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資訊> 正文
2025-10-28 15:02
10月28日,滴普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股票代碼:01384.HK)正式在港交所主板掛牌上市,成為港股市場「企業級大模型AI應用第一股」。此次上市全球發售2663.20萬股,發行價每股26.66港元,募資規模總額為7.10億港元。
9時30分開盤,滴普科技漲111.93%,報56.5港元/股,總市值為184.5億港元,盤中一度漲至59.6港元/股,漲幅超123%。據港交所公告,截至10月27日,滴普科技公開發售獲7569.83倍超額認購,凍結資金規模凸顯投資者狂熱情緒。滴普科技憑藉超高認購倍數成為今年港股主板IPO超購王,同時也位列香港史上主板IPO超購倍數第一。
作為港股「企業級大模型AI應用第一股」、第五家18C特專科技公司,滴普科技既填補了港股該細分賽道的空白,更是精準卡位企業級AI爆發前夜的核心入口,稀缺性成為吸引資金的關鍵內核,其獨特賽道優勢與技術佈局,已為長期成長奠定堅實基礎,有望在行業爆發期充分釋放價值潛力。
滴普科技創始人、董事長兼CEO趙傑輝在上市致辭中表示:「7年前也就是2018年,我們受創新創業的社會環境和產業政策環境的鼓舞,懷揣‘點滴努力,普惠科技’的產業報國之初心,組建了極具理想主義的創始團隊,創辦了滴普科技。7年后的今天也就是2025年,基於283個企業級客户的持續信任與合作支持,在全體同事對點滴努力所匯聚的力量的持續相信與熱情堅持下,我們如7而至,在香港資本市場完成了IPO成功發行。
滴普科技在香港資本市場成功發行后,在技術創新、產品研發、品牌影響力以及國際市場拓展等諸多方面的能力獲得了進一步躍升的堅實基礎。以此為新的起點,滴普科技必將以更大的能力,扛起屬於自己的更大責任。
在人工智能技術創新日新月異,正開啟諸多產業變革的新時代,我們將全力以赴地投入到人工智能技術創新的進程,並堅信數據技術和人工智能大模型技術的融合發展最終將實現企業級智能。滴普科技將持續構建和積累公司在Data+AI領域的技術優勢,並將這些領先的技術與各個產業緊密結合以實現客户的實際價值創造,以推動人工智能+產業的快速發展和落地,造福各行各業。這也是堅守公司創始之初心‘點滴努力,普惠科技’,更是踐行創始團隊產業報國之理想‘Our Efforts,Technology for All’。」
五源於2019年領投滴普A輪融資,並在此后連續兩輪支持。五源合夥人劉凱表示:「五源早在2016年便系統性佈局To B軟件,2019年后成為我們重點關注的投資方向。我們一直堅信在中國會有新一代的通用型基礎軟件誕生,它們可能起於互聯網,卻不止於服務互聯網客户。2019年第一次見到滴普團隊時,他們對行業的理解、所選方向與我們高度共鳴,並且團隊展現出了極其成熟的管理能力。五源連續三輪的投資不僅是出於對企業軟件賽道的長期判斷,更是源於我們對滴普團隊持續而堅定的信心。
港股上市只是公司眾多發展事件中的一個里程碑,上市既為未來發展打下資金基礎,也為中國企業軟件行業開闢出一條值得信賴的路徑。我們相信,中國To B市場將孕育越來越多成功案例,中國的通用型基礎軟件公司也終將走向全球。」
以下是五源合夥人劉凱的分享:
堅持長期主義
滴普科技的創始人趙傑輝是我投資生涯中,少數幾個第一次見面就開始講文化使命價值觀的創業者。我到現在依然記憶猶新,在公司廣州第一個辦公室的會議室里,有一整面牆的關於如何管理團隊、如何一起工作的板書。這在大部分時候,是個異類的行為。
