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資訊> 正文
2025-10-28 14:39
原標題:誰還在拍電影
正當咱們為電影市場的寒意發愁時,沒想到鄰國電影市場直接八倍速快進到「崩潰」狀態。近日,韓媒《京鄉新聞》釋出爆炸性新聞,稱「韓國電影崩潰」,全年僅開機17部電影,兩年后恐無片上映。
今年韓國電影市場持續低迷,觀影人次破千萬的「國民電影」絕跡,這導致上游端的投資趨緊。《首爾之春》導演金成洙直言,「韓國電影根本就沒人拍了」。
不過就在兩年前,韓劇也傳出過類似的聳動新聞——「韓劇市場崩了,明年恐無劇可看」。
所謂韓劇、韓影市場相繼「崩潰」,身處內娛的我們其實很難感知到。這些年,韓影、韓劇一直在輸出有聲量的作品,照舊被標榜為值得內娛學習的「尖子生」。但這些作品跟韓國本土製作沒什麼關係了,幾乎都出自流媒體之手,尤其是Netflix。
去年韓娛巨頭CJ爆出破產危機時,硬糖君就討論過Netflix是如何一步一步攻陷日韓影視圈,逼得日韓本土製作資本抱團取暖,靠合拍進行自救。這一情況仍在持續。最近,剛播出了小栗旬和韓孝周合作的劇集《浪漫匿名者》,同時傳出池昌旭即將合作日本當紅小花今田美櫻。
不過雖然沒有外來資本攪局,咱們這邊的劇集、電影開機鋭減也早已不是祕密,亦有電影人出來發表擔憂之言。爾冬升就在近日出席監製影片開機儀式時,表示2027年金像獎恐面臨無片可選的境地。
硬糖君盤了一下今年電影開機項目狀況,發現港片確實被投資方「排除在外」了。事實上,除開港片,電影大廠也集體進入了投資冷靜期,倒是劇集公司乃至宣發公司、經紀公司齊上陣。都是干這行的,誰還沒有一個電影夢呢?
電影大廠集體「冷靜」
根據公開信息整理,今年國內開機的項目里,演員、公司有一定知名度的真人電影項目超過50部,動畫電影、已上映的不在統計範圍內。通過50部電影的出品信息,可以明顯看出一個趨勢,即電影大廠也吹起了「降本增效」的風——備案開機的項目明顯減少,但重磅項目背后仍然有大廠身影。
貓眼中期報顯示,今年開機的大項目《飛馳人生3》《熊貓計劃2》均為貓眼主控發行電影。9月開機的《年會不能停!2》,傳聞也為貓眼主控發行。截至目前,貓眼2025年備案並開機的項目僅有《「騙騙」喜歡你2》。不過,貓眼參與的待映存貨仍超20部,多為去年拍攝,比如馬麗、範丞丞的《千金不換》以及黃渤的《四分之四》。
已改名大麥娛樂的阿里影業,今年的投資也同樣謹慎。大項目僅開機了張藝謀導演的《驚蟄無聲》,如果補拍的《鏢人》也算的話,那就是兩個大項目。今年阿里備案並開機的項目僅有與哇唧唧哇合作的《偷偷藏不住》電影版,啟用全新人陣容「輕體量」拍片。
萬達、聯瑞、博納今年都各自開了一個大項目。萬達今年開了賈玲導演的《轉念花開》,劍指明年春節檔。萬達同時還開了一部吳磊主演的小體量電影《旺鋪開業指南》。
今年很多部大導演片子都賠了的聯瑞,只開了一部陳正道導演、王俊凱主演的《狄仁傑之三尸九蟲》,官宣了韓延導演、朱一龍主演的《空槍》項目,可能於近期開機。
相形之下,博納的處境更加捉襟見肘,僅開了劉燁、王雷、於適主演的主旋律電影《四渡》,比起往年的大片體量,降級相當明顯。
靠着《哪吒之魔童鬧海》上半年淨賺22億利潤的光線仍然踐行「摳門」投資哲學。今年開機的非動畫項目僅有女性懸疑片《女字旁》和職場喜劇片《不過是上班》,均由自家藝人主演,前者主演是任敏,后者主演是吳俊霆、李孝謙。
「國家隊」中影今年開了兩個大項目,分別是周星馳導演的《女足》、郭帆導演的《流浪地球3》。其他項目都為扶持新導演的項目,比如張藝凡、王影璐主演的《獅子回頭》以及朱顏曼滋主演的《祝君有喜》。
電影市場冷淡,電影大廠也就意興闌珊。有業內人士向硬糖君透露,貓眼今年在演出票務上砸下不少資金,試圖從熱鬧的演出市場里多分一杯羹。至於阿里影業、淘票票,正如前文説的,連名字都改了。兩家電影票務巨頭今年都對演出市場投注了更多精力。
眼看着大廠投資趨緊,製片人許哥對硬糖君表示出了擔憂。他認為貓眼、淘票票、萬達、聯瑞等主要發行公司,如果不再以投資形式拿下上游更多項目,而僅以收取發行費來穩妥賺錢的話,不涉足發行業務的純電影製作公司處境會非常危險。相當於既少了一筆聯合投資的製作資金,又多了一筆額外的發行費用。
劇集資本救市明顯
就在純電影製作公司為大廠投資收緊而擔憂時,硬糖君也發現一個比較積極的信號,就是劇集資本以強勢姿態撐起了今年的開機數量。
