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資訊> 正文
2025-10-29 00:43
專題:聚焦2025年第三季度美股財報
周三收盤后,科技巨頭財報季將正式進入高潮 —— 谷歌(Google,股票代碼:GOOG、GOOGL)、元宇宙平臺公司(Meta,股票代碼:META)與微軟(Microsoft,股票代碼:MSFT)將陸續發佈財報;亞馬遜(Amazon,股票代碼:AMZN)與蘋果(Apple,股票代碼:AAPL)則將於周四公佈業績。
這一系列重磅財報無疑將影響未來數日的市場走向。不過,超威半導體(AMD,股票代碼:AMD)與英偉達(Nvidia,股票代碼:NVDA)的財報需等到下月 —— 兩家公司分別定於 11 月 4 日和 11 月 19 日發佈業績。
市場最關注的核心問題包括:亞馬遜、谷歌、Meta 與微軟在人工智能(AI)領域的持續投入是否已產生回報、回報規模如何,以及它們還願意投入多少資金用於擴建數據中心。
對蘋果而言,關鍵問題在於 iPhone 17 系列上市最初幾周的銷量表現,及其與前代產品 iPhone 16 的對比。正是憑藉 iPhone 的強勁勢頭,蘋果市值於周二突破 4 萬億美元大關。由此,蘋果成為繼英偉達和微軟之后第三家邁入 「4 萬億美元市值俱樂部」 的企業(目前微軟市值已回落至 4 萬億美元以下)。
對科技行業而言,此次財報季堪稱今年最重要的 「大考」 之一;對科技領域的投資者與分析師來説,這也是年內最關鍵的一周。
人工智能與雲計算
對亞馬遜、谷歌、微軟等企業而言,人工智能及其對雲計算支出的影響將是財報討論的核心議題 —— 華爾街正密切關注這些企業旗下各項服務能否延續 「由 AI 驅動的增長」 態勢。
瑞銀集團(UBS)分析師卡爾・基爾斯特德(Karl Keirstead)在一份致投資者的報告中指出,與以往財報季相比,瑞銀在本季度與亞馬遜、谷歌、微軟雲計算業務的客户及合作伙伴溝通時,感受到了更積極的情緒。
今年以來,亞馬遜股價表現落后於谷歌與微軟:截至目前,亞馬遜股價僅上漲 0.03%,而谷歌與微軟股價分別上漲 33.2% 和 24.2%。基爾斯特德在報告中預測,本季度谷歌與微軟的雲計算業務增速將分別達到 32% 和 39%,而亞馬遜雲服務(AWS)的增速預計為 17%。
他表示,造成這一差距的核心原因在於:微軟受益於 OpenAI(非上市公司代碼:OPAI.PVT)對數據中心算力的旺盛需求,而谷歌則因 Gemini(谷歌 AI 模型)使用率攀升獲得增長動力。儘管亞馬遜是安索普公司(Anthropic,非上市公司代碼:ANTH.PVT)的雲計算服務商,但這家 AI 企業上周與谷歌達成協議,將使用多達 100 萬塊谷歌芯片為其 AI 軟件提供算力支持。
「投資者對 AWS 增長的擔憂,主要集中在其 AI 業務的佈局情況,而非其在覈心工作負載或基於 CPU 的工作負載領域,是否正被微軟奪走大量市場份額,」 基爾斯特德寫道。
他補充道:「若想讓投資者對 AWS 2025 年三季度業績的看法有所改善,就必須讓投資者對……AWS 在 AI 計算工作負載領域的佈局更有信心。」
不過,若剔除微軟在 OpenAI 合作中的優勢,其雲計算業務增速預計僅為 22%,與 AWS 的 15% 增速差距縮小。
「考慮到 AWS 在覈心業務(非 AI 相關)收入上的規模遠大於微軟,這一增速差距更為温和,也更易解釋,」 基爾斯特德表示。
此外,亞馬遜上周剛經歷了亞馬遜雲服務(AWS)大規模宕機事故,導致全球多地互聯網服務中斷。但投資者對此似乎並不在意:AWS 宕機當天,亞馬遜股價反而上漲逾 2%。
AWS 還手握一張 「王牌」—— 規模龐大的 「雷尼爾計劃」(Project Rainier)。該計劃將在美國境內連接數十萬塊 Trainium2 芯片(亞馬遜自研 AI 芯片),構建超大規模算力集羣。安索普公司將利用這一算力集羣開發並部署其 Claude AI 模型的新版本,這將有助於提升亞馬遜在 AI 領域的佈局與增長潛力。
