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資訊> 正文
2025-10-28 13:34
大河財立方記者 司高妍 郝楠楠 文圖
10月28日,八馬茶業(6980.HK)在港交所敲鑼上市,「高端中國茶第一股」宣告誕生。上市當日,該股盤中大漲超過70%,截至10:44發稿,每股報82.65港元,漲幅65.30%。
八馬茶業此前曾先后兩次在A股遞交招股書,但均未果,今年1月,其轉戰港股,在歷經9個月后,終於實現上市。不過,隨着八馬茶業帶着3600+門店登陸資本市場,新的發展課題,也擺在了它眼前。
「高端中國茶第一股」誕生,八馬茶業上市
日前,八馬茶業公佈了此次IPO募資結果,全球發售900萬股,其中,香港發售股份90萬股,國際發售股份810萬股,最終發售價為50.00港元,募資總額4.50億港元。
根據招股書,八馬茶業計劃將募集資金用於擴建生產基地、提升品牌價值、擴張直營網絡及加速數字化建設等。
值得關注的是,此前招股階段,八馬茶業創下港股茶企新股最高認購紀錄,截至10月23日中午招股結束,八馬茶業公開發售部分共錄得孖展認購金額逾864億港元,以原定公開發售集資額約4500萬港元計算,超額認購超1920倍。
公開資料顯示,八馬茶業由福建安溪的王文禮與兄弟王文彬、王文超共同創辦,是一家知名的全茶類全國連鎖品牌企業,主要從事茶及相關產品的研發設計、標準輸出及品牌零售業務,產品覆蓋烏龍茶、黑茶、紅茶、綠茶、白茶、黃茶、再加工茶等全品類茶葉以及茶具、茶食品等相關產品。
1998年,八馬茶業在深圳開設了第一家連鎖專賣店,開啟連鎖經營模式。此后,八馬茶業踏上擴張之路,推行加盟模式、跨區域經營,還逐步拓展至電商渠道,實現了全渠道佈局。除「八馬茶業」品牌外,公司旗下還有兩大子品牌,其中,「信記號」專注提供高端年份普洱茶,「萬山紅」子品牌則專注於提供迎合追求口味多元化及高質價比的年輕消費者及女性消費者的產品。
根據弗若斯特沙利文的報告,按2024年銷售收入計,八馬茶業在中國高端茶葉市場排名第一,同時在烏龍茶和紅茶細分市場均位居行業首位。
業績方面,2022年至2024年八馬茶業整體收入相對穩健,實現收入分別約為18.18億元、21.22億元、21.43億元;相對應的淨利潤分別為1.66億元、2.06億元、2.24億元。不過,今年上半年其收入、淨利潤有所下滑,2025年上半年,八馬茶業的收入為10.63億元,較去年同期約11.20億元,減少了約0.57億元;淨利潤為1.20億元,較去年同期減少了0.26億元。
門店數量上,截至最后實際可行日期,八馬茶業線下門店總數為3633家,其中一線城市門店396家、新一線城市門店755家、二線城市門店1039家、三線及其他城市的門店1443家。
上半年業績下滑,八馬茶業加盟模式浮現隱憂
回顧八馬茶業的IPO之路,可謂曲折。2015年,八馬茶業首次叩擊資本市場大門,選擇在新三板掛牌交易;2018年,公司終止掛牌。此后,八馬茶業分別在2019年、2023年兩次向深交所提交上市申請,均以主動撤回告終。直到2025年1月,八馬茶業調整資本化方向,正式向香港交易所提交上市申請。
「傳統茶業之所以資本化道路不暢,主要是因為行業整體還沒有進入規範化、專業化、品牌化、資本化以及規模化的階段。」中國食品產業分析師朱丹蓬接受大河財立方記者採訪時分析,「不是説資本不願意去投傳統茶業,而是考慮到上述情況,資本對這個行業是有取捨的。」
據梳理,在八馬茶業之前,僅有兩家企業成功走向資本化:2011年9月,天福茗茶港股上市,成為國內茶葉第一股;2023年12月,瀾滄古茶登陸港交所,成為「普洱茶第一股」。
