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熱門資訊> 正文

房企化債迎實質性突破:融創方案獲高票通過

2025-10-29 02:10

  • init();
  • init();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近期,多家規模房企的債務重組迎來重大進展。

  日前,融創中國發布公告稱,在本月中旬舉行的境外債重組計劃會議中,98.5%的債權人投票贊成重組計劃,對應債務金額支持率94.5%。至此,融創中國境外債重組方案已贏得所需大多數計劃債權人批准。

  旭輝控股集團宣佈將於10月31日召開特別股東會,審議就境外債務重組採取的公司行動,意味着其距離重組生效僅「一步之遙」。碧桂園則計劃於11月5日召開兩類計劃債權人會議,旨在考慮和批准與計劃債權人之間的債務安排計劃。

  據中指研究院監測,2025年三季度以來,包括佳兆業、碧桂園、龍光集團、遠洋集團、金科股份等在內的房企境內外債務重組捷報頻傳,多家企業取得實質性突破,行業債務風險出清進程明顯提速。

今年來房企債務重組加速

 融創中國無疑是此輪債務重組推進較快的大型房企。

  2023年1月,融創中國就完成了160億元境內債的展期。同年11月,其又通過「債轉股+發新票」方式,完成百億美元境外債務重組。

  此后,由於行業恢復不及預期,疊加遭遇債權人的清盤呈請,融創中國不得不尋求二次債務重組。其中,境內債的二次重組已於2025年1月完成。

  2025年3月,融創中國宣佈對境外債進行二次重組,「尋求更加全面的境外債務綜合解決方案」。

  根據融創中國披露方案,此次重組覆蓋總規模約95.5億美元的境外債務,囊括公開市場債券、私募貸款等類型,旨在徹底化解上市公司層面的債務風險。

  具體來看,融創中國向債權人分派兩種新強制可轉債(MCB):一類將獲分配轉股價為6.80港元/股的新MCB,可在重組生效日起轉股;另一類將獲分配轉股價為3.85港元/股的新MCB,可在重組后18~30個月內轉股,總量不超過債權總額的25%。

  同時,融創中國還推出「股權結構穩定計劃」,向主要股東(即孫宏斌)提供部分附帶條件的受限股票,主要股東在6年內僅獲得該等受限股票的投票權等極其受限的權利,除非達到特定限制條件,否則不能處置、抵押、轉讓受限股票。通過該計劃,主要股東股權比例維持在一定水平,避免過分稀釋。

  根據10月14日融創中國最新公告,該境外債重組計劃獲得1469名債權人投票贊成,贊成票人數佔比達98.5%,對應債務金額支持率94.5%。至此,融創中國境外債重組方案已贏得所需大多數計劃債權人批准。

  融創中國方面表示,鑑於本次表決結果超過75%金額門檻,已滿足法院批准的核心要求,方案隨之將迎來法院批准流程。公告明確,香港高等法院將於11月5日舉行聆訊,對其重組方案作出最終裁決。這意味着,融創中國距離重組方案徹底通關僅「一步之遙」。

  若此次境外債務重組最終成功,疊加此前已完成的境內債務重組,融創中國預計可壓降整體償債壓力近700億元,每年可節約數十億元利息支出。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繼融創中國之后,旭輝控股集團於10月16日披露其境外債務重組方案的具體細節。具體內容包括:通過發行強制性可轉換債券用於債務大幅削減;大股東前期對其超5億港元借款同步轉股;推出為期10年的團隊股權激勵計劃,用於在重組完成后的經營復甦期穩定、激勵團隊。上述計劃將在10月31日召開的特別股東大會上尋求批准。

  目前,旭輝控股集團境內重組已完成投票,此次召開特別股東大會審議各項事宜,意味着其境外債務重組主要前置工作已實質啟動。

  此外,碧桂園於10月13日發佈公告稱,公司將於2025年11月5日召開兩類計劃債權人的會議,以審議及批准其擬議的債務安排計劃。為統一處理債務,公司還將同步進行現有港元可轉換債券的同意徵求,旨在將其管轄法律變更為香港法律並納入上述整體重組計劃。

