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熱門資訊> 正文

中金:維持匯豐控股(00005)跑贏行業評級 目標價111.9港元

2025-10-29 09:16

智通財經APP獲悉,中金發布研報稱,考慮匯豐控股(00005)非息收入增速放緩,下調公司2025E營業收入預測1.3%至672億美元、歸母普通股股東淨利潤預測3.7%至211億美元;考慮淨息差韌性,上調公司2026E營業收入預測4.0%至717億美元、歸母普通股股東淨利潤預測11.2%至271億美元。公司交易於1.4x/1.3x 2025E/2026E P/B,考慮盈利預測與市場風偏變化,該行維持公司111.9港元目標價不變,對應1.4x/1.3x 2025E/2026E P/B與5%的上漲空間,維持跑贏行業評級。

中金主要觀點如下:

3Q25業績好於該行預期

匯豐控股公佈3Q25業績。公司3Q25經調營收179億美元,同比增長4%;分紅基準淨利潤同比增長1%至62億美元,好於該行和市場預期,主要由於淨利息收入及財富管理收入超預期。

淨利息收入超預期是業績好於預期的主要原因

3Q25銀行業務淨利息收入(Banking NII)環比增長3%、同比增長2%,好於預期,主要由於存款增長較快推動生息資產增長,平均生息資產同比增長6%。價格方面,3Q25銀行業務淨息差環比+2bp至1.98%,主要由於HIBOR 8月初以來出現較快反彈,3Q25平均HIBOR水平高於2Q25。公司將2025年Banking NII指引從此前的「420億美元左右」上調至「430億美元甚至更好」。

展望未來,淨利息收入受多重因素影響,包括Hibor變化(8月以來自1%以下較快反彈至目前3.5%左右)、存款增長(3Q25同比+5%、環比+1%)、CASA存款佔比上升(3Q25為64%,較1Q25上升3ppt)、美聯儲降息(點陣圖指引2025年仍有2次降息、26年2-4次降息,匯豐每100bp各貨幣利率下行對應30億美元淨利息收入下滑)、結構性對衝(規模已增至5850億美元,收益率在3%左右)。

非息收入3Q25同比增長8%

非息收入增速較此前的20%+有所放緩,但仍保持較優增長。增速放緩主要由於對公交易銀行手續費收入同比-4%,金融市場波動放緩的背景下,對公交易銀行手續費收入中佔比最高的外匯業務同比-11%;除此之外,證券服務業務同比+15%,主要由於亞洲及中東資本市場表現較好,全球貿易及支付業務同比+1%和2%。

財富管理業務收入表現仍然強勁,展望積極

3Q25財富管理收入同比+29%。2022年末至2025年中,匯豐香港財富管理客户數+21%,其中2/3為非本地大眾零售客羣,存款和保險為主要投向。3Q25財富管理收入依然強勁,因香港股票市場表現較好,基金代銷收入同比+39%,保險業務收入保持強勁,同比+46%;AUM的增長既來自於新開户客户,也來自於資本市場投資回報較優。

公司營業費用管控有效

3Q25同比增長3.5%至84億美元,1~3Q25累計246億美元,同比增長3%;增速略慢於營收增速(4%),符合公司全年約3%的成本增長預期。公司表示年初至今公司已通過簡化運營節約10億美元成本,4Q25有望進一步節約4億美元,但由於季節性成本可能環比上升。

減值損失計提符合預期、信用成本平穩

公司3Q25撥備計提10億美元,同比增長2%,環比下降5%;信用成本41bp,同比下降0.3bp,環比下降3.1bp,符合市場預期及公司此前指引的約40bp信用成本中樞,公司在業績發佈會上表示香港地產已呈現企穩向好態勢,此前公司披露香港商業地產敞口僅佔總貸款約4%,該行認為公司相關敞口資產質量可控。

2025年ROTE指引上調,暫停回購符合預期

公司上調2025年ROTE的指引至「超過15%」,主要由於淨利息收入和財富管理收入。2026-27年的ROTE指引暫時仍維持在15%左右,該行預期也能超過15%。3Q25每股分紅0.10同比環比持平,符合預期。回購暫停符合預期,此前收購恆生銀行時已宣佈后三個季度回購暫停。對於匯豐收購恆生的細節在交易完成之前公司暫無更多內容披露,但重申該收購符合戰略發展方向、有利於規模效應、不會拖累內生增長、相比回購能創造更多價值。

綜合股東回報率仍然不俗

截至2025年10月28日收盤,匯豐股價對應4Q25-3Q26股息率約5.5%;考慮三個季度暫停回購並假設第四個季度恢復2-3bn回購,回購回報率為0.9%-1.3%。綜上,該行測算未來四個季度的綜合股東回報率為6.4%-6.8%。

風險提示:香港商業地產及英國零售相關敞口資產質量風險超預期,海外利率下行幅度超預期。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