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資訊> 正文
2025-10-28 10:55
時隔兩年,日本移動出行展(原東京車展)即將再度啟幕。作為日系品牌對外展示新技術、新產品的核心窗口,日系品牌已蓄勢待發,完成了產品預熱。
與其他國際車展相比,本屆展會因外國參展品牌屈指可數的稀缺,少了幾分「世界性」的多元。但換個角度看,日系品牌毫無保留的展出,反而讓其「本土化紮根」與「全球化佈局」的雙重思路愈發清晰。尤其在汽車行業電動化、智能化轉型的關鍵期,這場展會更成為外界洞察日本車企與日本市場未來走勢的絕佳樣本。
對於中國消費者而言,東京車展中最為振奮的消息,或許就是中國市場擺脫了日本品牌的單向輸入,轉而向日本市場輸出極具競爭力的產品。
作為第二屆登陸東京車展的自主品牌,比亞迪帶來了重要展品,將展出改款后的SEAL車型(國內為海豹)。新車採用全新設計的19英寸鋁合金輪轂,四驅版車型則配備紅色制動卡鉗。此外,內飾配置也得到提升,全系標配帶電動遮陽板的玻璃車頂。據瞭解,入門版車型售價或低於500萬日元(約合人民幣23.55萬元起)。
改款SEAL車型還只是開胃小菜,本屆車展上,比亞迪還帶來了專為日本市場打造的全新新能源K-Car。
數據顯示,自2020年以來,微型K-Car小車 伸手 日本消費者喜愛。今年上半年,本田N-BOX再度以10.34萬的銷量摘得日本汽車銷量冠軍。而在國內以海豚、海鷗搶佔微型小車市場的比亞迪,憑藉其在小型電動車領域積累的技術與經驗,無疑具備了切入日本K-Car市場的天然優勢。
從已有信息來看,新車呈現主流「盒子車」造型,採用大軸距、短前后懸的佈局,后排車門採用側滑門設計。內飾方面,配備三幅式方向盤,並提供方向盤加熱功能;車內採用儀表屏與懸浮式中控屏的組合設計。動力方面,預計僅配備容量為20kWh的刀片電池,能夠在WLTC工況下實現180公里的續航。
儘管這款K-Car大概率不會在中國上市,但其出現足以表明,中國自主品牌在平衡全球化佈局與本土化需求上的能力已顯著進化。
市場數據也印證了中國品牌在日本市場的突破。日本汽車進口商協會(JAIA)公佈的9月份進口車銷量顯示,比亞迪9月銷量達802輛,創下歷史新高。這一銷量較去年同期增長約3倍,佔日本當月進口純電動汽車銷量的2成左右。
值得關注的是,不僅中國品牌在發力日本市場,日系品牌也在嘗試將中國市場研發的車型引入日本。
由中國本土設計團隊主導、為中國主流家庭量身定製的日產N7,也將在此次車展完成日本首發。據悉,這次展出N7,日產的核心目的也是爲了「測試日本消費者對中國產日產車型的接受度」。與以往中國消費者被動接受為日本或全球市場研發的車型不同,日產N7的亮相,標誌着日本消費者開始接觸為中國市場定製的車型。
此外,ZEEKR 009也將藉助代理商日本企業Folofly這一跳板,亮相日本市場。東京車展上,ZEEKR 009將與日本消費者首次見面。據瞭解,Folofly計劃年內在日本開始接受訂單,並從2026年起正式交付。目前,大型純電車型在日本市場還較為稀缺,ZEEKR 009將用於搶佔租賃用車等企業需求,同時也有機會去豐田埃爾法的發源地,與其一決MPV的高下。
可以看到,本屆東京車展不僅是日系車企展現戰略思路的窗口,更凸顯了中日汽車市場的互動新趨勢。一方面,以比亞迪為代表的中國品牌通過定製化產品和銷量突破,實現對日本市場的反向輸出。ZEEKR 009的引進,也凸顯了日本市場在高端新能源MPV上的空缺,中國品牌可以藉此試探,搶佔先機。另一方面,日產等日系品牌將中國研發車型引入本土測試,意味着中國市場的產品力與設計理念,正成為影響全球汽車格局的重要力量。
中國市場的反哺之外,從多家日系品牌釋放的概念車圖片來看,各家設計獨樹一幟。對於國內千篇一律的市場,是個很好的借鑑。
豐田此次多款新車讓人過目不忘。日前,豐田官網公佈了多款重磅新車外形。在官網推文的CENTURY板塊,一輛飄逸靈動的雙門轎跑赫然在列。
