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熱門資訊> 正文

港股,突傳重磅!外資最新發聲!

2025-10-29 09:11

外資,繼續看好中國資產!

在連續多日上漲后,港股出現小幅調整。然而,外資依舊看好港股的未來走勢。摩根大通最新發布研報表示,當前港股估值仍然相對較低,可持續吸引資金流入,預計港股2026年將進一步上漲。

值得關注的是,中國科技股被不少外資看好。日前,安本投資表示,中國仍處於人工智能發展的早期階段,從技術角度來看,中國科技公司仍有充足的空間趕超全球同行。另有外資機構建議,重點關注AI應用、半導體制造、存儲等細分領域。

摩根大通:港股漲勢將延續到明年

今年以來,港股市場持續上行,香港恆生指數、恆生科技指數漲幅分別達到31.34%、36.38%。其中,有色及半導體板塊走勢最為強勁,板塊整體漲幅均接近150%。個股方面,華虹半導體漲幅接近300%,上海復旦漲幅超過180%,中芯國際、招金礦業、山東黃金、五礦資源、江西銅業股份等漲幅均超150%。

日前,外資投行摩根大通發佈研報,認為港股的估值仍具吸引力,同時有多重利好因素支持,預計港股市場的這一輪漲勢將延續到明年。

摩根大通表示,年初至今MSCI香港指數(MXHK)以美元計回報達26%,目前該指數未來12個月預測市盈率仍較10年平均水平低0.3個標準差,令港股成為除東盟以外亞太地區最便宜的股票市場。摩根大通維持對MSCI香港指數在今年年底的基準目標和看漲目標,分別為13000點和14000點,並預計該指數在2026年將進一步上漲。

摩根大通表示,中國香港可持續吸引資金流入。「儘管某些不利因素仍然存在,但香港自2023年以來的反彈已經變得更加明顯,金融市場強勁,住宅房地產市場企穩,而估值與歷史和其他股市相比並不高……我們認為,在‘去美元化’敍事保持不變的情況下,這種(組合)應該會吸引資金流入。」摩根大通寫道。

摩根大通將港股市場的強勁表現歸因於幾個因素,包括資金重新流入、房地產市場企穩、零售銷售穩健,以及港股首次公開發行(IPO)活動的復甦。

摩根大通認為,與前幾輪降息相比,美聯儲當前正在進行的寬松周期對香港更有利。在過去的三個美聯儲降息周期都是由全球危機引發的,並伴隨着企業收益大幅下調,而當前這個周期情況卻不同:在美聯儲降息的同時,企業利潤仍在上升,全球經濟也在穩定增長。

外資看好中國科技公司

在新興市場股票中,中國股市今年表現亮眼。安本投資認為,本地經濟動能仍將是中國股市表現的關鍵驅動力,預計未來將推出進一步的支持措施。

安本投資指出,中國仍處於人工智能發展的早期階段,從技術角度來看,中國科技公司仍有充足的空間趕超全球同行。同時,中國體系的流動性依然充裕。由於利率保持在低位,散户投資者可能會尋求更高收益的資產,這使股票成為資本流向的主要領域。

安本投資表示,對於注重總回報的投資者來説,新興市場可以代表一個極具吸引力的收益領域。目前新興市場公司派息的比例與已開發市場相同,兩者均接近85%,其中許多公司的股息收益率超過3%。

據《香港經濟日報》報道,安本投資亞洲股票高級投資總監Isaac Thong表示,新興市場股息的增長特徵極具吸引力,這受惠於現金流的潛在增長和派息率的上升,該行預計這一趨勢將持續下去。新興市場的股息覆蓋率也很有吸引力,資產負債表健康狀況良好,為派息率的增長提供進一步的支持。

Isaac Thong指出,隨着全球經濟進入由關税調整和科技轉型等結構性變化所塑造的新投資周期,相信新興市場將大幅受惠,從科技硬件和基礎設施到本地消費品牌。

近日,富達國際也維持對新興市場股票的積極觀點。富達國際表示,對中國股市更為堅定,預計有更多消費刺激措施落地並提振需求,同時「反內卷」政策有望改善工業利潤率。

施羅德基金的副總經理安昀也表示,隨着美聯儲重啟降息,全球流動性環境逐步轉向,大類資產定價邏輯面臨重塑。展望未來,他預計新興市場權益類資產有望受益於估值優勢與弱美元環境,而債券市場短期內仍將面臨一定的壓力。

路博邁認為,AI產業鏈正從硬件向應用端擴散。中短期,科技成長板塊可能會有性價比方面的壓力,但距離長期性價比低位還有差距,投資者可以重點關注AI應用、半導體制造、存儲等細分領域。

瑞銀投資銀行中國股票策略研究主管王宗豪近日表示,根據過去一個月在美國和亞洲的多次路演,國際投資者總體對中國股票的興趣濃厚,越來越多的投資者認同對市場更樂觀的展望。考慮到外國投資者繼續低配、估值相對全球市場更便宜,以及對美國進一步降息的預期,預計外國資金進一步流入中國股市的機會依然存在。「反內卷」是大多數會議討論的重點話題,投資者對中國的AI/技術發展和資本回報發展感興趣,瑞銀超配A股TMT和券商的觀點也引起較多投資者興趣。

另據摩根士丹利報告,今年9月份,淨流入中國股市的外資反彈至46億美元(約合人民幣327億元),創下自2024年11月以來單月最高。截至9月30日,年內外資被動型基金累計流入180億美元(約合人民幣1280億元)。其中,主動基金經理增持最多的是半導體等板塊。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