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資訊> 正文
2025-10-28 13:47
10月21日,燃石醫學(BNR.US)官方發佈一份近期學術會議的壁報集錦,分享了公司在今年ECP大會、MAP2025以及ESMO 2025等國際學術會議上公佈的研究成果,內容主要聚焦DNA/RNA聯合檢測、低丰度循環腫瘤DNA(ctDNA)檢測技術。
對此,二級市場給予了積極的反饋。智通財經APP觀察到,10月21日,燃石醫學股價在前一個交易日收漲8.21%基礎上,再次大幅收漲16.67%,並在10月22日和23日小幅收漲后,於10月24日再度大漲24.33%,走出了「五連陽」,區間股價累計上漲62.31%。
實際上,將時間拉回今年7、8月,當時燃石醫學在沒有「大利好」支撐下,股價卻分別在7月23日和8月18日大幅收漲41.41%和35.96%,當時智通財經APP對其判斷是「市場在提前博弈公司扭虧預期」。近期燃石醫學利好頻出,或許關於其扭虧預期的值博率正不斷變高。
離扭虧為盈越來越近
今年9月8日,燃石醫學發佈了2025年Q2季度業績公告。財報顯示,公司當期實現營收1.49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10%,環比增長12%;毛利率提升至72.8%,較去年同期的70.4%增長2.4%;淨虧損從去年同期的1.08億元大幅收窄至970萬元。
其實,得益於持續的控費舉措,近年來燃石醫學的盈利情況也得到一定好轉。以25Q2季度為例,燃石醫學已連續6個季度實現盈利(Non-GAAP GP-SG&A),基本呈現連續上升趨勢。
結合燃石25Q2的盈利情況來看,在控費策略下,公司25Q2的歸普淨虧損僅剩970萬元,同比大幅收窄91%。若保持目前的淨虧損收窄趨勢,燃石最終實現扭虧或近在眼前。這對燃石醫學來説,無疑將是一個關鍵里程碑。

而近期的消息面利好為公司扭虧為盈的預期再添了一枚重要砝碼。
根據燃石醫學在近期國際學術會議上的報告,血液中罕見ctDNA變異檢測是癌症診斷和治療檢測的重要工具,但受技術噪音、生物混雜影響(尤其腫瘤成份含量低時),檢測難度較大。
爲了開發適用於低ctDNA場景的超深度靶向測序技術,燃石醫學聯合阿斯利康開發並驗證了一種基於超深度測序和機器學習的ctDNA檢測產品(OncoCompass® Plus Prime),以提高低腫瘤負荷情況下突變檢測的準確性和可靠性。
在研究結果中,OncoCompass® Plus Prime表現出了較高的重複性和一致性。該方法在低cfDNA投入量下(20ng)下實現了0.25%的中位檢測限,假陽性率為1.1*107,與已驗證的NGS檢測方法高度一致(SNV和Indel的陽性符合率分別為87.8%(95%CI:84.3-90.7%)和94.0%(95%CI:85.4-98.4%),陰性符合率均>99.9%(95%CI:99.9-100%))。不難看到,燃石醫學目前已與阿斯利康在癌症診斷領域有着較為深入的研發合作,而這也為雙方在商業化層面合作打下基礎。
據智通財經APP瞭解,今年9月24日,燃石醫學與理研創生(Riken Genesis)聯合宣佈,燃石醫學的OncoGuide OncoScreen Plus CDx系統已獲得日本厚生勞動省(MHLW)的製造和銷售批准,作為阿斯利康(AstraZeneca)AKT抑制劑Truqap(capivasertib)的伴隨診斷產品。
該檢測旨在為成年HR陽性、HER2陰性晚期乳腺癌患者在使用內分泌治療后病情進展,且腫瘤攜帶PIK3CA、AKT1或PTEN一個或多個基因變異時,指導Truqap與氟維司羣(fulvestrant)聯合用藥的決策。燃石醫學的CDx系統由OncoGuide OncoScreen Plus CDx檢測試劑盒及配套分析程序組成,設計用於與下一代測序儀配合使用,能夠檢測PIK3CA、AKT1和PTEN基因的變異情況。
並且在產品獲批后,燃石日本第一時間開啟了產品在當地的醫保準入進度。參考此前艾德生物PCR-11的日本醫保準入流程時間表,燃石醫學此次獲批的產品有望在明年上半年進入日本醫保體系。

值得一提的是,日本藥品和醫療器械管理局PMDA的批准是產品獲得日本全民健康保險NHI報銷資格的「敲門磚」。一旦產品通過PMDA審批,製造商便可向MHLW申請納入NHI價格目錄。而與其他亞太市場相比,日本的CDx審批和報銷流程銜接緊密,時間線相對較短,因此有望為企業帶來顯著的時間和收入優勢。
以腫瘤基因譜檢測為例,2019年,兩款NGS大Panel產品(FoundationOne CDx和OncoGuide NCC Oncopanel)首次被納入日本醫保,當時的定價便高達56萬日元(約合5200美元) 。
對於燃石醫學而言,公司此次選擇針對乳腺癌這一熱門適應症市場,並以技術相對複雜的NGS大panel產品(OncoGuide OncoScreen Plus)且與阿斯利康合作的模式,在日本PMDA權威背書情況下完成了一次高調的市場準入,顯然有助於其后續持續打開日本市場,而這或許成為燃石醫學后續順利扭虧為盈的重要一步。
「五連陽」股價拉昇逾60%背后
實際上,燃石醫學此次10月份的拉昇行情,讓投資者很容易想起燃石醫學今年6、7月的那波行情。今年7月23日,燃石醫學股價單日收漲41.42%,盤中漲幅接近60%,一舉打破去年11月27日25.12%的單日股價漲幅記錄,最高股價更是突破前期高點達到9.48美元,創下近18個月以來的股價新高。
可以看到,7月23日當天,燃石醫學股票成交量高達58.87萬股創下今年單日成交量記錄。但在之后,燃石醫學迅速回到日均低成交量的交易節奏:高漲之后5個交易日內的日成交量回到1萬股以下。7月30日,燃石醫學在日成交量僅有9887股情況下,最終大幅度收漲11.36%,顯示出主力資金高度控盤。
而在7月30日前,燃石醫學已出現三連跌,股價跌去30.59%。但如此急跌卻未進一步放大成交量,説明場內散户持籌者高度一致的惜售態度,因此主力資金想進一步洗籌就只能通過股價正向拉昇,因此在8月18日,燃石醫學大幅收漲了35.96%,但即便如此,其當日成交量也只有31.46萬股,場內多數散户依舊保持了高度一致性。
此后,燃石醫學開啟了2個月的橫盤震盪期。從8月20日至10月20日,公司股價振幅為6.45%,維持了較為穩定的橫盤效果。而買方資金在此過程中能夠用部分籌碼打壓做盤,同時又承接拋壓籌碼,使其大部分籌碼仍鎖定在吸籌區域,並且期間,燃石醫學的日均股票成交量明顯變小,單日成交量鮮有超過5萬股,説明市場拋單少,主力資金高度控盤。

由於主力的高度控盤力度,所以公司股價拉昇並不需要大量資金進場,因而出現了「無量上漲」現象:從10月21日至24日,燃石醫學的日成交量均未過10萬股。既節省了主力資金的資金,又縮短了拉昇時間,還可以在后續繼續打開上升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