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資訊> 正文
2025-10-29 11:39
近日,海新能科(300072.SZ)攜可持續航空燃料(以下簡稱「SAF」)等核心產品及技術成果精彩亮相第三屆CATA航空大會。該展會由中國航協主辦,設置運輸航空、航空製造、通用航空與低空經濟等特色展區,聚焦民航綠色發展、科技創新、低空經濟等行業熱點,旨在推動上下游產業鏈協同共進。當前,在綠色航空戰略引領下,SAF作為航空業碳減排的關鍵支撐成為大會最受關注的亮點之一,海新能科作為SAF產業發展的堅定踐行者,以此為契機與各產業夥伴共商綠色航空發展新機遇、共謀產業協同新未來。
總體來看,全球SAF供需將持續偏緊,在市場需求高增推動下SAF價格高增,截至2025年10月18日我國SAF離岸高端價為2500美元/噸,較年初上漲38.9%,處於歷史高位。
海新能科把握烴基生物柴油市場上行機遇,業務板塊實現扭虧為盈。具體來看,今年第三季度,公司實現營收9.58億元,同比上漲63.82%;實現歸母淨利潤9333.24萬元,同比扭虧。2025年1月份至9月份,公司實現營收19.42億元,同比上漲5.60%;實現歸母淨利潤5795.11萬元,整體業績實現扭虧為盈。
SAF元年 政策支持力度大、市場前景寬廣
因航空業碳減排難度較大,SAF以其碳減排能力效果明顯且與傳統航空燃料直接摻混使用的性能,成為航空業深度脱碳的關鍵。2025年是多個國家政策實質摻混SAF的元年,多國設定SAF摻混目標、通過税收抵免和資金補貼等推動SAF產業發展,SAF產業需求正從規劃轉向落地。
根據興業證券研報,歐盟摻混政策已於年內落地,對SAF市場需求推動明顯:2025年歐盟SAF強制摻混比例為2%,隨后擬逐步提升至2030/2050年的6%/70%;2024年歐盟SAF消費量約為61萬噸,2025年摻混政策的實施預計為當地帶來約130萬噸需求增量。
我國SAF政策以引導為主,國內需求量較小,SAF生產現主要依靠出口消化。興業證券預測,若2030年我國摻混比例達到IATA建議的4.7%,我國對應民航業SAF年需求量將增至約249萬噸,但相較我國規劃待建SAF產線規模而言,出口仍為消化產能的重要途徑。
國內市場方面,政策導向逐步明朗並有加速跡象,10月13日,國家發改委印發《可再生能源消費最低比重目標和可再生能源電力消納責任權重製度實施辦法(徵求意見稿)》,未來將設置可再生能源電力、非電消費最低比重目標,利好生物柴油的國內推廣利用。此外徵求意見稿提出,可持續航空燃料消費最低比重目標及監測評價和考覈監管等,另行制定實施,期待后續政策細則的推出。
10月14日,國家發改委印發的《節能降碳中央預算內投資專項管理辦法》指出,專項支持重點行業領域節能降碳、煤炭消費清潔替代、循環經濟助力降碳、低碳零碳負碳示範、碳達峰碳中和基礎能力建設等方向,前四項支持比例均為覈定總投資的20%。其中低碳零碳負碳示範項目中提出支持綠色甲醇和可持續航空燃料生產項目,支持規模化碳捕集利用與封存(CCUS)項目建設。主要針對合格的計劃新開工項目或在建項目,不得用於已完工(含試運行)項目。
海新能科深耕綠色航空領域,專注於產業規模化和安全性,全力打造涵蓋原料供應、生產製造、應用推廣的全鏈條競爭優勢。公司於2024年11月榮獲SAF適航審定證書,成為國內首家且唯一一家獲此殊榮的地方國有企業。
2025年5月,海新能科旗下山東三聚在原有40萬噸/年生物能源項目基礎上,新建20萬噸/年生物柴油異構裝置及其配套系統,以廢棄動植物油脂為原料,採用先進的生物柴油異構降凝技術,成功構建了涵蓋原料佈局、工藝研發、生產製造的全流程管理體系。
隨着2025年10月第二批生物航煤出口白名單的落地,國內批覆的生物航煤出口產能達到116.04萬噸。長江證券認為,一方面行業出口白名單持續批覆利於中國SAF工廠在國際貿易中獲得先發優勢;另一方面,產能持續批覆或將加劇國內競爭,看好具備技術、成本和客户資源優勢的公司。
以白名單為契機 錨定航空減碳關鍵抓手
SAF是當前生物柴油領域最熱門的應用方向,亦是海新能科重點佈局的核心賽道。鑑於航空業碳減排難度頗高,SAF憑藉顯著的碳減排效果,以及可與傳統航空燃料直接摻混使用的特性,已成為航空業實現深度脱碳的關鍵抓手。隨着公司子公司山東三聚異構項目建成投產並實現穩定運營,SAF關鍵運行參數均優於設計指標;同時,原料供應鏈的保障能力持續提升,已與多家核心供應商簽訂長期合作協議。
聚焦國內國際綠色航空市場賽道,海新能科正加速構建全球銷售網絡佈局。2025年4月27日,海新能科自主生產的可持續航空燃料正式供應中國航空油料集團有限公司,標誌着其在國內市場實現了突破性進展。面向國際市場,2025年10月,海新能科下屬企業山東三聚成功獲得生物航油出口「白名單」資質,拿到了通往國際市場的「綠色通行證」,為其深度融入全球綠色航空市場奠定了堅實基礎。
海新能科指出,生物航油出口「白名單」賦予了公司自主申領出口許可證的資格,暢通了公司SAF產品出口渠道,有助於公司合理安排生產,提升產能利用率,進一步增強公司產品的國際競爭力,鞏固公司在生物航煤領域的地位,對公司業務發展形成積極影響。
公司在三季報中透露:已與海外客户簽訂生物航煤訂單,四季度生產排期較滿。報告期內,催化淨化國內業務致力於優化產品結構,協調生產與銷售進度,確保業務持續穩定發展;SJ ENVIRONMENTAL CORP(三聚美國)業務成功應對政策挑戰,保持盈利態勢。
海新能科以生物能源為核心戰略支柱,公司創新銷售組合策略,有效拓展了非歐盟客户,順利履行非歐盟客户HVO銷售長協訂單並實現超額交付,歐洲客户長協訂單按計劃執行,市場應變能力持續增強。此外,公司運營管理水平穩步提升,質量管控、供應商管理、時效管理、預處理與催化劑方案等持續優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