本季度,谷歌雲平臺(Google Cloud Platform)也將成為焦點 —— 華爾街正關注該業務能否通過新增雲服務合同及 AI 使用率提升,延續增長態勢。在谷歌二季度財報電話會議上,首席執行官桑達爾・皮查伊(Sundar Pichai)曾透露,谷歌雲平臺的年化收入已達 500 億美元,並表示其 AI 產品組合正迎來強勁需求。
美國銀行全球研究部(BofA Global Research)分析師賈斯汀・波斯特(Justin Post)指出,谷歌正從 「搜索引擎從標準結果向生成式 AI 結果轉型」 的趨勢中獲益。
「我們對廣告市場的調查顯示,這一轉型可能對谷歌及其他主要平臺有利,因為廣告商正越來越多地轉向付費廣告,以抵消自然流量可能出現的下滑,」 他在致投資者的報告中寫道。
不過,谷歌在瀏覽器領域正面臨新的競爭壓力。OpenAI 上周推出了新款 ChatGPT Atlas 瀏覽器,若該瀏覽器能在消費者與企業用户中獲得認可,可能會對谷歌廣受歡迎的 Chrome 瀏覽器構成重大挑戰。儘管如此,Chrome 目前仍佔據 72% 的市場份額,其領先地位短期內難以被撼動。
得益於 OpenAI 的強勁算力需求,微軟雲計算業務增長迅猛。基爾斯特德認為,這一優勢可能助力微軟本季度交出亮眼業績。
「企業客户與合作伙伴的情緒再次好轉,大型 Azure(微軟雲服務)合作伙伴表示增長趨勢正在加速,」 他在報告中寫道,「在 AI/GPU 領域,尤其是來自 OpenAI 的需求趨勢,表現尤為強勁。」
此外,微軟此次財報發佈前,該公司已與 OpenAI 就 OpenAI 營利性公益公司的未來達成協議。根據協議,微軟將失去作為 OpenAI 雲計算服務商的 「優先購買權」,但 OpenAI 已承諾將在微軟 Azure 上投入 2500 億美元。
微軟還需在財報中證明,Azure 的增長並非僅依賴 AI 相關需求,其標準雲服務也能為雲計算業務總收入帶來實質性增長。
再來看看 Meta。與上述企業不同,Meta 並不對外銷售雲計算或 AI 服務,而是將 AI 用於驅動其廣告業務。不過,Meta 與亞馬遜、谷歌、微軟一樣,也在投入數十億美元擴建 AI 數據中心,且目前來看,這些投入已初見成效。
但 Meta 還需確保其廣告收入與用户活躍度的增長,能跟上其高額資本支出的步伐。
雪上加霜的是,Meta 將與廣告行業競爭對手谷歌在同一天發佈財報,這使得兩家公司的業績很容易被直接對比。若 Meta 業績優於谷歌,其股價可能大幅上漲;反之,若業績不及預期,則可能導致股價下跌。
本季度,Meta 還推出了最新 AI 硬件產品,包括一款內置顯示屏的智能眼鏡新品。這款產品未來或能提升用户活躍度,進而吸引廣告商關注。
蘋果的 iPhone 17 時刻
與其他科技巨頭不同,蘋果在 AI 領域的佈局相對滯后。儘管蘋果推出了 「Apple Intelligence」(蘋果智能),且預計將在未來幾個月推出搭載 AI 功能的 Siri,但 iPhone 的銷售仍是該公司的核心業務。
本月早些時候,Counterpoint 研究公司發佈報告稱,在上市首 10 天內,蘋果 iPhone 17 系列在美國和中國市場的銷量比 iPhone 16 系列高出 14%。這一強勁表現推動蘋果股價上漲,並使其市值在周二突破 4 萬億美元。
但傑富瑞(Jefferies)分析師李澤剛(Edison Lee)在 10 月 19 日的一份投資者報告中指出,在傑富瑞追蹤的多個市場中,iPhone 17 的銷售勢頭正逐漸放緩 —— 產品交付周期(即用户下單至收到手機的時間)較前一周有所縮短。
華爾街將特別關注消費者對蘋果新款 iPhone Air 的興趣程度,以及該機型的銷量是否超過其替代的前代產品 iPhone Pl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