心。

據Cybersecurity Ventures推測,2025年的全球數據中心存儲的數據量約為100ZB,幾乎就是一個天文數字般的存在。

對於三星、海力士、鎂光這些企業來説,這些科技公司的鉅額訂單就是天降橫財,相比之下,消費級市場的碎銀幾兩,真的有點看不上眼。

因此,它們陸續關停消費級DDR4的生產,將更多精力放到HBM等更高規格的閃存芯片,為滿足科技巨頭的算力需求。

如此行業紅利之下,三星、海力士、鎂光幾乎就是躺賺。

根據韓國KB證券研究主管Jeff Kim預計,若當前漲勢持續,明年非HBM內存芯片的盈利能力甚至可能將超越HBM。

據其估算,三星7-9月期間標準DRAM業務運營利潤率約為40%,HBM業務則達60%。美光科技上月預測,2026年HBM與非HBM業務均將保持健康的利潤率。

傳遞到硬盤

數據中心對於存儲的需求,讓不依賴於閃存芯片產能的機械硬盤價格也開始上漲。

機械硬盤漲價始於9月12日,西部數據首先公開致函各大客户,表示由於AI和雲端服務提供商對HDD的需求激增,各種容量的HDD需求都達到了前所未有的水平。

同時,出貨時間也要進行延期,據稱出貨延迟長達10周,隨后希捷和東芝也紛紛跟進,逐步提高所有HDD產品的價格。

儘管固態硬盤價格比起早期有所下降,但目前每TB成本仍高於機械硬盤。根據IDC預測,到2027年全球數據中心90%的存儲容量仍由機械硬盤承擔,主要原因是其TCO優勢顯著。

成本控制始終是數據中心運營的核心考量。當前AI算力投資已佔企業IT支出的40%以上,存儲預算面臨壓縮壓力。機械硬盤通過工作負載分層技術,將模型參數、檢查點數據等低頻訪問內容從高速存儲中剝離,幫助超大規模數據中心節省30%以上的存儲開支。

對於普通裝機黨來説,幾乎就是災難級別,內存、固態硬盤、機械硬盤都在飛漲,加上早已高不可攀的顯卡價格,讓一臺5000元左右的臺式機裝機成本要高出1000多元。

曾經,幣圈挖坑造成的消費級市場短缺,最終的價格暴漲由裝機黨和普通消費者買單。

當比特幣的價格坐上火箭,全世界的「礦工」都在瘋狂搶購顯卡時,英偉達,這家本應服務於遊戲玩家的公司,做出了違背祖訓的決定。

英偉達一邊高喊着「遊戲玩家纔是我們的核心用户」,一邊悄悄地推出了取消了視頻輸出接口、專為挖礦而生的「專業礦卡」。保修期只有短短90天,擺明了就是一錘子買賣。

礦潮來時,英偉達賺得盆滿缽滿。2017年,其遊戲業務營收暴漲,股價從140億美元飆升至1750億美元。

2020年,第二次礦潮來臨。英偉達幾乎是像素級地,復刻了自己四年前的操作——再次推出CMP系列專業礦卡,再次頂着遊戲玩家的罵聲,將產能優先供給礦工,甚至自己還當了一回「官方黃牛」,在官微上公然加價賣卡(RTX 3080 Ti海報報價1XXX9元,高於指導價8999元)。

這一次,歷史再度輪迴,在普通消費者與科技巨頭的鉅額訂單面前,資本做出了最為現實的選擇。

部分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告知刪除

本文來自微信公眾號「源媒匯」,作者:柯基的柯,36氪經授權發佈。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