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熱門資訊> 正文

馬斯克旗下AI驅動的維基百科競品歷經坎坷上線

2025-10-28 22:01

核心要點

  • 這款名為 「Grokipedia」 的產品以 xAI 旗下大型語言模型 「Grok」 命名,馬斯克稱其是廣受歡迎的免費網絡百科全書維基百科的改進版,且偏見更少。
  • 馬斯克表示,此次上線的是早期版本,后續迭代中將進行優化升級。

 智能手機屏幕上顯示着 Grok 人工智能的標誌,背景為維基百科標誌。SOPA Images | LightRocket | Getty Images

智能手機屏幕上顯示着 Grok 人工智能的標誌,背景為維基百科標誌。SOPA Images | LightRocket | Getty Images

  埃隆・馬斯克於周一推出了人工智能驅動的百科全書 「Grokipedia」 的早期版本,其網站上線后短暫崩潰,數小時后才恢復正常。

  這項全新的人工智能服務以 xAI 旗下大型語言模型 「Grok」 命名,馬斯克稱其是廣受歡迎的免費網絡百科全書維基百科的改進版,且偏見更少。

  這位特斯拉(Tesla)和太空探索技術公司(SpaceX)的首席執行官上月宣佈,他正着手開發一款維基百科競品,這一想法源自科技巨頭戴維・薩克斯(David Sacks)的提議 —— 薩克斯目前擔任美國前總統唐納德・特朗普政府的人工智能與加密貨幣事務負責人。

  馬斯克此前曾公開支持德國極右翼政黨德國選擇黨(AfD),他還多次抨擊維基百科 「奉行‘覺醒’文化」,並批評該平臺在多篇文章中引用《紐約時報》、美國國家公共廣播電臺(NPR)等媒體作為信息來源。

  馬斯克在社交平臺 X(原推特)上發文稱,此次上線的僅為 「Grokipedia 0.1 版本」,后續的 「1.0 版本將實現 10 倍提升」。不過他堅稱,當前版本已優於維基百科。

  據報道及網絡檔案庫 「時光機」(The Way Back Machine)上的網站存檔顯示,Grokipedia 網站曾下線數小時。

  Grokipedia.com網站採用深色背景設計,頁面中央設有搜索欄,頁面信息顯示其已收錄 885,279 篇文章,文章風格與維基百科頗為相似。

馬斯克的 「反覺醒」 人工智能運動持續推進

  繼 Grok 整合至社交平臺 X 之后,Grokipedia 成為 xAI 聊天機器人在馬斯克旗下項目中的又一應用,標誌着其人工智能佈局進一步拓展。

  馬斯克還曾將 Grok 宣傳為 OpenAI 旗下 ChatGPT 等競品的 「反覺醒」 且無偏見的替代方案。

  然而,正如眾多媒體及 X 平臺用户所指出的,無論是 Grok 聊天機器人還是 Grokipedia,在響應用户查詢時,都頻繁引用維基百科作為信息來源。

  維基媒體基金會(Wikimedia Foundation)發言人在接受美國消費者新聞與商業頻道(CNBC)採訪時表示,該機構 「仍在瞭解 Grokipedia 的運作機制」,但同時指出,維基百科的替代產品此前也曾出現過,並未對維基百科的工作或使命造成干擾。

  在被問及 「偏見爭議」 時,該發言人表示,維基百科的宗旨是為數十億讀者提供信息,不偏向任何特定觀點。他補充道:「與這些新興項目不同,維基百科的優勢顯而易見:它擁有透明的政策、嚴格的志願者監督機制,以及追求持續改進的濃厚文化氛圍。」

  「維基百科的知識體系由人類構建,且將永遠如此。通過開放協作與共識機制,來自不同背景的人們共同打造出一份中立、鮮活的人類認知記錄 —— 這份記錄反映了我們的多樣性與集體好奇心。正是這種人類創造的知識,成為人工智能公司生成內容的基礎;即便 Grokipedia,也需要依託維基百科才能存在。」 發言人進一步説道。

  據悉,維基百科聯合創始人吉米・威爾士(Jimmy Wales)上周向《華盛頓郵報》表示,他對 Grokipedia 的期待不高,因為當前人工智能語言模型的複雜度尚不足,「必然會存在大量錯誤」。

  但在 Grokipedia 上線后,桑格卻發佈了一條長文,指出這款人工智能百科全書中與自己相關的內容存在多處他所謂的 「不準確信息」。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