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熱門資訊> 正文

小米智能家電工廠竣工投產 盧偉冰:大家電業務將衝刺千億規模

2025-10-28 15:41

雷遞網 樂天 10月28日

小米智能家電工廠一期今日正式竣工投產,湖北省、武漢市及東湖高新區相關領導,李培根院士,小米集團董事長雷軍、總裁盧偉冰等嘉賓出席儀式,共同見證這一重要時刻。

據介紹,小米智能家電工廠是小米繼汽車超級工廠、手機智能工廠之后的第三座大型製造基地,是「人車家全生態」戰略的關鍵支撐,也是小米在智能製造領域的重要佈局。

小米智能家電工廠於2024年11月開工,不到兩個月完成結構封頂,6個月開始設備進場通電調試,僅用11個月實現竣工投產,展現了「武漢速度」「光谷速度」。

小米智能家電工工廠佔地超750畝,總投資規劃超25億元,峰值年產能可達700萬套,預計年產值140億元,將於明年開啟空調產品的大規模量產,全面支撐小米高端家電的製造與交付。

小米智能家電工廠以「智能製造新標杆、綠色製造新樣板」為目標,全面引入數字孿生、AI 視覺質檢、空中物流等前沿技術,實現生產全流程的可視化與數據化管理。

小米稱,工廠產品一次性合格率超99%,每6.5秒即可下線一臺高端空調,每平米年產能達51台。同時,工廠光伏綠電佔比超40%,推行能源智慧管理,打造低碳可持續的智能製造示範園區。

盧偉冰表示,「家」是小米「人車家全生態」戰略的重要一環。過去一年,小米大家電業務保持高速增長,小米空調第二季度出貨量突破540萬台,連續三個季度增速超50%,刷新歷史紀錄。未來五年,小米大家電業務將衝刺千億規模,空調業務目標進入中國市場前二。

「武漢是小米大家電的福地。」盧偉冰強調,小米在武漢已形成「設計—研發—生產—驗證」的完整產業閉環,落地了研發中心、實驗中心和製造中心,武漢是小米「家」生態的大本營。未來,小米智能家電工廠將成為小米大家電的核心製造樞紐,也將成為華中地區智能製造的標杆智能工廠。

據悉,自2017年落户武漢以來,小米在武漢的業務持續發展,武漢已經成為小米繼北京總部之后,在全國的一個重要戰略支點,此番小米智能家電工廠竣工投產也意味着小米「人車家全生態」戰略在智能製造領域再下一城。

雷軍是一個很有家鄉情懷的人,2023年武漢大學130周年校慶期間,雷軍捐贈13億元現金,用於支持該校基礎學科研究、計算機科技創新及人才培養。雷軍旗下的金山軟件也把武漢視為大本營,包括金山辦公、金山雲等業務在武漢也持續壯大。

2025年8月,金山集團還在光谷舉行武漢金山軟件園開園儀式。雷軍還親赴武漢為園區揭幕,此舉標誌着自2017年啟動武漢戰略佈局以來,金山集團繼北京、珠海之后又一大型研發中心正式落成投產。

幾個月前,雷軍在與媒體交流中表示,自己是湖北人,又在武漢唸了四年的大學,對武漢的感情特別特別深。2017年開始小米就落户了武漢,經過這麼多年來的建設,現在在武漢的研發有四五千人的規模。

「我們這兩年把大家電業務落户武漢,並且第一座智能大家電工廠也是在武漢建的,我們也希望通過我們一點點的努力,為家鄉的建設做貢獻。」

雷軍指出,武漢優點很多,地理位置很好,人才也多,當前武漢最最重要的還是需要有更多本地的大企業,形成一個良性的循環,人才的成長就更好,小米也希望能和武漢一起成長。

———————————————

雷遞由媒體人雷建平創辦,若轉載請寫明來源。

(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觀點,不代表新浪網立場。)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