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資訊> 正文
2025-10-29 07:03
「透視圖」是36氪新推出的輕量化數據圖文欄目——以數據透視趨勢,以圖片呈現要點。"Talk is Cheap. Show me the data."
作者丨丁卯
自ChatGPT出現以來,全球AI熱潮席捲資本市場。中國市場逐步形成「硬件先行、算力跟進、自主可控」三大AI投資主線。
2023年,海外大模型加速迭代推動算力需求爆發,英偉達AI芯片供不應求。市場迅速聚焦其本土供應鏈,中際旭創、勝宏科技、麥格米特等供應鏈龍頭作為高確定性「賣鏟人」,股價率先啟動,並催生首輪AI行情。
以光模塊龍頭中際旭創為例,其股價在2023年漲超300%,迄今累計漲幅已近25倍。
36氪製圖
36氪製圖
2024年,DeepSeek面世,中國本土大模型躋身世界前列,市場情緒隨之轉向國內算力需求的爆發。
36氪製圖
市場認為,阿里等雲商有望複製23年海外巨頭的增長路徑,迎來雲業務放量。同時,開源模式下,AI原生應用推進加速,互聯網巨頭也因全棧AI能力和入口優勢,有望率先突圍。
36氪製圖
受益於此,阿里等投資邏輯切換至科技成長,迎來價值重估。2024年下半年以來,阿里港股上漲近1.5倍。
36氪製圖
36氪製圖
與此同時,英偉達一家獨大與摩擦加劇引發算力供應鏈風險,國產芯片替代升溫。加之2025年下半年,頭部芯片企業實現技術突破,為替代奠定基礎。而此時英偉達卻因安全問題在國內節節敗退。
寒武紀、海光信息等芯片龍頭業績預期明確,推動股價爆發。25年下半年以來,寒武紀累計漲幅超過150%,而24年10月至今更是漲近6倍。
至此,中國AI投資版圖清晰,三條主線層層遞進、交叉驗證,共同構建起完整的投資框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