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資訊> 正文
2025-10-28 17:58
早盤10:14分,A股迎來歷史性一幕。
上證指數在銀行、科技板塊共同拉動下成功突破4000點大關,這是滬指歷史第三次突破這一關鍵點位,也是其最近10年來首次站上4000點整數關。
可指數在突破4000后震盪加劇,三大股指最終全線收跌。截至收盤,滬指報3988.22點,跌0.22%;深成指跌0.44%;創指報跌0.15%。
儘管尚未站穩4000,對於A股投資者而言,信號意義巨大。
僅花了一年時間,上證就完成了從2700到4000的華麗蜕變,背后凸顯了對A股市場信心的徹底轉變。
回過頭看,科技牛的結構性特徵非常明顯。創業板、科創50等科技公司含量更高的指數漲幅還大幅領先於上證指數。

和前兩輪突破4000點行情相比,如今的行情始終以「科技牛」為牽引,在制度構建、科技突破、存款搬家等敍事帶動下,扭轉了投資者對於A股市場的主流認知,持續推升市場風險偏好,才演繹出了「慢牛」格局。
過去一年,科技板塊堪稱絕對主線,AI產業鏈、鋰電池、創新葯、有色金屬等細分板塊領跑。
據格隆匯統計,2025年以來申萬一級行業里漲幅居前的十大板塊分別是有色金屬、通信、電子、電力設備、綜合、機械設備、基礎化工、計算機、鋼鐵以及汽車。
此前兩輪牛市充當「旗手」的非銀板塊風光不再,消費、房地產、能源產業鏈等傳統產業表現墊底。如今取而代之的,是受AI算力產業高景氣驅動的通信、電子、計算機等板塊。

從近期科技股表現來看,調整歸來,科技仍然最強主線。
熱門賽道譬如CPO、PCB交易擁擠度較此前明顯回落,三季報又即將到來,具備吸引資金繼續佈局的潛力。
風險偏好回升是科技板塊修復的關鍵,昨日市場就已經呈現普漲結構,為今天突破4000打下基礎。
周末中美會談順利推動市場風險偏好提升。中美經貿中方牽頭人、國務院副總理何立峰與美方牽頭人、美國財政部長貝森特和貿易代表格里爾在馬來西亞吉隆坡舉行中美經貿磋商。此后美方表示不會再考慮對中國加徵100%關税。
同時,北美AI賽道繼續爆出重磅合作,算力訂單持續落地。
Anthropic 與谷歌合作部署百萬枚TPU,建設超1GW 算力集羣,預計2026 年上線。谷歌Ironwood 超級點在Scale-Up 架構中新增OCS 交換機櫃,騰景科技獲釩酸釔大額訂單,印證OCS 落地提速。OpenAI發佈內置ChatGPT 的Atlas 瀏覽器,AI 應用生態持續延伸。
正是AI「資本開支擴張、商業化落地、業績兑現」的正向循環,為算力供應鏈業績增長注入強勁動力。
尤其光模塊公司,業績兑現有非常強的確定性,對於景氣驗證起到指引作用。已經披露的包括劍橋科技、華工科技、光迅科技,前三季度歸母淨利潤同比增長在41%-71%。
本周還將迎來光模塊「三劍客」,中際旭創、新易盛、天孚通信的財報,近期海外大客户重新上調了明年1.6T光模塊採購計劃,1.6T產品進入量產放量期。中際旭創從10月下旬結束調整后一路狂飆,累計漲幅已接近50%。

雖然早盤突破4000,但今天盤面呈現的是高開低走,通信設備、電子元器件、航天軍工板塊上漲,貴金屬、煤炭板塊領跌。
也有投資者會擔心,4000點作為階段性的關鍵點位突破以后,兑現完預期以后將再次對市場形成一定拋壓。
A股過去待在4000點以上的時間並不長,以往兩輪牛市在突破4000點之后,強勢格局共維持累積15個月之久,對應着步入此輪牛市的中后期。
當重要關口突破后,市場也往往需要時間消化獲利盤和套牢盤。4000點作為一個重要的心理和技術關口,短期市場可能會出現反覆震盪和整固。
但當滬指站穩4000點之后,市場情緒會更加樂觀。
過去一年,A股市場的核心驅動邏輯並非單純源於企業盈利的顯著改善或無風險利率的變化,主流敍事成爲了影響市場風險偏好的關鍵變量,譬如科技突破、反內卷等等。
很明顯,科技突破的高度對於未來A股走勢,起到了關鍵的助推作用。
「科技牛」亦是「轉型牛」的主線,隨着經濟社會發展不確定性下降、無風險收益下沉、資本市場改革的推動。在順利轉型的基礎上,A股中長期的前景逐漸樂觀。
外資最近更是明確表達中長期看多中國股市的觀點,高盛發佈報告指出,中國股市將進入更為持久的上漲階段,預計主要指數到2027年底將有約30%的上漲空間。
全球降息周期里,A股作為估值相對全球股市存在折價的市場,主流敍事的迴歸讓外資有進一步配置的動力。
上周市場對美聯儲月內和年內雙重降息的預期還進一步升溫。從全年維度看,截至10月24日,期貨市場隱含利率顯示市場預期美聯儲年內降息2次。

