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資訊> 正文
2025-10-29 08:49
光伏反內卷持續推進,產業鏈業績分化冷熱兩重天:三季度硅料價格回升為上游止血,多晶硅企業盈利有所修復,但下游電池與組件環節價格漲幅有限、盈利仍承壓。硅料喘息之際,組件卻承受成本抬升與需求疲軟的雙重壓力。
大全能源(688303.SH)最新披露的財報顯示,第三季度實現營業收入17.73億元,同比增長24.75%;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7347.90萬元,結束了其2024年第二季度以來連續五個季度的連虧記錄,扭虧為盈。前三季度,該公司營業收入為32.43億元,同比下滑46%;歸母淨利潤為-10.73億元,較上年同期的-10.99億元有所收窄。
該公司表示,今年1-9月,受供需不匹配影響,多晶硅價格較去年同期下降,此外減產導致銷量下降,因此營業收入減少。第三季度多晶硅市場回暖,量價齊升,收入規模增加,因此歸母淨利潤增加。
大全能源稱,第三季度,多晶硅行業在反內卷政策引導下出現價格修復趨勢。公司積極順應市場變化,適時調整生產計劃與銷售策略,有效把握價格回升窗口,實現了產銷環節的協同運作。報告期內,公司多晶硅產品產銷率達到138%,資產運營效率得到進一步提升。同期,資產負債率維持在8.20%的行業較低水平。截至報告期末,包括貨幣資金、定期存款、結構性存款及應收票據在內的現金儲備規模達130.12億元,為公司應對行業周期性波動及把握未來市場機遇提供了有力的資金支持。
澎湃新聞注意到,大全前三季度多晶硅產量總計81471噸,同比下降52.3%,但逐季增加;多晶硅銷量88540噸,同比下降36.4%,其中第三季度銷量激增,約為第二季度的2.3倍。
第一至三季度,大全能源的多晶硅單位銷售價格(不含税)分別為31.77元/公斤、30.33元/公斤、41.49元/公斤,單位成本(包括銷售運費等的銷售成本)分別為53.08元/公斤、58.15元/公斤、46.04元/公斤。前期計提的存貨跌價損失隨着銷售於本期轉銷而衝減成本的金額,不在單位成本中。
作為產業鏈上游,多晶硅環節集中度相對較高,在反內卷升級后最早出現價格回暖。
根據中國有色金屬工業協會硅業分會統計數據,今年6月底多晶硅價格處於底部,N型復投料、顆粒硅均價分別為3.44萬元/噸、3.35萬元/噸。連續14個月低於成本價承壓運行之后,多晶硅價格隨7月反內卷行動升級出現回升。為符合「不低於成本銷售」的價格法規要求,硅料企業一次性提價至綜合成本線之上,7月中上旬硅料報價區間提升至4.50-5.0萬元/噸,大幅上調25-35%。到9月底,N型復投料、顆粒硅均價分別為5.32萬元/噸、5.05 萬元/噸,較6月底上漲55%、51%。
協鑫科技(03800.HK)同樣受益於多晶硅價格回暖,是首家宣佈單季扭虧為盈的硅料龍頭。
該公司此前自願公告,披露光伏材料業務在第三季度業績反轉:實現利潤約9.6億元,與去年同期18.1億元的高額虧損形成較大反差。值得注意的是,期內利潤中包含出售一家聯營公司稅后收益約6.4億元。若剔除該非經常性收益,其光伏材料業務仍有逾3億元的盈利。同時,該業務分部EBITDA(息税折舊攤銷前利潤)約14.1億元,較去年同期經調整LBITDA(息税折舊攤銷前虧損)約5.71億元大幅好轉。
有協鑫內部人士向澎湃新聞證實,上述被出售的資產為協鑫科技內部孵化的獨角獸鑫華半導體。
鑫華半導體成立於2015年12月,由協鑫旗下中能硅業與國家大基金合資設立,是國內唯一電子級多晶硅產能躋身全球前三的企業,已於去年10月啟動上市輔導。今年4月舉行的業績會上,協鑫集團董事長朱共山曾稱,「鑫華半導體爭取今年年內推向資本市場。」
關鍵時刻賣掉如此優質的資產,意味着在全行業寒風凜冽之時,協鑫決意收縮戰線、保住血條,集中全力押注顆粒硅。公告數據顯示,第三季度,協鑫科技的顆粒硅平均外部含税售價爲42.12元/公斤,較第二季度的32.93元/公斤顯著上升。同時,顆粒硅的平均生產現金成本(含研發成本)已降至24.16元/公斤,相較於棒狀硅的成本優勢進一步放大。
儘管坐擁全球最大的高純晶硅市佔率,通威股份(600438.SH)的三季報更多折射的是縱向一體化龍頭的日子仍不好過。
第三季度,通威股份的歸母淨利潤為-3.15 億元,同環比大幅減虧。前三季度,該公司實現營業收入646.00億元,同比降低5.38%;歸母淨利潤為-52.70億元,同比虧損擴大。
除多晶硅產能之外,通威還擁有超150GW的太陽能電池產能及超90GW的組件產能。產業鏈越往下游走,順價的難度越大,相比多晶硅,最近幾個月組件環節的漲幅並不明顯。
民生證券分析稱,反內卷帶動價格上漲,疊加三季度四川、雲南豐水期電價相對較低,多晶硅生產成本改善,共同帶動通威股份第三季度多晶硅盈利顯著修復,但其電池、組件的價格和盈利依然承壓。國金證券認為,三季度電池、組件價格漲幅較小,考慮到上游成本上漲,測算通威股份的電池、組件業務仍處於虧損狀態。
當前組件的主流價格為0.66-0.68元/W。對於后市,業內認為四季度的組件需求前景較為悲觀。第三方市場機構InfoLink分析稱,展望四季度,隨着10月起需求開始回落,部分企業反映訂單不及預期。預計下旬在國內整體需求逐步收窄的情況下,組件價格將大致維持穩定。年末隨着需求進一步減弱,市場焦點將轉向明年一季度訂單的簽訂與生產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