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熱門資訊> 正文

八馬茶業成功登陸港交所 上市首日股價大漲86.7%

2025-10-29 14:12

中國商報(記者 周子荑)繼瀾滄古茶后,又一茶企成功登陸資本市場。10月28日,八馬茶業正式在港交所掛牌上市,首日股價漲幅達86.7%,標誌着具有「大行業、小企業」結構性特徵的茶行業正朝標準化、品牌化的方向邁進。

業內人士表示,八馬茶業成功登陸港交所后,可以利用較為充足的資金進一步加碼供應鏈和品牌建設,並尋求更多海外擴張的機會。不過,目前八馬茶業門店中超九成為加盟店,或也面臨不小的挑戰。

202505244090333a.jpg

圖為在浙江杭州舉辦的中國國際茶葉博覽會上,參展商正在向觀眾推薦茶葉。(資料圖,圖片由CNSPHOTO提供)

上市首日股價大漲86.7%

10月28日,八馬茶業正式在港交所掛牌上市,華泰國際、農銀國際、天風國際聯席保薦。

從八馬茶業此前發佈的全球發售公告來看,公司本次計劃在全球發售900萬股H股,其中90%為國際發售、10%為公開發售,無超額配股權,招股區間為每股45港元至50港元,最高募資總額為4.5億港元。

最終,八馬茶業以發行價的上限50港元/股定價發行,公開發售部分獲超額認購2680.04倍。截至當日收盤,八馬茶業股價為93.35港元/股,漲幅達86.7%,市值為79.35億港元。

在業績層面,八馬茶業此前發佈的招股書顯示,2022—2024年,八馬茶業的營收分別為18.18億元、21.22億元、21.43億元,同期淨利潤則分別為1.66億元、2.06億元、2.24億元,業績逐年增長,但2024年業績增速相比2023年有所下滑。而今年上半年,八馬茶業實現營收10.63億元,同比下滑約4.2%;淨利潤為1.2億元,同比下滑約17.8%。

據瞭解,我國茶行業市場高度分散,企業數量超過160萬家。按2024年茶葉銷售收入計,中國高端茶葉市場的前五大市場參與者合計份額僅約為5.6%。

國際諮詢機構弗若斯特沙利文發佈的資料顯示,截至最新報告期,八馬茶業的茶葉連鎖店數量位居全國第一;按收入計,八馬茶業在中國高端茶葉市場、烏龍茶市場以及紅茶市場均排名第一。

加盟店數量佔比超九成

在渠道佈局方面,八馬茶業依靠「直營+加盟」的雙輪驅動模式。

八馬茶業此前遞交的招股書顯示,截至最后實際可行日期,八馬茶業在全國擁有3716家線下門店,覆蓋中國內地全部省份,茶葉連鎖專賣店數量位居全國第一。其中,加盟店數量達3482家,佔比超九成。值得一提的是,加盟渠道的毛利率約為46%,遠低於直營渠道78.2%的毛利率水平。

深圳中為智研諮詢有限公司研究員左麗麗向中國商報記者介紹,八馬茶業過度依賴加盟模式,旗下部分加盟商為緩解庫存壓力,或存在「刮碼低價銷售的行為。

華福證券大消費首席分析師劉暢則對中國商報記者表示,過度加盟的模式如果管理得當問題應該不大,因為茶企需要通過加盟模式提高自身產品的滲透率和鋪貨率。

招股書顯示,為扶持加盟商發展,八馬茶業通過集中採購、統一生產加工及物流配送,增強議價能力,降低成本與損耗,提升運營效率,使加盟商受益。

招股書數據顯示,八馬茶業單店終端平均年銷售額超過200萬元的加盟商數量從2022年的80家增至2024年的116家;截至2025年6月30日,八馬茶業與778家加盟商合作3年以上,佔加盟商總數的比例為63.4%。

上市后面臨哪些機遇和挑戰

在募集資金用途方面,八馬茶業主要將資金戰略性地投向了三大關鍵領域。第一,進一步加速渠道網絡的高效拓展,在高線城市建設品牌旗艦店,並在低線市場通過加盟體系深化覆蓋; 第二,大規模投入供應鏈和智慧工廠的智能化升級中,持續鞏固「八馬質量」的標準化壁壘;第三,用於品牌建設和國際化推廣,推動中國茶文化在全球市場的認知度提升。特別是在國際市場上的推廣,將優先選擇東南亞及共建「一帶一路」國家作為出海試點,推進中國茶文化的全球化傳播。

展望未來,八馬茶業正站在中國茶行業高速發展的風口之上。弗若斯特沙利文預計,到2029年,茶行業市場規模將達到1353億元。

劉暢認為,八馬茶業上市后,一是可以利用較為充足的資金進行進一步擴張,二是可以利用港股的平臺大力發展海外業務,三是可以提升自身的品牌知名度。

左麗麗認為,我國茶行業長期受困於非標準化難題。八馬茶業通過打造「超級工廠」和智能化生產線,並主導參與制定行業標準,正在嘗試打破這一瓶頸。如果成功,其建立的品質壁壘將極具競爭力。

不過,左麗麗也坦言,八馬茶業過度依賴加盟模式可能導致總部對終端渠道的控制力減弱。部分加盟店為追求利潤,會向客户推薦自有品牌產品,甚至出現「刮碼低價銷售」等行為,這些都會損害品牌形象和價格體系。此外,八馬茶業的全品類擴張模式雖幫其打開了市場,但也會導致其品牌核心認知模糊,使其在每一個細分品類都面臨專業且強大的對手。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