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熱門資訊> 正文

讓男人上頭的「偉哥」,如今套路太深了

2025-10-28 15:26

網上一旦出現「男人到底行不行」的話題,總會引發正反兩方的激烈辯論。

今年社交平臺上流行一種説法:男人過了25就是65,其含義從「男人花期太短」,延伸到「男人真的不行了」。

硬幣的另一面是男人消費力雄起,帶動遊戲、垂釣、户外、數碼等男性用户為主的消費市場崛起,從側面印證着中國男人重新支稜起來了。

這個問題雖然永遠沒有標準答案,卻引起了不少共鳴:大家對於「行不行」真的很在意。

男人的這份在意,也把「藍色小藥丸」——這個含着諾貝爾獎金湯匙出生的神藥,推到了矛盾的十字路口:一方面,這顆小藥丸連續20多年年滿足着全球幾十億男人的需求;另一方面,林子大了什麼鳥都有,龐雜的市場越來越魚龍混雜,正規好藥讓男人找回自信,買錯藥不僅讓人懷疑人生,還順帶懷疑整個市場。

在市場快速發展的過程中,良莠不齊的商家紛紛涌現,神藥的發展也難免滋生出離譜的套路。

意外誕生的「藍色小藥丸」,27年兇猛席捲全球

很長一段時間內,中國人都談「性」色變,抗ED類藥物更是禁忌之藥,在一些影視劇中,都會默契地用「藍色小藥丸」來稱呼。

這類藥物從被發現到現在,經歷了二十多年的風風雨雨和愛恨糾纏,圍繞着成分、品牌、商標、名稱等方面,產生了很多迷思。

想要搞清楚其中關竅,需要注意兩個關鍵節點。

1.商標的淵源:「Viagra」與「偉哥」分道揚鑣

世界上第一顆藍色小藥丸誕生於一場意外實驗。

上世紀90年代,美國輝瑞意外發現枸櫞酸西地那非對男性勃起功能障礙(ED)效果明顯。這個實驗原本是爲了治療心血管疾病,結果參與試驗的志願者發現,心血管反應一般般,反倒是另一個器官的血管十分亢奮,以至於一些人拒絕歸還該藥物,謊稱:「扔馬桶沖走了。」

輝瑞意識到自己無意中挖到了金礦,於是立馬申請專利。輝瑞申請專利的名字是Viagra,取「活力」之意。

1998年3月27日,這個全球男人苦苦等待的口服抗ED藥,終於在美國上市。

Viagra在美國上市后第一周,每天就能開出1.5萬張處方,第七周達到每天27萬張處方,創下了世界醫藥史上的最新紀錄。

因為太受歡迎,市場上的Viagra一片難求,輝瑞原本定價每片10美元,但在香港能炒到77美元。

國內外媒體爭相報道,《時代周刊》稱:「世界等待此藥已經4000年!」

進入中國市場后,輝瑞曾在香港註冊「偉哥」 商標,並用於當地市場。隨着 Viagra 相關信息進入內地,「偉哥」這個順口的名稱在媒體宣傳下,很快在國內流傳開來。

值得注意的是,1998年5月「偉哥」 這一名稱在大陸地區被中國企業註冊,輝瑞則申請 「萬艾可」 作為 Viagra 在大陸市場的正式中文名。

從那一刻起,「Viagra」與「偉哥」二字正式分道揚鑣。

2.國產品牌紛紛入局,為「偉哥亂象」埋下伏筆

2014年是抗ED類藥在中國市場發展的分水嶺。

變化的起因是,2014年5月13日,輝瑞手中持有的枸櫞酸西地那非片在中國的ED用途專利保護正式到期。

萬艾可西地那非的專利保護到期僅3個月后,白雲山就迅速推出旗下仿製藥「金戈」,成為「國內首款西地那非仿製藥」,同時獲得‘偉哥’商標許可使用權,在媒體上以「中國偉哥」自居,吸引了全國目光。

白雲山之外,山東齊魯製藥的西地那非仿製藥「千威」在2020年獲批上市。其他蟄伏已久的國產企業也紛紛發力,在短時間內生產出大量同類藥。一時間,原研藥和國產藥兩分天下,各種藥店渠道也不再談「偉哥」色變,再加上互聯網高速發展,使得如今線上買藥也很便捷。

然而,狂飆背后必有隱憂,抗ED類藥物成為剛需之后,市場里有人瞄準了這塊蛋糕,各種「偉哥」亂象也開始悄然滋生。

中年男人的神藥,為何走下神壇?

