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資訊> 正文
2025-10-28 10:39
近日,Gartner®發佈2025年數據防泄漏供應商清單報告,天融信數據防泄漏(DLP)相關產品再度入選,涵蓋網絡DLP、終端DLP、郵件DLP、雲DLP、數據分類分級、智能內網威脅分析等核心能力。
當前,數據安全事件頻發,對企業而言,數據安全防禦面臨多重壓力。一方面,數據流轉場景日益複雜,終端操作、網絡傳輸、郵件交互、雲端流轉等多環節交織,傳統單點防護模式難以形成閉環;另一方面,《網絡數據安全管理條例》《數據安全國家標準體系》等法規陸續落地,對企業數據分類分級、全生命周期防護提出明確要求。如何在保障業務效率的同時,實現數據安全的精準管控,成為企業數字化轉型的關鍵課題。
全鏈路DLP解決方案
從數據發現到風險閉環
在此背景下,天融信結合多年項目實踐經驗,融合多維度DLP能力,形成以「摸清數據底牌、織密防護網絡、動態識別風險」為核心的全鏈條方案,覆蓋從數據發現到風險閉環的全流程防護,可精準解決企業數據泄露防護痛點。
摸清數據底牌
數據分類分級系統
作為數據安全防護的基礎,該系統以自動掃描為核心、人工配置為補充,實現企業數據資源的探測、識別、分類分級及資產清單化管理。產品內置金融、電信、能源、政務等多行業模板,涵蓋個人信息、商業祕密、行業敏感數據等識別規則,可快速梳理數據資產並形成分類分級清單,為防護策略制定提供精準依據。
織密防護網絡
多維DLP協同作戰
天融信已面向網絡、終端、郵件、雲等數據應用場景形成多維度DLP產品矩陣,構建起從數據生成到全生命周期流轉的全鏈路安全防護體系,讓每一份敏感數據都在嚴密監控下安全流轉。
網絡DLP:依託深度內容識別技術,融合關鍵字匹配、指紋庫比對、數據標識符解析、機器聚類分析等多種監測算法,精準識別敏感數據、病毒文件、惡意鏈接、提示注入攻擊等威脅與違規內容。針對違規數據傳輸行為,系統能夠觸發告警、審計、阻斷、審批、水印等多層防護措施,有效封堵網絡層數據泄露漏洞。
終端DLP:採用底層數據截取和數據內容檢測技術,挖掘終端PC存儲的敏感數據,並主動監測用户文件外發、文件拷貝、文件打印等多種操作,對違規外泄敏感文件行為進行記錄、告警、隔離、阻斷等操作,全方位強化終端數據安全防護,保證用户敏感數據安全。
郵件DLP:通過串聯/代理/審計/MTA等部署方式,實現內外部郵箱收發內容的全面監管與合規性判別。解析HTTPS、HTTP、SMTP、POP3、IMAP等多種郵箱傳輸渠道,提供攔截、告警、註釋、刪除、修改、審批、水印等多樣化防護手段,同時對郵件交互內容進行全量審計,滿足企業追溯管理需求。
雲DLP:支持虛擬化、Docker部署,適配私有云、混合雲等雲環境,擺脫硬件依賴,支持郵件檢測、網絡協議檢測、API接口檢測等全場景監測,實現端點到雲端、雲端業務間的數據傳輸的全程監測和防護,有效保護企業雲端核心數據資產與應用的安全。
動態識別風險
智能內網威脅分析
天融信智能內網威脅分析依據評分展示敏感數據的風險程度,關聯用户和相關實體的敏感數據訪問行為,多維度比對分析用户、實體與數據的交互活動,刻畫敏感數據畫像,智能研判風險行為,構建用户及實體訪問敏感數據行為基線,發現針對敏感數據的異常行為及威脅行為。
截至目前,天融信已構建「端-網-雲-數-智」聯動的全棧數據安全產品體系,形成覆蓋數據跨境自評估、監測與防護、AI數據安全防護、數據勒索保障、數據防泄漏保障等新型風險應對方案;2025年,天融信進一步將數據庫審計、網絡審計、火焰威脅檢測等多款數據安全產品,全面接入雲端天問大模型,藉助AI實現產品主動進化,為數智化時代的數據安全持續賦能。
人工智能與大模型的發展爲數據要素市場注入新動能,可信數據空間建設、跨境數據有序流動也將加速數據價值有效釋放。據《全國數據資源調查報告(2024年)》顯示,2024年我國數據生產量達到41.06澤字節,存儲總量2.09ZB,活躍總量1.3ZB。數據資源從「規模擴張」向「質量提升」轉變。天融信將不斷強化全鏈路防護的精準性與高效性,為各行業築牢數據安全底座,賦能數字中國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