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熱門資訊> 正文

極智嘉(2590.HK)具身智能新作重構全球倉儲邏輯,AI+機器人引領倉儲無人化

2025-10-28 18:27

1028日,全球倉儲履約機器人龍頭極智嘉(2590.HK)在2025 CeMAT亞洲物流展上全球發佈具身智能新品——無人揀選工作站及業內首個全流程無人揀選機器人方案 標誌着倉儲自動化正式邁入全流程無人化新階段

無獨有偶,亞馬遜近期也推出了革命性機器人工作站「藍鳥」(Blue Jay),這與極智嘉在推動無人倉上不謀而合,雙方共同印證了倉儲無人化已成為行業技術演進的明確方向。

此次發佈的無人揀選工作站由極智嘉自主研發的具身智能基座模型Geek+ Brain驅動,賦能通用機械臂成功攻克無人倉建設中技術難度最高、人力依賴最強的揀選環節,實現多品類、多場景、多行業的真無人揀選

這一突破使極智嘉躋身全球極少數可交付一站式全流程無人揀選方案的企業,成為推動智能倉儲從「局部自動化」邁向「全流程智能化」的關鍵力量,也進一步夯實其在"人工智能+倉儲"賽道的引領地位

全球首發無人揀選工作站,打通全流程無人化

此次發佈的無人揀選工作站具備卓越的適應性與部署效率,即插即用, 無需后訓練,可智能識別精準抓取全品類SKU48小時即可快速部署,極大簡化上線流程。此外,還可動態適配新品與包裝變化,覆蓋數萬級商品,彈性擴容, 快速響應倉儲場景的多樣化需求。

這一高效無人化作業能力,來自極智嘉通用倉儲機器人的超級大腦」——Geek+ Brain 具身智能基座模型。Geek+ Brain採用「感知-策略」兩段式分層架構,通過感知模型精準識別物體與環境信息,策略模型實時生成最優抓取方案與運動軌跡,形成從識別、決策到執行的全鏈路智能揀選。

值得注意的是,該模型基於千萬級數據預訓練,並結合仿真與行業真實數據持續優化,形成完整的數據閉環,為倉儲無人化提供高性能、可複用的抓取與決策能力

隨着無人揀選工作站的落地,極智嘉成功補齊全流程真無人揀選的最后一環。該工作站可與極智嘉全系列自主移動機器人無縫協同,輕松融入現有物流流程,實現從上架到揀貨的全流程無人化。

據悉,極智嘉已將下一步目標聚焦於倉庫打包環節,機械手打包技術的研發與測試工作正穩步推進,公司將徹底實現‘全流程無人倉’的戰略目標,引領無人倉時代。

從長期發展來看,憑藉在具身智能的先發優勢與持續的技術和場景積累,極智嘉持續完善具身智能生態體系,其技術商業化落地進程將加速推進,公司有望加速釋放增長潛能,迎來價值兑現的Alpha周期。

政策產業雙輪驅動,具身智能開啟新增長

從智能倉儲行業來看,極智嘉與亞馬遜的技術佈局展現出高度共識,極智嘉的無人揀選工作站與亞馬遜的Blue Jay均採用機械臂作為核心執行單元與AI算法融合實現精準高效的自動化揀選,從而降低對人工的依賴,為客户帶來可預測、更優的履約成本。

政策層面同樣釋放出積極信號,10月20日至23日召開的中共二十屆四中全會審議通過《中共中央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五個五年規劃的建議》,明確將具身智能」納入前瞻佈局產業之一,定位為「十五五」期間新的經濟增長點。該頂層設計與人工智能+」戰略形成政策閉環,為具身智能產業提供長期增長錨點

極智嘉作為行業先行者,早已提前卡位這一趨勢。繼今年7月成立具身智能子公司之后,8月推出自主研發的 Geek+ Brain 具身智能基座模型及通用機械臂操作方案,此次全球首發的無人揀選工作站,率先打造全流程無人化智能倉儲。 這一戰略佈局精準契合產業與政策共振周期,為公司打開了長期增長通道。

資本市場一致熱捧,估值重構在即

資本市場已敏鋭捕捉這一趨勢並達成共識,摩根士丹利、大和證券、興業證券及民生證券等眾多知名機構集中發佈研報,均給予極智嘉「增持」或「買入」評級,一致認為公司在具身智能領域的前瞻佈局正進入兑現期,規模效應有望加速業績釋放。

股價表現亦印證市場信心,極智嘉近期股價走勢持續優於大市。截至10月28日收市,公司股價近三個月來累計上漲60.68%,遠超同期香港恆生指數漲幅,展現突出的Alpha屬性。

圖表來源:東方財富,截至2025年10月28日

這輪上漲反映了市場對其「人工智能+倉儲」商業化前景的積極定價,但從估值角度看,極智嘉仍具明顯上行潛力——公司當前市銷率僅13.04倍,顯著低於優必選科技與地平線機器人的42.87倍和39.54倍。按摩根士丹利目標價37港元測算,極智嘉當前股價仍存在超31%的修復空間,估值窪地特性愈發凸顯,為長期資金提供了絕佳的入場契機。

極智嘉憑藉其全球領先的商業化能力、AI+機器人技術壁壘及跨行業頭部客户資源,已為具身智能在倉儲場景的規模化落地創造了成熟基礎。在技術突破與市場需求的雙重驅動下,公司有望迎來價值重估與新一輪高質量增長。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