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熱門資訊> 正文

79億港元市值,「福建商幫」跑出的八馬茶業

2025-10-28 21:03

  炒股就看金麒麟分析師研報,權威,專業,及時,全面,助您挖掘潛力主題機會!

 來源:北京商報

  五次遞表,王文彬、王文禮家族終於圓了上市夢。10月28日,由王文彬、王文禮家族實控的八馬茶業正式登陸港交所,當天以80.1港元/股開盤,較發行價50港元/股上漲60.2%,盤中最高漲至97.9港元/股。截至收盤,報收93.3港元/股,漲幅86.7%,全日成交額達3.55億港元,總市值79.35億港元。

  五次遞表

  本次八馬茶業新股發行,資本市場反響熱烈。截至招股結束,其公開發售獲得2680.04倍超額認購,申購資金1206億港元,創下港股茶企新股最高認購紀錄。八馬茶業募資淨額3.9億港元,募資用途為用於擴建公司的生產基地及建造新生產基地等。

  公開資料顯示,八馬茶業成立於1997年,現已構建遍佈全國的「直營+加盟」及「線上+線下」的全渠道銷售體系。通過數字化工具為終端門店賦能,八馬茶業成為業內少數具備強大跨區域經營實力的企業。

  招股書顯示,2022-2024年及2025年上半年,八馬茶業實現收入分別約為18.18億元、21.22億元、21.43億元及10.63億元;實現淨利潤分別約為1.66億元、2.06億元、2.24億元及1.2億元。值得注意的是,八馬茶業的毛利率表現在行業中較好,2022-2024年及2025年上半年,其毛利率分別為53.3%、52.3%、55.0%及55.3%。

  此前八馬茶業曾五次遞表。2013年,八馬茶業首次衝擊深交所中小板失敗,后於2015年11月在新三板掛牌,2018年4月摘牌;2021年4月申報深交所創業板,2022年5月撤回;同年8月轉申報主板,2023年9月正式撤回;2025年1月首次向港交所遞表,8月28日再遞表。

  知名戰略定位專家、福建華策品牌定位諮詢創始人詹軍豪在接受北京商報記者採訪時表示,「八馬茶業此次轉戰港交所,一是港股上市流程相對靈活,對財務透明度要求不高;二是港股市場國際化程度高,有助於提升品牌國際影響力;三是港股市場對茶企的接納度相對較高」。

  「福建商幫」

  八馬茶業是一家典型的福建家族企業。八馬茶業的創始人王文禮,出身福建安溪鐵觀音名門王氏家族。

  招股書顯示,八馬茶業的控股股東及實際控制人為創始人王氏家族成員——王文禮、王文彬、陳雅靜、吳小寧、王小萍、王文超。其中,王文禮、王文彬、王文超為三兄弟,王小萍為王文彬、王文禮之妹及王文超之姐,陳雅靜為王文彬的配偶,吳小寧為王文禮的配偶。根據一致行動安排,他們有權於八馬茶業股東大會上行使或控制行使合共55.90%的投票權。

  八馬茶業備受外界矚目的,還有與「福建商幫」的聯姻。根據招股書公開信息,王文彬為七匹狼實控人周永偉之子周士淵的岳父,七匹狼通過泉州匯鑫富、晉江百應成持有八馬茶業股份。

  除了「福建商幫」外,八馬茶業自成立以來還獲得多家投資機構的認可,其中不乏IDG資本、天圖資本、壹叁資本、新希望集團等知名機構。

  能否打破有品類無品牌

  長期以來,中國茶產業陷入「有品類無品牌」的困境,八馬茶業董事長王文禮提出了「文化升維」戰略,通過挖掘茶文化精髓,打造「非遺鐵觀音」文化IP,將茶葉從農產品轉變為載體文化轉型。

  目前,八馬茶業擁有核心品牌「八馬」,產品覆蓋烏龍茶、黑茶、紅茶、綠茶、白茶、黃茶等全品類茶葉及茶具、茶食、茶飲等茶衍生產品,形成了較為完整的茶飲產品矩陣。其中,八馬茶業旗下「信記號」子品牌專注提供高端年份普洱茶,而萬山紅子品牌則專注於提供迎合追求口味多元化及高質價比的年輕消費者及女性消費者的產品。

  八馬茶業通過構建系統化的核心競爭力,成功突破了中國茶行業「有品類、無品牌」的傳統困境,尤其在紅茶、巖茶、鐵觀音這「三大名茶」領域,已在銷售收入上確立了顯著的領先地位。其中,八馬的鐵觀音銷售收入連續十余年位居全國第一;武夷巖茶銷售收入連續五年位居全國第一;紅茶銷售收入連續四年位居全國第一。

  不過,在詹軍豪看來,儘管八馬茶業在高端茶葉市場佔據領先地位,但市場高度分散使其面臨隱患,如加盟商流失導致單店效益下滑等。八馬茶業需加快供應鏈數字化升級,強化品質管控,優化加盟商扶持政策,提升單店盈利能力。

  「傳統茶業之所以資本化道路不暢,主要是因為行業整體還沒有進入規範化、專業化、品牌化、資本化以及規模化的階段。」中國食品產業分析師朱丹蓬表示,「不是説資本不願意去投傳統茶業,而是考慮到上述情況,資本對這個行業是有取捨的。」

  對於選擇港股上市的原因、如何平衡家族控制與現代化企業治理等問題,北京商報記者通過郵件向八馬茶業發出採訪函,截至發稿未收到回覆。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