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資訊> 正文
2025-10-28 11:03
9月,新加坡舉行的未來中國全球論壇上,Business Insider 採訪到中國機器人技術企業速騰聚創(02498)創始人邱純鑫。市場研究機構Yole Group在3月份發佈的報告顯示,成立於2014年的RoboSense速騰聚創,在2024年乘用車激光雷達系統市場佔據全球份額第一。
邱純鑫表示,對於自動駕駛汽車而言,多傳感器系統比純視覺系統更優、更安全。純視覺路線的廠商將會轉向。
激光雷達(LiDAR)即光探測與測量,是一種通過發射激光束並測量返回信號所需時間來掃描周圍環境的傳感器。激光雷達可在Waymo的無人駕駛出租車以及掃地機器人和智能手機攝像頭等消費產品中找到。
「在過去10年左右的時間里,關於自動駕駛汽車採用純視覺系統還是多傳感器系統更好的問題一直存在諸多爭議。」邱純鑫在9月於新加坡舉行的未來中國全球論壇間隙對Business Insider 説道。
「但到目前為止,很明顯,大家都明白僅靠視覺的方法不夠安全。僅靠視覺的系統無法應對很多極端情況,」他補充道。
邱純鑫告訴Business Insider ,僅靠視覺系統,車輛無法達到三級或四級駕駛自動化能力。他還表示,要實現這一目標,需要在系統中加入包括激光雷達在內的其他傳感器。
標準組織國際自動機工程師學會(SAE International)將自動化系統分為一級到五級。一級系統只能提供基本輔助,如自動剎車和車道保持,而五級系統能在所有情況下駕駛車輛。特斯拉的完全自動駕駛軟件需要人工監督,屬於二級系統。
「假設你正在高速公路上行駛。如果有一輛白色的車停在你前方,僅靠視覺的系統很難判斷那是一輛車還是天空中的一朵白雲。」邱純鑫説。
「同樣,如果你正朝着隧道行駛,該系統可能無法判斷前方是否有一輛黑色的車在行駛。」他補充道。
馬斯克認為激光雷達「既昂貴又沒必要」,但遭到全球同行反對
馬斯克長期以來一直批評激光雷達系統,最近一次是在8月。2019年4月,馬斯克在特斯拉的「自動駕駛日」活動上表示,汽車製造商最終會停止在自動駕駛汽車上使用激光雷達技術。
「我得指出,我實際上並沒有聽起來那麼討厭激光雷達,」馬斯克説,並補充説,SpaceX的龍飛船使用激光雷達來導航並與國際空間站對接。
「在汽車上,這簡直是愚蠢透頂。它既昂貴又沒必要,」他接着説,「一旦你解決了視覺感知問題,它就一文不值。所以你在汽車上裝了昂貴卻毫無價值的硬件。」
邱純鑫表示,過去幾年里,激光雷達系統的成本大幅下降,從每輛車約 7 萬美元降至幾百美元左右。他還補充説,隨着成本持續下降,激光雷達系統的性能也有所提升。
馬斯克對激光雷達的看法在汽車行業高管中似乎屬於少數派。福特首席執行官[吉姆·法利]在 6 月的阿斯彭創意節上表示,他的公司認為激光雷達「至關重要」。
「例如,卡車后部的反光或者陽光直射攝像頭導致攝像頭完全失靈時,激光雷達系統卻能看得清清楚楚,」法利説。
反對馬斯克的還有美國新勢力車企Rivian首席執行官RJ Scaringe,他在最近的一場訪談中表示,激光雷達「絕對有益」,Rivian的傳感器策略核心是儘可能快速構建自動駕駛基礎模型。他解釋稱,早期行業對 LiDAR 的爭議源於技術侷限 —— 當時的計算模型難以有效處理來自不同傳感器和攝像頭的輸入數據,導致多傳感器協同存在障礙。但如今技術已發生根本變化,「我們不再使用過去的模型,現代 AI 驅動的系統能從更多前端信息中獲益」,這為 LiDAR 融入多傳感器體系掃清了技術障礙。
中國電動汽車製造商理想汽車首席執行官李想在該公司去年的「AI 對話」活動上表示,馬斯克看不到激光雷達的價值,是因為中美交通狀況大不相同。
他説:「如果你晚上在中國開車,經常會看到尾燈損壞的卡車,甚至是尾燈不亮的卡車就停在路上。」他還補充説,現有的攝像頭系統無法從遠處識別這些卡車。
他還説:「我相信,如果馬斯克在中國,深夜在各種高速公路上開車,他也會選擇配備激光雷達。」
在中國,前工信部部長、第十四屆全國政協常委、經濟委員會副主任苗圩在「2025世界智能網聯汽車大會」上坦言,在感知端,應做好硬件安全冗余。他提到,少數企業只採用圖像感知,大多數企業還是採用「攝像頭+毫米波雷達+激光雷達」的方式。按照第一性原理,人的視覺在極強或極弱的光線下也有看不清楚的現象,加上雷達后可以大大提高可視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