不過,這兩家企業近來業績表現也不太理想。以天福茗茶為例,根據2025年中期報告,上半年公司實現收入6.73億元,同比減少17.1%;淨利潤4870萬元,同比減少29.5%。天福茗茶表示,期內收入減少主要由於消費市場疲軟,以及受全球多重因素影響的整體經濟狀況所致。
「整體去看,近幾年隨着消費信心、消費意願和消費能力的持續下探,像茶葉這種禮品屬性更加明顯的品類備受影響。」朱丹蓬進一步分析道。另一方面,中國雖然是茶葉消費大國,但茶葉的品牌屬性相對較弱,市場亂象也干擾着消費選擇。
八馬茶業主打高端茶,消費水平波動帶來的不利影響,也進一步體現在其業績上。據招股書,八馬茶業線下門店一直保持增長,截至2024年年末及2025年6月末,八馬茶葉門店數量分別為3504家、3585家。但在2025年上半年,八馬茶業業績出現滑坡,其中,收入10.63億元,同比下降4.2%;淨利潤1.20億元,同比下降17.8%。八馬茶業稱,收入、淨利潤下滑主要是由於通過線下管道銷售減少。由此可見,擴張驅動增長的傳統邏輯,似乎面臨挑戰。
此外,截至今年6月30日,八馬茶業的3585家線下門店中,有3341家是加盟店,公司大部分的收入,也都來自加盟商。然而,上半年,八馬茶業加盟體系出現了「收縮」信號:據招股書,截至2022年、2023年、2024年以及2025年6月30日,八馬茶業分別有1033名、1202名、1252名及1228名加盟商,上半年加盟商減少24名。
雖然線下增長出現短期承壓,但八馬茶業仍表示將持續擴張,計劃在未來三至五年內新增1500家門店。面對壓力,八馬茶業將採取哪些措施來提振業績或調整加盟門店管理?大河財立方記者就上述問題聯繫八馬茶業方面採訪,截至發稿未獲回覆。
扎堆衝刺港股IPO,消費類企業密集叩響資本市場大門
實際上,八馬茶業的成功上市背后,也折射出消費企業赴港上市熱潮的持續升溫。
大河財立方記者注意到,今年以來,港股消費類企業IPO呈現「井噴」態勢,有蜜雪冰城、古茗、滬上阿姨、綠茶集團等多家消費類企業成功掛牌。
這些企業股價表現雖有高有低,但並未影響其他消費企業赴港上市的熱情。據不完全統計,遇見小面、海天調味、東鵬特飲、卡遊等企業已遞表或通過聆訊。它們中有的是初次遞表港交所,有的是由衝刺A股轉向衝刺港股上市,還有的是A股企業赴港二次上市。
為何今年以來不少消費類企業扎堆赴港上市?
「這是政策和市場等多重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中國商業經濟學會副會長宋向清表示,一方面,2024年4月19日,中國證監會發布對港合作的5條措施,共同促進兩地資本市場協同發展。另一方面,港股市場在審覈周期和整體流程上通常較A股更為快捷,加上港交所作為全球活躍的資本市場之一,能夠有效幫助企業提升國際知名度、吸引國際機構投資者,從而為其國際化戰略佈局提供助力。
此外,部分消費企業還面臨來自投資方的對賭壓力。以卡遊為例,2021年引入紅杉中國、騰訊1.35億美元A輪融資時,簽下對賭條款,若2026年12月前未完成上市,需回購股份並按8%年化利率支付利息,這意味着卡游上市或成為其迫切選擇。
「然而,這股上市熱潮背后所潛藏的風險同樣不容忽視。」宋向清提醒,儘管港股上市為企業開闢了新的融資渠道,但如何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保持長期優勢,並持續贏得投資者的信任,將是這些企業接下來必須面對的新挑戰與考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