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熱門資訊> 正文

通義千問在硅谷

2025-10-28 16:17

來源:中國企業家俱樂部

英偉達黃仁勛稱它是 「開源最佳」,馬斯克驚歎其生成效果 「難辨真假」,愛彼迎CEO直言 「比 OpenAI 更優更便宜」—— 最近,來自中國的通義千問,正以 「破圈者」 的姿態橫掃硅谷。當舊金山的科技巨頭們紛紛擁抱這款中國大模型時,外界不禁追問:這只是偶然的商業選擇,還是全球 AI 格局迎來 「拐點」 的信號?

一語激起千層浪!

這兩天,愛彼迎CEO布萊恩·切斯基的一番表態在全球AI界掀起了一輪大討論,其中的一些聲音可以説是很尖鋭,甚至帶有一絲憤懣色彩。

例如,在聽到切斯基的這番話后,一位知名AI研究者説道:硅谷是建立在通義千問之上的嗎?」 The valley is built on Qwen?

什麼樣的話能惹得科技圈大佬如此「直言」?當我們細讀切斯基的原話后,倒是很能理解這位AI研究者的心情,以及為什麼全球AI界會因切斯基的這句話而掀起萬丈波瀾了。

切斯基是這樣説的:

OpenAI更好更便宜

「公司大量依賴阿里巴巴的通義千問模型」;

我們也會使用OpenAI的最新模型,但通常不會在生產環境中大量使用,因為有更快、更便宜的模型可供選擇。

的確,在一些人看來,作為總部坐落於舊金山的美國公司,愛彼迎應用同在舊金山且多年來有着AI界「老大哥」地位的OpenAI的產品纔是正常,你們不用就算了,怎麼還如此「小瞧」OpenAI反而大讚通義千問呢?

仔細研究一番后,我們認為,這些人大可不必糾結於切斯基的這番言論,因為一個不爭的事實是——2025年是全球大模型競爭的一個分界點,如果説此前OpenAI能夠憑藉GPT系列、Sora等產品穩坐大模型第一寶座,那麼今后隨着以通義千問為代表的國產大模型的崛起,OpenAI一家獨大的現象將成為歷史,一個更加多元、開放的全球AI競爭格局已然來臨。

這麼説,並非空穴來風。

01.

硅谷大佬們,一片盛讚

其實,如果細心觀察一下硅谷大佬們近來的發言,你會發現,切斯基此番表態絕不是一個孤立現象,對通義千問的盛讚幾乎涵蓋了所有你聽説過的硅谷大佬。

我們可以簡要列舉下:

5月份的英偉達財報電話會上,黃仁勛點名表示,阿里巴巴的通義千問模型是開源AI模型之中最好的。其免費發佈后在美國、歐洲及其他地區獲得了巨大關注。

此外,有國外開發者在「人工智能圖像繪畫藝術作品創作平臺Civitai」 上用通義萬向Wan2.2訓練lora模型,該模型生成的Instagirl不僅在推特和Reddit等平臺上爆火,就連馬斯克看到后都表示:Wan2.2的生成效果難辨真假!」

還有,7月份,通義團隊發佈並開源了Qwen系列最強代碼模型Qwen3-Coder后,推特創始人傑克·多爾西不僅發文點贊,還表示其相關產品希望Qwen3-Coder結合出激烈火花!

尤為值得一提的是,一眾硅谷大佬可不只是口頭點贊,更實打實的把通義千問應用在了企業當中。

比如,今年6月,有外媒報道,電商巨頭亞馬遜正在加速佈局人形機器人,並已在其機器人操控系統中採用了阿里通義千問模型。有亞馬遜團隊成員透露,他們持續使用通義千問等開源大模型,幫助機器人更精準地理解環境並規劃行動。

再比如,此前曾多次傳出蘋果與阿里巴巴合作的消息,稱計劃在中國市場的iPhoneiPadMac等設備中,引入通義千問模型來支持其AI功能。

視角再放大些看,其實也不只是硅谷。

例如,日本經濟新聞(NIKKEI)在公開報道中稱阿里通義千問大模型已成為日本AI開發基礎。目前,多家日本新興AI企業,如ABEJALightblueAxcxept等也已經開始以千問為基礎模型進行二次開發。