除了算力這類業績兑現程度較高的科技賽道,隨着滬指時隔10年重返4000點上方,市場熱點也有望在科技方向上繼續擴散。
上周二十屆四中全會公報已經傳遞出了積極因素。其中關於「十五五」規劃提到的戰略性新興產業,比如要全鏈條推動集成電路、工業母機、高端儀表等重點領域關鍵核心技術突破。
同時,關於由前沿技術驅動,當前處於孕育萌發階段或產業化初期的未來產業,這一塊承載了新質生產力、重構全球產業格局的戰略佈局。
比較標誌性的創新產品形態包括了:人形機器人、量子計算機、新型顯示、腦機接口、6G網絡設備、超大規模新型智算中心、第三代互聯網、高端文旅裝備、先進高效航空裝備、深部資源勘探開發裝備等。

后續的未來產業規劃也將會是市場關注的重點,包括量子科技、生物製造、氫能、核聚變、腦機接口、具身智能、第六代移動通信等,藴含着投資未來的佈局脈絡。
在過去的兩年里,資金丟新質生產力概念涉及到的賽道予以青睞,絕大部分細分主題都積累了正向收益。其中雲計算與大數據、算力、5G6G漲幅都超過了 100%。集成電路、有色新材料、核能、核心元器件等細分主題指數也漲超50%。

另一方面,從去年下半年以來,在政策反覆強調下,反內卷逐漸被市場認可。截至2025年9月,PPI已連續36個月同比為負。
內卷式競爭從傳統制造業向戰略性新興產業蔓延,不僅僅包括鋼鐵、水泥、建築、煤炭、有色金屬、工程機械、造紙、生豬養殖等傳統行業,還覆蓋光伏、鋰電池、新能源汽車、物流等新興產業。
二季度,電池、快遞、工程機械、工業金屬、汽車、生豬養殖的營業收入保持增長。而且工程機械、電池、生豬養殖的營收增速近三個季度均環比增長,景氣度較高。
一旦營收增速拐點確立,股價拐點也會隨之出現。目前可能已經出現營業收入拐點的行業主要包括,工程機械、電池、能源金屬、生豬養殖。
從今年7月份開始,反內卷板塊涉及的大宗商品價格多數上漲,直接驅動板塊指數行情。從7月1日-10月13日,滬深300指數上漲16.71%,而能源金屬、工業金屬、電池、光伏設備、玻璃玻纖等均漲超 30%,工程機械、鋼鐵、水泥也均跑贏滬深 300指數。
「十五五」或對反內卷提出更加具體的規劃。短期內,隨着一系列政策密集出臺,市場對相關板塊的業績改善預期會快速升溫,資金湧入導致反內卷板塊估值明顯提升。
但是促進行業業績改善,提升相關板塊中長期投資價值纔是反內卷的中長期看點。政策能有效遏制價格戰,從而推動行業整體毛利率穩步回升。另一方面,隨着市場競爭環境的優化資源會向優質企業集中,行業的產能利用率也會隨之提高,實現資源的更優配置。
10月以來,市場風格反覆輪動,一會兒紅利一會兒科技。
出現一定調整也沒必要太驚慌。因為相比以往牛市,指數點位驅動內核已發生深刻改變,慢牛行情的主基調不會動搖。
外部資金對中國科技和反內卷主題也都是比較關注的。隨着行情推進與宏觀環境、產業動態的變化,新的主流敍事仍將持續涌現。
如果指數能夠站穩4000點,年內進一步上行的空間有望被打開。A股市場歷經了從短期政策刺激到低波動、穩增長的生態演進,我們或已站在了新的起點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