早期投資人普遍擔心有大公司背景的創業者只擅長做管理、缺乏執行力。但老趙並不迴避這種偏見,他的判斷很明確:在中國做To B企業服務,真正的核心競爭力就是管理能,如何找到合適的人,設計機制,把一羣橫跨多個行業、多個區域的人組織起來,這是企業軟件的根基。他願意在創業初期就直面這個「非共識」,而這恰恰讓我們看到了他的稀缺價值。
另一個非共識,是他對「中臺」這一當時風口的冷靜判斷。在那個「中臺」幾乎成為融資通行證的時代,很多出身大廠的創業者都圍繞這個概念展開業務。但趙傑輝是我見過的第一個明確表示「中臺不成立」的創業者。他的邏輯極為朴素:創業不是拿着錘子找釘子,不是先做出一個完美產品再去找客户,而是從客户的真實痛點出發,先交付一個「60分」的解決方案,完成商業閉環,然后不斷優化。這種思維方式既不硅谷,也不符合當時產品驅動的主流理念,卻高度貼閤中國市場的現實,后來也被實踐證明是行之有效的路徑。我始終堅信,早期投資本質上是與人性做博弈,越非共識的路徑,往往潛藏越大的機會。我在老趙身上看到了中國企業軟件破局的可能性,也看到了一個被嚴重低估的創業者的企圖心。
在發展過程中,滴普也歷經多次產品轉型、團隊調整及資本市場驟冷等外部挑戰,而在關鍵時刻,滴普始終做出了正確的判斷。依靠自身紮實的銷售管理能力和執行力,滴普穿越了To B最艱難的這輪周期,實現了在行業零增長背景下的年均倍增。這種韌性和穿越周期的能力,正是我們最看重的創業者特質。
五源在企業服務領域的非共識路徑
在滴普科技IPO之前,我們重倉且成功IPO的企業軟件公司包括:金山辦公WPS、Agora聲網、太美醫療等。
早在2017年,五源內部就開始圍繞企業服務的投資主題,思考投資策略並構建我們的portfolios。作為企業服務這個賽道的發起人和主要參與者之一,我也一路見證了這個行業從早期的無人問津,到中間成為主流投資賽道,以及泡沫退去后迴歸真實企業價值的一系列行業變遷。行業伊始,我還是一個剛進入投資行業對投資毫無概念的投資新人,從只會拉着合夥人見創始人,到自己經歷投資負反饋,然后形成深度思考,走了很多彎路。
我們在企業服務領域的三階段投資方法論:
Phase1: 尋找網絡效應(2015-2017)
最早我們的投資思路來源於互聯網領域的投資心得,我們認為企業軟件應該像社交軟件一樣,圍繞網絡效應構建商業模式,試圖在企業軟件領域尋找下一個Slack和Notion。
Phase 2: Infra First (2017-2022)
隨着行業發展和認知的迭代,我們發現基礎設施軟件是一個極好的生意,有着超高的壁壘和超長的生命周期,我們開始尋找能夠提供下一代雲基礎軟件的中國公司。
Phase 3: AI-Driven & Globalization(2023-Now)
隨着大量的行業積累了海量數據並且進入深度數字化,AI的價值開始顯現。同時大模型也帶來了全新一代的技術架構,我們認為cloud+大模型會孕育一批新的企業軟件公司,他們會充分受益於大模型的紅利。
這三個階段的投資策略的迭代,現在覆盤回看,在當時無疑都有着充分的前瞻性,五源基於自己的深度思考方法論,洞穿了行業的層層迷霧,讓我們在投資上少走了很多彎路,也沒有走錯路。
滴普的上市不只是一個公司穿越周期、走向資本市場的高光時刻,也意味着中國企業軟件行業走到了一個新的起點。它證明了在一個曾長期被低估的賽道里,堅持做難而正確的事情、堅持長期主義,終將被時間看見。
對五源而言,這既是重要的階段性成果,也是我們長期陪伴中國To B行業走向成熟過程中的又一個註腳。我們相信,如果別人眼中瘋狂的你,開始被相信,世界將別開生面。
(轉自:五源資本 5Y Capita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