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資訊> 正文
2025-10-29 17:55
10月28日,2025年硬件行業的「當紅炸子雞」影石創新(影石Insta360母公司)董事長劉靖康的一則朋友圈引發熱議,其先致敬大疆創新創始人、董事長汪濤,結果卻在評論區「話鋒一轉」,疑似暗指大疆壟斷,這讓兩家公司「針尖對麥芒」的對陣之勢顯露無疑。
業務層面,影石與大疆都隸屬於影像賽道,但兩者也曾井水不犯河水,歲月靜好。此前有數據顯示,影石是全球全景相機的王者,全球市場份額超過80%;大疆多年穩居消費級無人機之王,市場份額超過70%。這樣看,劉靖康指稱大疆DJI壟斷似乎有「五十步笑百步」的嫌疑。只是從商業層面看,企業能憑本事實現事實上的「壟斷」也不見得是貶義,就像英偉達、蘋果等巨頭在各自領域做到的一樣,這是實力。
影石敢於公開叫板大疆的轉折點發生在25年6月,前者成功在科創板上市,成為今年科創板首家註冊通過企業,發行價47.27元,最新股價300.91元,4個月暴漲536.6%,最新市值來到了1207億。
影石上市后股價飆升,劉靖康成了90后新首富,並多次給員工花式撒錢。與此同時,影石加速業務擴張,8月中旬官宣並公測全景無人機「影翎Antigravity A1」(雷科技已評測,可全網搜索查看),其推出的影石Insta360 Ace Pro 2(雷科技已評測,可全網搜索查看)則直起對標大疆曾「一機難求」的Pocket 3,后者也罕見地進行了主動降價。影石創新Q3營業收入 29.40 億元,同比大幅增長 92.64%,今年前三季度營收已達 66.11 億元,同比增長67.18%。
卧塌之側,豈容他人鼾睡。在將相關產品主動降價應對競爭的同時,大疆加碼全景相機和運動相機業務,與影石「互相攻伐」。今年7月,大疆發佈全景相機Osmo 360(雷科技已評測,可全網搜索查看),直起對標影石X旗艦系列。
讓火藥味更濃的是一份市場研究報告。10月28日,管理諮詢機構久謙諮詢發佈全球全景及運動相機市場研究報告。運動相機領域,大疆2025年Q1-Q3該領域市佔率達66%,超越GoPro成全球第一;全景相機領域,大疆於2025年7月31日入局,首款產品Osmo 360推出不到三個月,中國電商渠道市佔率49%,全球市佔率43%。鑑於行業都知道「研究報告」的模式,大疆與影石「第一各表」意味着什麼無需贅言。
大疆成立於2006年,影石成立於2015年,兩家同樣崛起於深圳、名字均有「創新」二字的影像創新公司,終於走到了今天劍拔弩張的一步。
大疆早在 2010 年代就定義了消費級航拍無人機這一「酷科技」品類,並實現了揚名硅谷、驚艷世界的壯舉。其后,又以一己之力帶動全球消費級無人機市場朝前發展,2024 年的佔有率依然高達 70% 以上。在 2016 年的一次採訪中,汪滔更是直言「這個世界太笨了,笨得不可思議」。
如果只看無人機市場,大疆這些年的確夠努力,消費級無人機產品早已形成矩陣化產線,專業和行業級(例如工業、農業級等)無人機產品也在持續推進。疫情前,大疆就進入運動相機市場,和影石(Insta360)一道把 GoPro 趕下神壇。
但民用無人機市場和運動相機市場均面臨着天花板,與其説大疆被迫進入全景相機、智能車載(卓馭)、智能清潔(大疆首款掃地機器人DJI ROMO P雷科技已評測,歡迎全網搜索)等賽道,不如説是大疆主動擴張的必然。
大疆一直不上市,其營業收入與利潤一直成謎,不同媒體間也有不同的版本,而且數字相差懸殊,好比 2024 年收入,有媒體説是 800 億,也有媒體説是 500 億。但從其啟用高大上且風格突出的總部,以及坊間對其員工薪酬的傳聞能看出,大疆一直都還算過得滋潤。
2022 年啟用的大疆「天空之城」總部大樓(圖片來源:大疆)