這兩年重心在劇集的新麗,去年賠了一部《異人之下》后,今年反而在電影圈加碼。先是找了肖央、譚卓重啟《情聖》IP,拍了第三部;接着拿下電影圈最貴導演陳思誠的項目,開機了陳思誠導演、張譯與馬麗主演的《神探之痕跡》;還讓雷佳音、馬麗、周迅、王傳君一起演了犯罪喜劇《年夜「犯」》,並與貓眼一道主投了《年會不能停!2》。
論劇圈投資電影的動靜,排在新麗之后的是愛奇藝影業。《捕風追影》大賺之后,愛奇藝首席內容官王曉暉9月在海浪電影周論壇上表示,終於在屢戰屢敗之后,看到了亮光。今年,愛奇藝也毫不吝惜地把錢投入電影市場,開機了陳坤、肖央主演的歷史片《1840》,講述鴉片戰爭時期林則徐的故事。
愛奇藝同時還開機兩部小體量影片,一部畢雯珺、何藍逗主演的愛情片《明天的我與昨天的你約會》,一部佟麗婭、王皓主演的犯罪喜劇片《眨眨眼》。有影視公司從業者向硬糖君透露,愛奇藝是目前市面上難得的還在廣結善緣、認真篩選劇本的公司,給了一些新導演機會。
視頻網站也在構建自己的拍電影風格。與騰訊視頻合作密切的新導演李孟橋,去年拍了企鵝影視投資、竇靖童主演的電影《只是一次偶然的旅行》,今年開拍了莊達菲主演的經商題材電影《戴珍珠項鍊的女人》。
劇集創作者被扶持進電影圈拍戲的不止一個,哇唧唧哇與大麥娛樂投資的《偷偷藏不住》電影版,由青春劇《聽見我的聲音》編劇張裕笛導演。
硬糖君一直不理解,為什麼劇集市場捧出來的cp不能去拍一部愛情片吃吃粉絲紅利呢?可能操作難點在於男女主走紅之后,就很難再湊一對了。而且片酬上漲,製作成本會跟着上漲。
這不,張一白找到了一個解法,即預見性地套拍一部電影。張一白的拾谷影業去年拍了劇集《值得愛》后,今年初又找原班人馬拍了電影《愛是憤怒》。可惜的是,《值得愛》4月份播撲了,王安宇、王玉雯這對cp並沒有火,《愛是憤怒》只能擇日再上。
自去年正午陽光開機《得閒謹制》進軍電影圈起,今年劇集公司在冷市開機了不少電影項目。硬糖君認為原因可能基於兩點,一是劇集市場不如以前好賺,利潤降下來后,劇集公司需要開闢新業務,電影作為與劇集最近的業務,很容易被選擇。
二來不少製片人和硬糖君聊起,很多劇集老闆都有一個電影夢。電影市場趨冷的時候,或許他們才更有機會出來。不止劇集公司,某知名綜藝公司也要下場做電影了。
宣發、經紀、導演公司齊上陣
電影大廠投資趨緊,中腰部電影公司今年投資立項也明顯減少,大多選擇按兵不動。撐起開機數量的,除了劇集資本,還有曾經搖旗吶喊送水送糧、現在只能親自衝鋒陷陣的電影上下游公司。
宣發公司里,開機龍頭當屬麥特影業,總計開機了6部新片。除了《森中有林》《馬騰你別走》,其他均為女性主演項目。其中有兩部周雨彤主演的電影《她的逃跑計劃》《珍珠珍珠》,兩部電影角色都在周雨彤的舒適區,即職場與親情關係里的角色。
《好東西》之后,很多公司都瞄準「女性題材」進行開發,尤其是不少文藝片導演,比如《春江水暖》的顧曉剛導演開機了《初次嚐到寂寞》,由周迅、奚美娟、王聖迪主演,講述老中青三代女性之間的關係。不過,今年麥特投資、宋佳與佟麗婭主演的《輕於鴻毛》撲街,證明女性題材紅利也並不是那麼好吃。
除了麥特以外,宣發公司不空娛樂也開始涉足上游製作。不空娛樂創始人林瑞於2024年成立上海是船長影視公司,2025年以該公司名義備案了三部電影,並開機了其中一部犯罪喜劇片《笑解迷心》,由姜武、雷佳音主演。另外兩個備案項目都和AI人工智能有關,不空顯然走了一條和麥特完全不同的路——做新穎題材商業項目,而非女性題材小體量。
經紀公司親自下場拍片,很容易被認為是捧自家藝人,但泰洋川禾、天浩盛世今年開機項目的主演都不是自家藝人。看來應該和哇唧唧哇一樣,是有意轉型、拓展業務。泰洋川禾2025年成立100%控股的萬悟指南,合作《無聲》的臺灣女性導演柯貞年,開拍了屈楚蕭、王淨主演的愛情片《夢中人》。
天浩盛世則大膽啟用雷佳音經紀公司十間傳媒的「00花」趙天愛與陳曉合作電影《有一場雪》。
曾被資本追着投資的導演們,今年也開始嘗試做主控的小體量項目。陳思誠的壹同製作開拍了《10間敢死隊》,由楊超越、蔣龍主演,劇情有點像《七號房的禮物》,走温情治癒喜劇路線。文牧野公司夢將軍則開拍了白雪導演的《魔方小姐》,由楊紫瓊、劉昊然主演,講述通過玩魔方斬獲國際大獎、對抗衰老與命運的中年女性故事,被網友戲稱「媽的魔方宇宙」。
今年開機項目雖不多,但開機項目有着明顯的內容變化。隨着劇集資本發力,與宣發、經紀、導演公司親上陣、拼創意,出現了一些有新意的項目。
當前的電影市場正處在一個轉型期,過去的商業模式不再管用。大廠大片投資趨冷,分散投資到新的小項目上,或許更能測試出觀眾當下的審美,積累足夠的樣本,為電影找到新的創作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