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資訊> 正文
2025-10-29 04:35
【為推進中國式現代化凝聚磅礴力量】
光明日報記者 唐一歌 吳春燕
在廣州這片創新熱土上,天空與地面的交通方式正悄然重塑:快遞無人機穿梭於樓宇之間,自動駕駛公交車穩穩匯入城市車流;小鵬匯天全球首個大規模量產飛行汽車工廠竣工,億航智能發佈新一代無人駕駛航空器VT35,讓「跨城空中出行」的願景加速實現。
這些充滿未來感的場景,不僅是廣州新興產業蓬勃發展的生動縮影,更是廣州近年來積極探索新興領域立法、以法治力量打開產業創新天地的有力見證。
2025年2月,《廣州市智能網聯汽車創新發展條例》與《廣州市低空經濟發展條例》同步施行。兩部法規以精準務實的制度設計,為廣州低空經濟與智能網聯汽車兩大新興賽道「破障清路」,推動產業從技術探索邁向規模化、商業化發展。
「法規為企業申請空域使用、適航審定疏通了渠道,讓技術創新更快地走向商業化!」億航智能設備(廣州)有限公司副總裁薛鵬感慨道。小鵬匯天副總裁仇明全同樣振奮地表示:「條例對低空應用場景的明確規定,為我們探索‘空中交通+文旅體驗’模式提供了清晰方向。」
在智能網聯汽車領域,廣汽研究院副院長、智能網聯技術研發中心主任梁偉強表示:「法規的出臺為自動駕駛運營向更深入、更大規模、更大範圍、更高標準推廣提供了切實有效的指導。」
《廣州市智能網聯汽車創新發展條例》系統規定了「車路雲一體化」基礎設施建設規範,明確了事故責任劃分、數據存儲與保險保障機制,推動車輛從「道路測試」穩步走向「全域開放」。
瞄準產業發展中的堵點、難點,廣州在新興領域立法中始終堅持「問題導向」與「企業深度參與」。
據廣州市人大常委會相關負責人介紹,在制定智能網聯汽車條例時,廣州首次採用「政府+企業+專家」多主體協同起草模式,廣汽、小馬智行等企業直接參與條款設計;低空經濟條例的制定則邀請億航智能、小鵬匯天等企業加入立法專班,針對空域申請、起降點建設等具體問題提出解決方案。
這種「接地氣」的立法模式,有效提升了法規的針對性與可操作性。例如,針對無人機「黑飛」問題,低空經濟條例明確授權公安機關對違規飛行器採取強制處置措施;為支持產品快速上市,條例要求政府加快推進駐穗適航審定機構建設,縮短企業產品從研發到商業化的周期。
廣州的立法探索始終向前。2021年12月,廣州出臺國內首部城市數字經濟地方性法規《廣州市數字經濟促進條例》,為全面建設數字經濟引領型城市築牢法治根基;2024年11月,專門出臺《廣州市數據條例》,進一步健全數據要素管理制度,推動數據「供得出、流得動、用得好、保安全」。
近年來,廣州共出台7部專項地方性法規,持續為新質生產力的發展拓寬法治航道。正如廣州市人大常委會法工委負責人所言,立法「既要守住安全底線,又要為創新留足空間」。在廣州,當無人機劃破長空,當智能汽車駛入生活,法治與創新正在同頻共振,共同書寫着「跑得更快、飛得更好」的高質量發展新篇章。
《光明日報》(2025年10月29日 05版)
[ 責編:楊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