這個世界不會讓任何一家民營公司能長期滋潤,激烈甚至慘烈的競爭纔是常態。大疆此前曾面臨無數對手的挑戰,國內的億航、極飛……國外的3D Robotics等公司均成為其手下敗將,影石算是有史以來第一位真正讓大疆警覺乃至Care的對手,資本在其間扮演的角色不容忽視。
不只是影石上市后叫板大疆。今年 9 月,農業無人機行業「老二」極飛科技,遞交港股招股書。值得注意的是,極飛在去年和今年上半年已實現持續盈利,並且這是在旗下農業無人機產品降價之后。競爭對手降價之后,反而迎來了首次盈利——無人機市場的企業經營,極飛走出了一條「非大疆式」的道路。
老對手還沒放棄,新對手又在加入,影石和大疆間的 PK 已有白熱化的態勢。
(圖片來源:影石)
作為全景相機和智能影像市場的另一悍將,影石汲取了 GoPro 等老前輩的經驗教訓,不只滿足於某一細分品類,而是以智能影像設備領域為抓手,掀起與大疆的全面戰爭。而且,在資本的加持下,影石可以接受短期少賺錢甚至不賺錢的代價。不管是 2025 年第三季度,還是前三季度,影石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均為下跌。影石表示,因加大芯片定製、戰略項目投入及研發人員薪酬增加,導致今年研發費用顯著上升。
影石正加速進攻大疆的大本營,其和第三方共同孵化的品牌影翎 Antigravity,計劃在明年 1 月推出全球首款全景無人機產品,並有望於今年第四季度在部分區域市場開始試售。與此同時,根據最新財報披露,影石還計劃推出公司自有無人機品牌。
(圖片來源:影翎 Antigravity)
特別值得一提的是,在消費電子市場全面遭遇瓶頸的當下,無人機市場將變得「更卷」已是不可避免的結果。除了老玩家和影石這一新勢力外,還有傳聞稱 OPPO、vivo 等手機巨頭企業亦將入局,就連智能清潔巨頭追覓都已確定將進軍無人機市場,來分大疆的一杯羹。
在無人機等影像產品線之外,大疆曾徹底鎖定品類的無線麥克風市場也迎來了猛瑪這一挑戰者。今年猛瑪品牌升級成HOLLYLAND猛瑪,加速全球化市場擴張。猛瑪主攻無線麥克風、直播相機等四大音視頻硬件,核心用户羣跟影石、大疆等一樣均為創作者。雖然不如大疆和影石如雷貫耳,但卻在細分賽道風生水起,年均增長率高達50%,旗下產品的銷量在多個電商平臺穩居類目第一。
新對手的進逼,讓大疆也不得不做出調整。今年國慶中秋收假后,大疆多款、多類產品掀起「降價」,將這一輪與影石的對壘公開化。
(圖片來源:大疆)
最新爆料則稱,大疆將在 10 月 30 日發佈的 Neo 2 無人機,海外市場起售價依然保持在了較低的 229 美元(約合 1626 人民幣)價位。作為大疆旗下定位最基礎的無人機產品,Neo 系列起步版本,甚至捨棄了招牌的「遙控器」配置,轉以手機 app 直連的操控方式。
(圖片來源:大疆)
與此同時,大疆四面出擊,不再「躺贏」。今年 8 月,大疆發佈旗下首款掃地機器人產品DJI ROMO P,宣告走出「舒適區」。
(圖片來源:雷科技攝製)
大疆多年積澱的底層核心技術,例如無人機的飛控技術、數據傳輸能力、AI算法、環境感知、避障系統以及智能路徑規劃等能力,理論上來説可以「下放」到更多產品類別,且均有機會構建起獨特的競爭力。
這些年在參加IFA、CES、MWC等國際展會時,小雷的一個深刻感受是,大疆纔是海外展會和線下活動的最大公約數,幾乎所有參展的媒體/自媒體/達人/網紅等創作者均人手一臺大疆Pocket以及大疆無線麥,這是大疆作為中國創新標杆品牌崛起於世界舞臺的縮影。如今,影石、HOLLYLAND猛瑪等玩家與大疆加速競爭,如果是良性競爭形成中國硬科技創新品牌的「組團式」崛起,對大疆,對行業都不見得是壞事。
封面圖:firstquadcopter對大疆與影石兩款產品的對比評測。
本文來自「雷科技」,36氪經授權發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