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熱門資訊> 正文

重視!這個產業將迎接爆發期的下半場

2025-10-28 18:08

在全球AI科技產業加速迭代的浪潮中,PCB(印製電路板)作為「電子工業之母」,正迎來前所未有的發展機遇。AI服務器需求的持續爆發與傳統領域需求的超預期復甦,共同推動板塊進入新一輪增長周期。

01 需求端雙輪驅動


PCB行業的需求韌性,源於「新興賽道爆發+傳統領域回暖」的雙輪驅動格局。從行業發展規律來看,每一次核心技術變革都會重構PCB的需求結構,而當前AI技術的突破,正推動行業進入「量價齊升」的黃金階段。

AI服務器對PCB的需求已經從「概念」到「實績」,打開行業增長天花板。

AI技術的落地,首當其衝拉動服務器領域的PCB需求。從產業調研得知,2025年英偉達GB 200/300 NVL72出貨量預計達預期水平,2026年Blackwell&Rubin系列出貨量有望突破5-6萬台。這一趨勢直接帶動AI服務器PCB需求的爆發,其核心邏輯在於「單機PCB含量提升」與「服務器出貨量增長」的雙重疊加

從產品結構來看,AI服務器對PCB的技術要求遠超傳統服務器,高多層板(HLC)、高密度互聯板(HDI)成為核心需求。以英偉達Rubin平臺為例,其全新的中板(Midplane)設計將在2026年下半年落地,背板(Backplane)設計也計劃於2027年下半年應用於Rubin  Ultra,這兩項創新將顯著提升單機PCB價值量。

據UBS(瑞銀)測算,AI服務器PCB的單機含量較傳統服務器提升5-10倍,遠超4G向5G升級時2-3倍的增幅,直接推動服務器PCB市場規模進入「快車道」。

同時,AI產業鏈的國產化進程也為中國PCB企業帶來增量機遇。隨着國內企業推出自主AI芯片與集羣方案,本土AI服務器供應鏈加速成型,深南電路、滬電股份等具備高端PCB生產能力的企業,已進入國內頭部AI客户的供應商體系,未來訂單確定性較強。

另外,傳統PCB需求超預期復甦也築牢PCB產業的基本盤。

儘管AI是行業增長的核心亮點,但傳統領域的需求復甦同樣不可忽視。智能手機、PC、通用服務器等傳統應用場景,仍貢獻PCB企業70-80%的營收,其需求改善為行業提供了堅實的「安全墊」。

具體來看,智能手機領域受益於iPhone17系列出貨量超預期及2026年摺疊屏iPhone的推出,市場已經將2025/26年全球智能手機出貨量預測上調至12.6億/12.7億部,同比分別增長3%/1%。PC領域則受Windows10系統終止支持的替換周期推動,商用PC需求持續回暖,2025/26年全球PC出貨量增速預計提升至4%以上。

通用服務器的需求韌性更為突出。一方面,企業數字化轉型推動服務器替換周期縮短;另一方面,AI驅動的非GPU工作負載(如數據存儲、邊緣計算)拉動通用服務器需求,2025/26年全球通用服務器出貨量預計同比增長8.6%/8.0%,其中超大規模數據中心的通用服務器出貨量增速更高達17.8%/9.8%。

值得注意的是,即便非AI服務器,其CPU平臺切換也帶動PCB含量價值增長約100%,成為傳統領域的重要增長點。

02 PCB產業鏈細分賽道分析


PCB產業鏈的價值分佈呈現「上游集中」特徵,基板(Substrate)與覆銅板(CCL)作為核心原材料,不僅技術壁壘高,且直接受益於AI需求爆發,成為當前行業最具確定性的細分賽道。

基板:BT基板供需緊張延續,ABF基板國產化加速

基板是PCB的核心組件,分為BT基板與ABF基板兩類,前者主要應用於存儲芯片,后者則用於高端邏輯芯片(如CPU、GPU)。

從BT基板來看,2025年以來,存儲芯片需求的持續復甦與T-glass(基板關鍵原材料)的供應短缺,共同推動BT基板產能利用率飆升。深南電路等企業的BT基板產線自2025年二季度起滿負荷運行,部分產品訂單能見度已延伸至2026年初。

