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熱門資訊> 正文

李怡:以數智化綠色供應鏈助推消費與產業「雙向奔赴」

2025-10-28 19:44

(來源:企觀國資)

10月24日,ESG中國·創新年會(2025)暨首屆ESG國際博覽會在北京首鋼園召開,京東集團ESG總監李怡發表主題演講。她説,京東正充分發揮其供應鏈與技術優勢,通過構建綠色供應鏈,積極探索消費端與產業端在綠色轉型上的「雙向奔赴」,為落實國家「雙碳」目標貢獻企業力量。

李怡表示,作為以供應鏈為基礎的技術與服務企業,京東積極響應國家號召,自2013年開出行業首張電子發票、2017年啟動「青流計劃」以來,持續推動端到端的供應鏈綠色化。她重點分享了公司在低碳物流、綠色包裝、數智碳管理及綠色消費四大領域的實踐與進展。

在構建低碳物流網絡方面,京東規模化投入自營新能源車輛超萬輛,併成為行業首家規模化投用氫能源卡車的企業。通過大力推廣「公轉鐵」,其800公里以上干線已全面採用鐵路運輸,2024年鐵路貨運量同比增長超30%。同時,京東通過推廣光伏發電、能源管理系統等,已建成包括西安、廊坊、東莞在內的多座零碳或碳中和智能物流園區。

在綠色包裝領域,京東圍繞「減量、複用、可降解」核心原則,全面推廣減量包材,並大規模投入循環保温箱和循環中轉箱。2024年,其投入使用的96萬個循環保温箱已累計使用超過8545萬次,有效減少了包裝廢棄物。

尤為引人關注的是,京東推出了全自研的供應鏈碳管理平臺「京碳惠」。該平臺是國內首個獲得ISO 14064、ISO 14068等多項國際認證的碳足跡管理工具,通過建立全面的交通運輸載具因子庫和動態覈算模型,將碳足跡覈算準確率提升至99.5%,並已成功支持中國企業的出海合規需求。

在倡導綠色消費方面,京東通過「青綠計劃」和「碳普惠商品體系」,構建了環境友好商品識別與激勵機制。2024年,平臺累計產生約1億張減碳訂單,成功將消費者的低碳行為價值化,推動了碳普惠體系的建設。

李怡表示,京東期待與更多合作伙伴深化協同,共同以技術創新驅動綠色供應鏈發展,為高質量與可持續發展貢獻力量。

企觀國資是企業觀察報社官方微信公眾號。《企業觀察報》是由國務院國資委指導、中國企業改革與發展研究會主管主辦的全媒體平臺,被國務院國資委認定為「國資國企自有輿論平臺」,致力於以專業化、市場化、國際化視角關注報道中國企業改革發展。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號:10120240005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