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資訊> 正文
2025-10-29 14:23
今年以來,港股市場的芯片概念表現不俗,華虹半導體(01347.HK)飆升近3倍,上海復旦(01385.HK)、地平線機器人-W(09660.HK)、中芯國際(00981.HK)的漲幅也都超過了150%。
而在日前,又有一家來自A股市場的芯片企業——蘇州納芯微電子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納芯微」)向港交所遞交了招股書,擬在主板上市,中金公司、中信證券、建銀國際擔任聯席保薦人。
根據招股書,此次納芯微赴港,擬將募資用於這些方向:用於提升底層技術能力及工藝平臺;用於進一步豐富產品組合,重點擴大汽車電子應用中的產品;用於擴展海外銷售網絡及於海外市場推廣公司的產品;用於戰略投資及或收購;用於營運資金及一般企業用途。
主攻三類產品,A股市值超257億元
納芯微的歷史可追溯至2013年5月。經過多年發展后,納芯微(688052.SH)於2022年4月登陸上交所科創板,在今年股價累漲逾38%后,公司的A股市值超過257億元人民幣。
業務方面,納芯微專注於芯片研發和設計,圍繞汽車電子、泛能源、消費電子等應用領域,提供豐富、高性能、高可靠性的產品及解決方案。納芯微的傳感器產品、信號鏈芯片和電源管理芯片三大品類構成了從感知、信號處理到系統供電及功率驅動的完整系統鏈路。
其中,傳感器產品通過感知真實世界中的物理量或環境變化(如温度、壓力、電流等),將這些信息轉化為電子信號,供電子設備系統的后端處理。納芯微的傳感器產品涵蓋磁傳感器、壓力傳感器和温濕度傳感器三大類。
信號鏈芯片用於電子信號從輸入到輸出路徑中的收集、放大、傳輸及處理,確保電子信號的準確性和完整性,以滿足電子設備系統的功能需求。納芯微的信號鏈芯片包括傳感器信號調理芯片、隔離器、放大器、通用接口芯片以及MCU/SoC產品。
電源管理芯片主要用於電子設備系統中的供電和功率驅動,保障電子設備系統的穩定供電和高效運行。納芯微的電源管理芯片包括柵極驅動、電機驅動、供電電源芯片、車燈LED驅動和功率路徑保護芯片。
根據弗若斯特沙利文的資料,以2024年模擬芯片收入計,納芯微分別在所有模擬芯片公司位列第14名及在中國模擬芯片市場位列中國廠商第五名,佔市場份額0.9%。
另外,以2024年數字隔離芯片收入計,納芯微在中國數字隔離芯片市場位列中國廠商第一名及全部廠商第二名,市場佔有率為15.6%;以2024年磁傳感器收入計,納芯微在中國芯片級磁傳感器市場位列中國廠商第一名,市場佔有率為7.1%。
不過,納芯微雖然是國內模擬芯片領域的龍頭之一,但整體市場份額並不高,競爭烈度依然很大。
收入恢復增勢,利潤連續虧損
業績方面,2022年至2024年,納芯微的收入分別為16.70億元、13.11億元、19.60億元;年內利潤分別為2.50億元、-3.05億元、-4.03億元;非國際財務報告準則計量下的經調整利潤分別為4.20億元、-0.94億元、-3.48億元。
2025年上半年,納芯微的收入同比增長79.49%至15.24億元,期內利潤虧損0.78億元,同比收窄70.59%;經調整利潤虧損0.41億元,同比收窄65.05%。
整體來看,納芯微近年的業績表現不算好,陷入了連續虧損之中,好消息在於虧損幅度在收窄。
招股書顯示,近些年,納芯微的傳感器產品、信號鏈芯片、電源管理芯片的價格整體在持續下降,傳感器產品的降幅尤其巨大。
結合收入結構來看,傳感器產品的收入佔比出現了明顯提升,信號鏈芯片的收入佔比則在持續下降。
而根據A股公告,納芯微稱,2024年利潤虧損加劇主要原因為:(1)受整體宏觀經濟以及市場競爭加劇的影響,公司產品售價承壓,毛利率較上年同期有所下降;(2)公司在研發投入、市場開拓、供應鏈體系建設、產品質量管理等多方面資源投入的積累,使得銷售費用、管理費用、研發費用同比上升;(3)公司基於謹慎性考慮,對預計存在較大可能發生減值損失的資產計提了減值準備,使得信用減值損失和資產減值損失較上年同期增長較大。
客户集中度較高,這些點也值得關注
除業績虧損外,納芯微還有一些地方值得關注。
招股書披露,2022年至2024年及2025年上半年,來自前五大客户的收入佔總收入的比重分別為43.8%、43.0%、36.9%及28.8%,業績對幾個大客户的依賴仍然較重。
此外,2022年至2024年及2025年上半年,前五大供應商採購金額佔期內採購總額的比重分別為90.5%、86.8%、82.3%及86.4%,同樣存在供應商集中度較高的情況。
招股書還顯示,2022年至2024年及2025年上半年,納芯微的存貨分別為5.93億元、8.05億元、8.23億元、10.42億元,期內存貨周轉天數分別為172天、294天、211天及166天。
不難發現,納芯微的存貨在持續上升,而模擬芯片領域競爭激烈,大量存貨容易出現減值風險,進而拖累業績。
根據披露,2022年至2024年及2025年上半年,納芯微分別錄得存貨減值虧損2507.6萬元、6180.1萬元、9163.6萬元、3587.0萬元。
在全球半導體產業鏈重構和國產替代加速的大背景下,納芯微作為國內模擬芯片企業的代表,其發展軌跡也將為行業提供重要參考。無論此次港股IPO結果如何,公司都需要在技術研發、產品創新、市場開拓和經營管理等方面持續努力,才能在日益激烈的市場競爭中實現可持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