價格方面,部分廠商今年以來已將BT基板ASP上調30%,年底前仍有進一步上漲空間。

ABF基板則是PCB產業鏈國產化的「關鍵戰場」。長期來看,全球ABF基板市場被日本Ibiden、Shinko等企業壟斷,國內企業仍處於突破階段。但隨着自主AI芯片與HBM(高帶寬內存)方案的推出,ABF基板國產化進程加速,未來有望憑藉成本優勢與本地化服務搶佔市場份額。ABF基板的國產化不僅是技術突破,更將打開中國PCB企業進入高端芯片供應鏈的通道,長期增長空間顯著。

CCL:高端產品供需失衡,傳統產品温和提價

覆銅板(CCL)是PCB的基礎原材料,其需求與價格走勢直接反映PCB行業的景氣度。當前CCL行業呈現「高端緊、傳統穩」的格局,高speed CCL(高速覆銅板)成為最具爆發力的細分領域。

高speed CCL主要應用於AI服務器與交換機,其需求爆發源於兩方面:一是AI服務器向下一代平臺升級,需要更高性能的CCL(如M8/M9級別),這類產品採用低介電常數(low dk)玻璃纖維與HVLP4/5級銅箔,成本較傳統CCL高3-5倍;二是關鍵原材料(如PPO樹脂、PTFE樹脂)供應有限,導致高speed CCL產能緊張。

據UBS(瑞銀)預計,2025年下半年高speed CCL ASP仍將上漲10-15%,且供需緊張格局將持續至2026年。

傳統CCL的價格走勢則相對温和。受銅、樹脂等原材料成本上漲推動,2025年底傳統CCL可能迎來一輪提價,但漲幅預計低於2020-2021年的5G周期與疫情時期。傳統CCL的提價更多是「成本傳導」而非「需求拉動」,因此對企業盈利的提振作用有限,但仍將改善行業整體盈利水平。

03 產業鏈公司梳理


滬電股份:中北美客户全覆蓋

深南電路:北美主要客户谷歌,以及光模塊最主要pcb供應商。

勝宏科技:公司在英偉達的創新卡位,產能擴張的激進性和客户拓展趨勢依然強勁。

生益電子:因AWS貢獻增量訂單大,第三季度業績大超預期。

生益科技:因CCL提價以及打樣研發費用提高,業績確定性強。

大族數控:第三季度業績超預期,主要體現pcb環節景氣度先后問題,設備先行。

鼎泰高科:Q布(硬、加工難度高)給pcb帶來的工藝問題,鑽針作為耗材,帶來明確增量。

中材科技:預計在明年PCB景氣持續在其業績中兑現。

從估值來看,當前PCB板塊的估值已反映行業上行周期預期。截至2025年10月28日,同花順PCB指數今年以來上漲70%,12個月動態PE約42倍,處於2019-21年5G周期30-50倍估值區間的中上軌。

但與5G周期相比,AI驅動的本輪周期增長彈性更大——據UBS預計,2024-27年覆蓋企業的淨利潤CAGR將達42%,遠超5G周期24%的水平,因此當前估值仍具備合理性。

04 結論


綜合來看,中國PCB行業正處於「AI驅動的新一輪上行周期」,產業鏈上游的substrate與CCL賽道,以及具備AI服務器供應鏈資質的龍頭企業,將是本輪周期的核心受益者。

在科技產業變革的浪潮中,PCB行業依然值得重點關注。對於長期投資者而言,當前仍是佈局產業鏈優質標的的窗口期,而企業的技術壁壘、客户結構與產能佈局,將是決定其能否在新一輪周期中勝出的關鍵。

如果,你對股票投資感到困惑:

如果,你對如何應對市場波動感到迷茫;

如果,你對接下來應該關注哪些行業方向感到無所適從

那麼,請掃碼加入我們,獲取更詳細的產業鏈分析和投資策略,跟隨格隆匯研究院一起,在AI的浪潮中把握確定性機會,分享產業革命的紅利吧!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