還有,上個月阿聯酋穆罕默德··扎耶德人工智能大學(MBZUAI)在官網宣佈,其與G42共同推出了一款低成本的推理模型「K2 Think」。新聞稿中提到,K2 Think僅需320億個參數,卻能超越其他公司的、規模大20倍的推理模型。這款得到阿聯酋總統鼎力支持的模型,也是基於阿里巴巴通義千問Qwen2.5基礎模型構建。

所以,當我們結合上述信息來看,一個很深的感觸是,切斯基的這番言論其實並沒有什麼反常,反而顯得再正常不過了。如今,從硅谷到日本再到阿聯酋等國,其科研機構和企業所選擇的大模型不是非OpenAI不可,以通義千問為代表的國產大模型反而呈現出愈發亮眼的表現。

這一切也指明瞭一個事實:國產大模型已經走到了世界科技舞臺的中央,且佔據了十分重要的地位,世界各地越來越多的公司和開發者正在與通義千問為代表的國產大模型產生緊密連接。隨着國產大模型的崛起,全球AI界也正在形成一個人才湧動、開放共生、持續創新的生態系統

接下來,還有一個不可迴避的問題是,通義千問是如何做到這一切的?

02.

他,贊聲背后的關鍵人物

觀察下來,上述問題的答案與一個人,一個在阿里內部被親切稱為「吳媽」的人緊密相關,他就是阿里巴巴集團CEO、阿里雲董事長兼CEO吳泳銘。

吳泳銘

這里,我們可以先簡要介紹下吳泳銘其人。

作為阿里的「十八羅漢」之一,從最早的中國黃頁,到后來淘寶、支付寶,吳泳銘都是阿里的技術中堅,是一個實打實的「技術老兵」。

在阿里的后期,吳泳銘逐漸轉向收購業務,UC、高德、陌陌、友盟等阿里一系列重大的併購和投資背后都有他的身影。2015年,他又創辦了元璟資本,投出了理想汽車、塗鴉智能等150余個項目。十余年的投資併購經歷,也讓其練就了獨到的戰略眼光。

資深的技術背景+精準的戰略判斷能力,這使得吳泳銘接任阿里雲后就為其定下了一個核心戰略——AI驅動」,明確將人工智能作為未來核心驅動力,推動資源向高增長、高技術壁壘業務傾斜。

在前不久的雲棲大會上,吳泳銘的一番發言也讓外界對這一戰略有了更深刻的感知。

他説,「我們認為大模型代表的技術平臺將會替代現在OS的地位,成為下一代的操作系統。未來,幾乎所有鏈接真實世界的工具接口都將與大模型進行鏈接,所有用户需求和行業應用將會通過大模型相關工具執行任務。」

同時,他強調:「通義千問選擇開放路線,打造AI時代的Android。我們認為在LLM(大語言模型)時代,開源模型創造的價值和能滲透的場景,會遠遠大於閉源模型。」

細想想這兩句話,其實道出了通義千問今日之成就的密碼。

「下一代操作系統」的判斷,定義了通義千問未來的潛力、可能性與重要性。這不僅是為技術團隊鼓勁加油,讓大家知道自己身處在一個偉大的事業當中,同時也讓業界以更為深邃的目光進一步審視大模型所藴含的價值與意義,更廣而深地接觸和使用大模型,體驗其帶來的生產力革命。

后一句則偏向於具體戰術上的指導。大模型開閉源之爭由來已久,到底怎麼選、怎麼走,吳泳銘一錘定音,擁抱開源,堅持開源,讓全球開發者從中受益,讓AI像水、電和網絡一樣觸手可及。這不僅可以讓通義團隊心無旁騖地干事,也進一步擴大了通義千問的「朋友圈」,使其走向千行百業、千家萬戶。