過去27年,抗ED類藥物讓幾十億男人「有求必硬」,結果現在它自己也遇到了「中年危機」。

整個市場越做越大,顯性需求也隨之增加,盤子越來越大原本是好事,但自從「偉哥」自立門户后,授權模式使得市場更加複雜。

譬如市場上偉哥牌ED類藥物有不下50種,在電商平臺搜索「偉哥」,出現的偉哥牌藥物,其品牌方、商標註冊方、生產方可能是三個完全不同的主體。

這種名字相似卻產品繁雜的亂象下,有的消費者若搞不清「我買到的偉哥是不是美國那個偉哥」,輕則貨不對版浪費錢,重則藥不對症反而有可能傷害身體。

其中有兩種現象,隱祕性很強傷害性極大。

1.掛羊頭賣狗肉,劣幣碰瓷良幣

萬艾可剛問世的時候,受限於專利保護,中國大街小巷冒出了不少「神奇藥酒」。表面看和此前的大補藥酒沒什麼區別,但效果吊打傳統配方,其背后的絕招就是在酒里加西地那非,這種「掛羊頭賣狗肉」式的營銷套路,如今仍是攪亂市場的推手之一。

舉個例子,很多「偉哥」商標授權下的產品與宣傳嚴重不符。從電商平臺可以看出,一些偉哥牌產品,自稱「成立於1998年」或「27年原研品質」,在詳情頁上偷換概念,用盜圖和張冠李戴的話術,借原研藥的品牌光環混淆視聽。

在黑貓平臺上,關於「偉哥」的相關投訴中,有49%圍繞着虛假發貨與貨不對版:有的商品標題或詳情頁標註為「偉哥小藍片」或「原裝進口偉哥」,實際為國產仿製藥、保健品或無關產品;有的下單頁面顯示為萬艾可,實際收到其他品牌或非藥品類產品。

從黑貓平臺的留言可以看出,有不少用户反應買的是進口偉哥,收到的是【偉哥】牌仿製藥,想維權卻投訴無門。

這種碰瓷行為長此以往,難免會導致劣幣驅逐良幣,對整個品類的傷害都是不可逆的。

2.放大焦慮,把偉哥和「性福」掛鉤

市場上有不少ED類產品,爲了提高銷量打着「更幸福」的幌子誘導消費者買藥。

社交平臺上有網友分享,自己看了某些「偉哥牌」藥物宣傳會更強,本身沒有ED問題也會出於好奇心買來嘗試。

更過分的是,一些商家會把「偉哥」、「大劑量」等詞在詳情頁放大加粗,給人一種量越大越好用的錯覺,一些不懂藥理的年輕人可能就會無意買錯藥。

如今,更好、更強已經逐漸成為一種「前置性焦慮」,被一些不法商家利用並放大。這種爲了賣貨無所不用其極的營銷方式,不僅會傷害用户的身體,也會損害用户對行業的信任。

如果企業長期以逐利為目的,結果只能是消費者和行業兩敗俱傷。

「價格」卷不動,破局還有一條路可走

決定行業天花板的,從來不是打低價戰、賣概念,而是品質之上的性價比。

讓整個抗ED藥物市場健康發展,除了靠低價吸引消費者,還有一條路可以走:用創新研發破局。

現在行業內更多公司把精力和財力花在商標授權與虛假廣告上,這其實是本末倒置,畢竟行業可持續發展纔是真正的寶藏。

如今的市場繁榮背后,有不少企業靠商標授權、打擦邊球短期盈利,長此以往終將毀掉整個賽道。破局之路,在於迴歸患者需求本質,守護品牌創新力量。

品牌應該把精力用在研發與創新上。比如西地那非、伐地那非、阿伐那非、他達拉非等藥物,雖然同屬抗ED類藥物,但是通過新葯品成分研發獲取市場,不僅能滿足更多用户的多種需求,還能促進市場繁榮。

除此之外,普通消費者也要打破認知壁壘,提高辨別能力:

比如有些消費者只比價不比量,只選最便宜的卻忽視每種藥的劑量不同、對症情況也不同,必要時需遵醫囑買藥;針對市場亂象,消費者要擦亮眼睛,不能只看藥盒上的「偉哥」二字,需看清是否為正規藥企生產,避開「三無」產品;更不要被張冠李戴的錯誤信息誤導,只圖效率不看療效。

恰逢今天是10月28日男性健康日,男性健康不是小事,不能讓「劣幣驅逐良幣」的現象發生。企業得堅持做對的事,消費者也要清醒認識到:只有正確的藥,才能治病。

圖片來源於網絡,侵權請聯繫刪除 

本文來自微信公眾號 「金錯刀」(ID:ijincuodao),作者:祝余,36氪經授權發佈。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