  據克而瑞統計,當前境內外整體債務實現重組或接近成功的房企共3家,分別為融創中國、旭輝控股集團以及龍光集團。世茂集團、佳兆業等8家企業境外債重組成功,整體共計11家房企實現境內或境外部分的債務重組。此外,新華聯於2025年6月完成重整,金科股份、協信遠創的重整方案經法院批准后已進入執行階段。

  中指研究院企業研究總監劉水分析指出,2025年以來,房企債務重組加速,是多種因素疊加的結果。當前市場形勢下,債權人對於債權回收的預期有所調整,相較於破產清算和資產持續貶值,更傾向於接受重組方案,以提高債務清償率。

多家房企大股東提供支持

 值得注意的是,這一輪化債浪潮中,多數房企化債的核心變化從緩解流動性壓力走向實質性負債規模調整,通過債轉股、現金要約、資產抵債等方式實現削債目的。

  如融創中國在其發佈的境外債務二次重組方案中,針對總規模約95.5億美元的境外債務重組採用「全額債權轉股權」模式,成為首家將所有美元債券轉換為公司股本的房企。若最終順利實施,融創中國將基本實現境外債務清零。

  佳兆業則同樣是通過債務展期、債轉股、資產處置等方式,對原有債務結構進行系統性優化。重組成功后,新票據的票面利率介於5%~6.25%,較歷史債務的利率有所下降。債務平均展期5年,公司在2027年底前無剛性還本壓力。

  據中指研究院監測,截至2025年8月,全國共有77家房企發生債務違約,行業已經歷了債務展期、債務重組、逆向混改、破產重整等一系列探索。其中,20家房企的債務重組方案獲批,化債總規模突破1.2萬億元。

  此外,在本輪債務重組中,多家房企大股東通過不同方式提供實質性資金支持。

  以孫宏斌為例,作為融創中國的控股股東,2021年在公司首次債務重組初期,孫宏斌就將自有資金4.5億美元以無息借款形式提供給集團使用,以支持集團經營發展。在2023年公司推出的首次境外債務重組中,該筆無息股東貸款同步轉換為融創中國的股權。

  與此同時,旭輝控股集團大股東林氏家族也將超5億港元的股東借款同步轉股,並將其持有的約400萬美元現有票據全部轉換為強制性可轉換債券,將自身利益與公司未來深度綁定。世茂集團大股東許榮茂則將原借給上市公司的合計約80億港元貸款進行拆分,其中6億美元轉為新長期票據,其余全部轉為強制可轉換債券。

  碧桂園同樣獲得了來自控股股東的重要資金支持。據碧桂園披露,公司控股股東所控制的實體必勝有限公司,已於2025年10月13日簽署不可撤回承諾,將按0.600港元/股的價格,認購用以抵銷約11.4億美元股東貸款的資本化股份,該認購價較公司4月11日的收市價有約36.4%的溢價。碧桂園方面表示,此舉再次體現了控股股東對公司長遠成功的信心。

  上海易居房地產研究院副院長嚴躍進在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採訪時表示,債務重組雖為房企贏得了「時間窗口」,但要真正實現經營迴歸良性發展,還需多重因素協同。對於部分完成重組的企業而言,穩住現金流、確保交付、恢復市場信心纔是走出困境的關鍵。

  旭輝控股集團董事局主席林中此前也公開表示,距離旭輝控股集團真正「站起來」可能還需要3年時間。他提出旭輝控股集團要「二次創業」,走一條「輕資產、低負債、高質量」的新路徑,聚焦「收租、自營開發、房地產資管」三大核心業務板塊。

  「最困難的時候已經過去了,至暗時刻已經過去了。」孫宏斌在6月30日融創中國的股東周年會上表示,「儘管在支持性政策持續出臺的大環境下,核心城市、核心地段將逐步企穩,但房地產市場整體恢復可能還需要一個過程和較長時間。」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