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熱門資訊> 正文

超100億元!A股「紅包雨」來了

2025-10-28 23:02

上市公司三季報披露進入窗口期,市場對分紅的關注度顯著提升。

證券時報記者根據數據統計,截至10月27日,已有95家A股上市公司發佈三季度分紅預案,合計擬派發金額達108.70億元。今年半年報有837家公佈現金分紅方案,合計分紅金額超6594.78億元,而在今年一季報披露期間,也有13家上市公司發佈現金分紅方案,分紅金額達58.65億元。

港股市場在季度報告陸續披露的情況下,也有多家上市公司公佈了現金分紅方案。恆生銀行中電控股華新水泥重慶銀行匯豐控股等多家港股上市公司公佈了三季度分紅預案。

高頻、穩定的現金回報正從政策倡導轉向市場實踐,成為上市公司提升投資者獲得感的核心抓手。受訪人士認為,穩定分紅是上市公司質量的試金石。投資者收穫的不僅是現金「紅包」,更是對資本市場長期健康發展的信心。當高頻分紅成為一種趨勢,市場將逐漸向成熟市場邁進。

三季度「紅包」密集派發

10月28日,匯豐控股公佈三季報,公司2025年第三季度的收入為177.88億美元,同比增長5%;歸屬母公司普通股股東利潤為48.73億美元,同比減少20.56%。

業績公佈后,匯豐控股並未因三季度業績下滑而股價大跌,反而拉昇上漲超4%,核心驅動力在於其穩健的分紅政策。匯豐控股宣佈2025年第三季度派息每股0.1美元,與2024年同期持平,且為年內第三次派息。若疊加此前已派發的中期股息和第一季度股息,2025年前三季度累計派息達0.3美元/股。這種「一年多次分紅」的模式已成為匯豐控股的標籤,吸引長期資金配置。

無獨有偶,華新水泥近日公佈的一份三季報分紅預案也吸引了資金的關注。10月24日晚間,華新水泥發佈2025年三季報,今年第三季度公司實現營收89.86億元,同比增長5.95%;實現歸母淨利潤9億元,同比增長120.73%。今年前三季度公司實現營業收入250.33億元,同比增長1.27%;歸母淨利潤20.04億元,同比增長76.01%。當天,公司還發布了前三季度利潤分配預案。董事會擬向全體股東分配2025年前三季度現金紅利0.34元/股(含税),合計分配7.06億元,佔合併后歸屬於母公司股東淨利潤的35.23%。

華新水泥長年採取年度分紅策略,今年公佈三季度分紅方案無疑超出了市場預期。在公司業績和分紅預案公佈后, 10月27日華新水泥港股股價上漲10.23%,A股股價也上漲了7.89%。

據證券時報記者統計,截至10月27日,A股市場已有95家上市公司發佈三季度分紅預案,合計擬派發金額達108.70億元。其中,温氏股份三季報擬分紅19.94億元,分紅金額排名居首;華新水泥大華股份重慶銀行歌爾股份等三季報分紅金額不低於5億元。

港股上市公司方面,恆生銀行中電控股重慶銀行匯豐控股等多家公司公佈了三季度分紅預案。此外,滔搏德利機械時代集團控股汽車之家等公司也公佈了最新財報的分紅方案。

「高頻分紅」成新趨勢

在政策和市場雙重推動下,上市公司分紅不再侷限於年度分配,多家公司採取「一年多次分紅」的模式,提升投資者獲得感。

證券時報記者根據數據統計,今年半年報有837家公佈現金分紅方案,合計分紅金額超6594.78億元,而在今年一季報披露期間,也有13家上市公司發佈現金分紅方案,分紅金額達58.65億元。

其中,龍佰集團邁瑞醫療玲瓏輪胎等上市公司不僅在年報、半年報公佈了分紅方案,季報公佈之際也有現金分紅。在港股市場,匯豐控股恆生銀行中電控股等公司是港股市場中「高頻分紅」的典型代表,其股價在股息率支撐下長期保持穩定上漲趨勢。

高頻次分紅成為趨勢,本質上是市場成熟度提升的體現,也是政策引導和市場機制雙重作用的結果。暢力資產董事長寶曉輝在接受證券時報記者採訪時指出,近年來,險資等長線資金在A股和港股市場的持股比例提升,這些資金追求長期、穩定的現金流回報,自然會選擇追捧高分紅公司,而企業爲了吸引這部分核心資金,不得不重視分紅這一指標。

與此同時,近年監管層不斷強化分紅要求,比如新「國九條」明確規定,強化上市公司現金分紅監管。對多年未分紅或分紅比例偏低的公司,限制大股東減持、實施風險警示。加大對分紅優質公司的激勵力度,多措並舉推動提高股息率。增強分紅穩定性、持續性和可預期性,推動一年多次分紅、預分紅、春節前分紅。

「在分紅長期不達標的情況下,企業甚至是可能會失去融資資格。這將會倒逼企業主動分紅,央國企在被要求將‘市值管理’納入考覈后,公司的分紅意願也在顯著提升。」 寶曉輝表示。

有望吸引更多中長線資金入

高頻分紅趨勢的深化,推動市場投資生態向「價值投資」深度轉型,具體表現為機構投資者佔比提升,個人投資者行為理性化,同時促進市場估值體系重構。

中國證券投資基金業協會發布的最新數據顯示,截至8月末,我國境內公募基金資產淨值合計36.25萬億元。繼4月末突破33萬億元、6月末突破34萬億元、7月末突破35萬億元后,公募基金規模站上了36萬億元的新臺階。

金融監管總局日前公佈2025年二季度保險公司資金運用情況顯示,截至今年二季度末,保險公司資金運用余額突破36萬億元,達到36.23萬億元,同比增長17.4%。

融智投資基金經理兼高級研究員包金剛向記者表示,在當前利率下行、經濟增速放緩的環境下,高分紅策略更具吸引力。險資等中長線資金,在低利率環境下,需要提高股息資產權重才能覆蓋負債成本。

寶曉輝表示,上市公司形成持續穩定、高頻分紅的趨勢將吸引更多中長線資金加入。高頻分紅趨勢的深化,直接推動了投資者結構的優化。社保基金、險資等長期資金憑藉其規模優勢和穩健偏好,成為高股息資產的核心持有者。

高頻分紅不僅改變機構投資邏輯,也將深刻影響個人投資者的行為模式。寶曉輝表示,如果上市公司能夠保持高頻分紅,傳統「追漲殺跌」的投機行為逐漸減少,取而代之的是對「價值投資」的認同。

不過,寶曉輝也提醒投資者,在採取高分紅策略時,投資者應該關注分紅可持續性,而非單期高股息,這要結合公司歷史分紅穩定性與盈利支撐來判斷。近年來,紅利資產不斷攀升走高,導致股息「被動下降」,這本身是市場認可價值的良性信號,但投資者需要關注紅利資產估值是否透支。此外,需要警惕經營不佳導致的股息「主動下降」,這往往對應紅利資產基本面走弱的風險信號。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