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熱門資訊> 正文

被AI直播帶貨騙了之后,現在房產中介又想用AI讓我當冤大頭

2025-10-28 17:38

金九銀十,畢業季緊接着的就是找房旺季。相信很多人都有這樣的經歷:在換租房或者買新房時,已經看房看得頭暈眼花了,突然,被一張照片「近乎完美」的圖擊中了心巴。 

不是那種千篇一律的樣板房照片,而是一張真正能讓人產生「家」的聯想的圖景:可能是陽光透過寬大的落地窗,温柔地灑在木地板上,推窗見綠,窗外遠處的景色是城市天際線,夕陽下的高樓大廈熠熠生輝。 

等等,醒醒,多看兩眼:這可能是 AI 在幫你做白日夢。而且,它正在變得越來越熟練。 

AI 不是來賣房,而是來「引流」的 

房產是一個經典的「低頻高價」消費品。在交易環節中,中介的核心價值是信息不對稱,由此來跟房東、找房人之間的信任,進而推動交易。 

但現在,AI 正在接管這個鏈條的最前端:眼球的爭奪戰。那些被稱為「AI 美化」的圖片正在迅速普及,不同於精修,它是一種更高級的「虛假陳述」。美國房地產市場的銷售中,已經出現了不少這種 AI 生成的視頻,有專門的應用在提供解決方案。 

比如,一套待出售的房屋,現實中可能堆滿了前房主的雜物,牆面斑駁,窗外是吵鬧的小區垃圾站。人類能想到的做法是,清理打掃、請專業攝影師和軟裝師進場。 

可以想象這是一個成本高昂、耗時耗力的過程。但現在 AI 可以一鍵搞定。一些垂類 app 會提供具體的功能: 

虛擬軟裝: 把空蕩蕩的屋子瞬間填滿宜家的家居,或者生成一個時下流行的「北歐風」、「中古風」和「包豪斯風」等精緻裝修。 

虛擬翻新: 一鍵更換地板、牆面顏色,甚至可以幫你「拆掉」一面非承重牆,製造一個開放式的廚房。 

虛擬景觀: 把窗外破舊的鐵皮屋頂,替換成一片平靜的湖面,或者直接給你加一個不存在的日落。 

數字人解説:直接把文案輸入,製作成視頻,智能配音,數字人解説,中介很可能都沒看過這套房。 

這些操作的結果是顯而易見的,精緻的圖片可以成功吸引許多不明事實的房客。倒也不奇怪,在競爭激烈的房產市場,平平無奇的照片可能被淹沒在海量的信息流中。而一張經過 AI「美化」的圖片,能像磁鐵一樣吸住你的手指,讓你忍不住點進去看更多的細節,忍不住點贊評論,想要在評論區問更多信息。 

然后就是那一套經典操作:先評論,再私信,再加微信。好不容易聯繫上了,中介卻説:這套?這套沒有了,我給你推薦點同款吧,都很好的! 

更有離譜的中介,會一路騙到約定看房的時間,見了面之后才説,哦房子剛剛被定走了,來都來了,我帶你看看別的吧。 

AI 沒有幫助賣房,但它成功地「引流」了,它完成了它作為互聯網工具的第一使命: 製造注意力。

模型生成的完美圖像能夠顯著提升房屋的曝光率和訪問量,將原本只能接觸幾百人的信息,推送給成千上萬的潛在買家。這是效率的勝利,是算法的勝利。

但效率的提升,往往伴隨着某種價值的折損。 

信任什麼的,不存在了 

不管是買賣還是租賃,房產交易的特殊性在於,它是一個人乃至一個家庭,幾乎最大的一筆財務決策。對於租房的打工人,尤其是剛畢業的大學生僧,押金也是一筆不小的支出。 

這樣一個嚴肅決策,必須需要基於大量的真實信息——社區環境、房屋結構、採光、噪音、通勤——才能做出決定。 

而 AI 的介入,將這個基於現實的決策過程, 走了一個虛擬化的開頭 ,以至於后面都是拔草的過程。 

來到現場后,找房人將面臨一個個的「貨不對板」:圖片上乾淨亮白的牆面,其實佈滿了劃痕。被拉高曝光度的採光效果,現場看根本不是一回事。房里堆滿了屋主無法處理的舊家俱和雜物。至於電器,就更不用說了,都經不起細看。 

這不僅僅是「圖片僅供參考」的問題,而是:原本你可能根本不用來這一趟。 

引流對於看房的危害體現,一是 體現在時間的浪費, 為一張虛假的照片付出了時間和通勤成本,專程前往一個可能就不存在的房源。 

二則是信任的透支,經紀人爲了製造引流,犧牲了與客户之間最寶貴的資產——信任。在一系列看房的過程中,客户必須在心里多加一套「反 AI」的甄別機制。他們不再能相信圖片和視頻,甚至要懷疑中介的每一句話。這種額外的認知負荷和心理成本,都是本可以避免的。 

這種現象就有點像是電商領域的過度美化。不久前微博上的話題  #AI模特穿AI衣服做AI直播帶貨,也是類似的問題。消費者看直播,就是爲了更立體全面地觀察衣服的上身效果——用 AI 做直播,看直播還有什麼意義? 

但是,買衣服出現賣家秀和買家秀完全不同,大不了還能退貨,以后下單時也會變得更謹慎。可房子不是衣服,你損失的不是來回的郵費,而是一個奔波着看房的周末、交通費,以及被撩撥起的 「對家的想象」。

AI 在房產領域的應用是不可逆轉的,它能提供更快的視頻製作、更好的數據分析、更精準的客户畫像。反過來,現在也可以讓 AI 作用於看房篩選,比如設置關鍵詞,讓 AI 自動爬取,識別。 

現在也有平臺上架了 AI 找房功能,不過形式比較傳統,還是對話 chatbot 的方式,無非就是轉換了一下按關鍵詞搜索的思路。 

還有則是通過 AI 求助玄學,讓風水來解答🤣。 

但不管是賣房用還是找房用,我們都必須清楚,在房產交易這個高度依賴信任和現實考察的領域,AI 始終是一個工具,而非真相本身。 

當 AI 把所有的房源都美化成濾鏡下的「網紅臉」時,唯一自救之道,就是迴歸最基本的要素:多跑現場,多觀察附近環境,分不同時段踩點。以及,對所有過度完美的東西保持警惕。

畢竟,你的重大財務決策,不應該建立在一個虛擬的濾鏡之上。我們需要 AI 的效率,但更需要真實的陽光。 

本文來自微信公眾號「APPSO」,作者:發現明日產品的,36氪經授權發佈。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