新車延續了家庭語言,前臉採用了大尺寸格柵,內部為蜂窩狀結構並採用了漸變式設計,改款后的金鳳凰LOGO掩映其上。車身側面採用了長頭短尾溜背的設計,從車門打開方式來看,採用了滑動門設計,前門向前。最為先鋒大膽的是,新車前排似乎只有一個位於車身正中間的駕駛位。動力和內飾並未公佈,有消息稱,豐田世紀首款轎跑車如果隨后推出量產版,它可能不會侷限於日本市場,至少也會在中國銷售。
轎跑之外,豐田繼續延續前衞風格,此外,豐田還計劃將全新一代雷克薩斯LS進化為MPV車型,新車採用前兩輪后四輪的顛覆性設計,燈光方面也極為創新,尾燈延伸至車身兩側,並配備帶照明的車頂尾燈。
至於這款概念車是否會投入量產,豐田章男稱:「雖然距離量產還有很長的路要走,但大家(工程師)都很認真地對待它。所以我相信它一定會實現。」
新車之外,豐田還為家喻户曉的卡羅拉打造了全新的概念車外觀,新車與現款卡羅拉外觀差異極大。車頭部分採用了簡約的設計,貫穿式LED大燈融合了上方倒鈎和下方垂直燈組,同時,抹去了傳統的格柵,擋風玻璃與前臉過渡極為自然,整體來看極具機甲感。尾與前臉一樣簡潔,一體式鴨尾擾流板從傾斜的車頂延伸而出,,稜角分明的腰線設計與貫穿式尾燈連接,立體感十足。
對於中國消費者而言,卡羅拉太熟悉不過了。改款后,新車勢必也將投入到中國市場。只不過,目前除卻外觀,豐田披露的核心技術並不算多,后續的東京車展上,或許會釋放更多信息。不過,即便卡羅拉在視覺上如何驚艷,想要跟一眾國產新能源競爭,依舊需要在智能化層面,乃至配置豪華性方面實現更大的升級。
除卻以上幾款車型,豐田還帶來了極具卡通感的Midget X概念車,外觀同樣給人以深刻印象。
豐田之外,以設計見長的馬自達,也帶來了極具衝擊力的新款概念車型,Vision Model。從圖片來看,新車延續了馬自達一貫的風格,曲線流暢奔放,整車設計充滿質感。
除卻概念車,馬自達還為此次車展帶來了新一代馬自達CX-5。CX-5已經引入國內多年,迄今月銷量還可穩定在2000輛以上,新款推出后,有望於不久后在國內上市。
在電動化轉型的大背景下,日系品牌雖紛紛推出新能源車型,但其智能化發展仍有較大提升空間。此外,燃油車在其產品佈局中依舊不可或缺。
智能化方面,本屆車展日系品牌推出的新車多聚焦於概念車,鮮有提及具體智能化配置,日產電動版改款Ariya可作為少數參考案例。該車的核心賣點是車機接入谷歌服務,雖能一定程度提升智能化水平,但這一功能在中國市場難以落地,且整體智能化程度與國內純電車仍存在差距。
燃油車方面,斯巴魯的動作尤為引人注意。據外媒報道,斯巴魯將重啟沉寂多年的高性能品牌STI,並在今年東京車展上發佈兩款全新的概念車,一款為純電,另一款則是燃油車。不過,受電動化轉型滯后、品牌影響力偏弱及渠道覆蓋不足等因素影響,斯巴魯在國內市場已逐漸掉隊,此次概念車的推出,能不能進入到中國市場,確實難説。
本屆東京車展雖因外國品牌稀缺減少了其「世界性」的定位和價值,但日本汽車作為全球霸佔三分之一份額的強勁力量,其動向和趨勢,依舊不能夠忽視。
一方面,中日汽車市場從單向輸入轉向雙向互動,日系品牌也開始認可中國市場的研發能力,這標誌着中國汽車產業的產品力與設計理念已成為影響全球格局的重要力量。另一方面,日系品牌在設計上仍保持獨特優勢,但在智能化轉型上明顯慢於中國品牌。
可以説,這場展會既是一次實力的展示,也是一面鏡子的反射。既照見日系車企在設計哲學上的顛覆創新,也映射出其在電動智能化賽道上的追趕姿態。而這樣的反差,恰恰讓東京車展更具觀察價值。
在全球電動化浪潮席捲之下,沒有任何一家車企能獨善其身。作為曾在汽車行業佔據重要地位的日系車企,它們在電動化轉型中的每一步佈局與動作,都備受行業與市場關注。東京車展,正是這些日系品牌集中展現轉型思路、釋放技術產品信號的核心舞臺。
關於本屆東京車展的最新動向、車型亮點與行業洞察,《汽車公社》還將持續追蹤報道,歡迎關注瞭解。
本文來自微信公眾號「汽車公社」(ID:iAUTO2010),作者:賽佳彤,編輯:何增榮,36氪經授權發佈。