這也正如Qwen3發佈后李開復所言:「花費巨量的資源訓出的閉源模型性能僅僅比開源模型略好一點,這樣的商業模式是不可持續的。而開源模型進一步讓大模型價格接近普惠點,促進了AI平權。

除此之外,不得不説的是,吳泳銘的身上還透露着一股濃厚的實干家精神,這一點集中體現在其對阿里雲「全棧AI」建設上的不遺余力。

例如,今年2月他宣佈,未來三年,將投入超過3800億元用於雲和AI硬件基礎設施建設。這一數字創下中國民營企業在AI領域的最大投資紀錄,總額甚至超過過去十年的總和。

在近乎不設限的研發投入下,阿里雲構建起了獨特的全棧優勢,打通了從底層硬件到應用的完整閉環生態,成為一家從AI算力、AI雲平臺、AI模型、開源生態到AI應用的全棧AI技術公司。

對未來精準的預判和戰略規劃+真抓實干的務實派作風,既有方向上的指引又有真金白銀的投入,如此一來,通義千問能夠屹立於全球科技之林也就不足為奇了。這方面,通義千問榮獲的一項又一項成績也是最好的證明。

斯坦福大學《人工智能指數報告2025》數據顯示,阿里標誌性人工智能模型數量有六個,位居全球第三。阿里雲自研的通義千問大模型已開源超過300款,覆蓋全模態和全尺寸。由全球開發者貢獻的通義千問衍生模型數量已突破17萬個,構成了全球第一的開源模型矩陣。

此外,在全球最大的AI開源社區Hugging Face的最新榜單上,阿里通義系列也以7款模型入選前十的成績實現屠榜,前不久開源的全模態大模型Qwen3-Omni更是登頂全球第一。

還有,在昨天美國人工智能研究實驗室nof1.ai舉辦的AI大模型實時投資比賽「Alpha Arena」中,包括DeepSeekGeminiGPT在內的全球六大頂尖大模型使用相同的提示詞和輸入數據進行了一場實盤交易挑戰。

23日,Qwen憑藉出色的策略和實操,超越此前的冠軍DeepSeek,首奪第一,GPT-5則繼續墊底。截至24日發稿時,Qwen以已超50%的投資回報率,拉大與別的模型差距,穩居第一。

03.

結語

最后,想談一談通義千問此輪硅谷刷屏給我們留下的兩個深刻感受。

第一,通義千問贏得硅谷大佬連番稱讚的背后,其實不只是技術上的勝利,更是開源普惠的價值觀的勝利。

它讓更多國家、企業、開發者參與到了這場顛覆性的AI變革當中,讓全球開發者都能在AI浪潮中揚帆,讓世界各國都能分享到技術進步的紅利,這無疑是比登頂榜單更大的榮耀。

放眼於未來,可以肯定的是,對AI技術的探索與應用絕不是屬於少數巨頭的獨角戲,而是全球開發者共同參與的交響樂

第二,通義千問通過全面開放模型走向全球,與全球開發者共同構建一個繁榮的生態系統,其背后的這份「全球觀」無疑也是值得深思與學習的。

這方面,北大國發院周其仁教授曾分享過一個讓人印象頗深的故事。他在參訪荷蘭皇家藍瓷公司時發現,這樣一家600萬歐元生意的公司,居然一下子打開世界地圖,指着説我們銷售的東西在世界的哪些地方。

見此,周其仁教授不禁感慨道:中國企業家做600萬歐元生意的有的是,但我們有幾個是拿世界地圖説話的?這句話的背后,強調的是我們的企業要有一種「全球觀」,要有一種大格局。

商業的故事,從來都是視野決定格局,格局決定上限。一家企業能否在商業史上留下濃墨重彩的一筆,乃至引領一個時代的價值,歸根結底,還是在於其輻射面與影響力有多大。眼界是聚焦於一城、一國、還是胸懷天下,向着世界性公司邁進,最終的結局註定是不同的。

有幸見證,這一次拿起世界地圖説話的,是通義千問,是阿里雲,是中國科技公司!

通義千問的未來,值得我們盡情想象。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